关键词: 316L 不锈钢; pH 值; 钝化膜; 电化学; XPS;
提交时间: 2017-03-31
摘要:采用动电位极化、交流阻抗及Mott-Schottky技术研究了316L不锈钢在pH值分别为4、7和11的硼酸溶液中钝化膜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316L不锈钢在酸性的硼酸溶液中能形成稳定的钝化膜,随pH值增加,钝化性能下降。钝化膜在酸性介质中腐蚀电流密度最小,在碱性介质中最大。钝化膜完整性随pH值增加而降低,这与钝化膜组成有关。Mott-Schottky曲线结果表明,随pH值增加,316L不锈钢钝化膜由3层结构变化为2层;随着电位的升高,316L不锈钢的钝化膜半导体类型由n型向p型转变,耐蚀性降低。
关键词: 电偶腐蚀; 电绝缘处理; 湿态绝缘材料; 电子电阻;
提交时间: 2017-03-31
摘要:采用高压下的静态挂片试验、腐蚀电位测定、电化学阻抗谱测定研究了静水压力及其交替变化对高强度船体结构钢10CrNi3MoV在3.5%NaCl 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水压力的增大,溶液中溶解氧浓度降低,腐蚀产物中Fe2O3减少,腐蚀电位变负,从而使试验用钢的腐蚀速率明显减小。在交变静水压力条件下,由于压力交变引起了腐蚀产物与金属间的相互作用及锈层结构的变化而促进了金属的腐蚀,且静水压力越大对腐蚀的促进作用越大。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在4MPa-常压静水压力交变下,10CrNi3MoV钢的腐蚀速度约为常压时的3.5倍。
关键词: 电偶腐蚀; 电绝缘处理; 湿态绝缘材料; 电子电阻;
提交时间: 2017-03-31
摘要:采用串联不同阻值电阻和三种不同的湿态绝缘材料进行了模拟异种金属电绝缘连接构件的电偶腐蚀试验,研究了湿态电绝缘状态对船体钢-白铜电偶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绝缘材料在湿态下可成为电子导电的材料,湿态绝缘材料的电阻既包括离子导电引起的离子电阻Ri,还包括电子导电引起的电子电阻Re。湿态电绝缘下的白铜-船体钢电偶对中船体钢的腐蚀行为主要与湿绝缘材料的电子电阻有关。当电子电阻Re小于1kΩ时,串联电阻时的电偶电流可高于直接短接时的电偶电流,船体钢的腐蚀速度可高于直接短接时的腐蚀速度;当电子电阻Re大于1kΩ时,电子电阻越大,电偶电流越小,船体钢的腐蚀速度越低。湿态绝缘材料Re的形成与绝缘材料的材质有关,选择合适的电绝缘材料是防止白铜-船体钢电偶腐蚀的关键。
提交时间: 2017-03-31
摘要:在高黏度的丙烯酸树脂中加入镍粉、消泡剂及其它助剂制备出具有导电功能的防腐涂料并涂覆在作为船舶材料的碳钢上。通过测试涂层的表面接触电阻来表征涂层的导电性。用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含不同镍粉质量分数的导电涂层在模拟海水中的耐蚀性,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浸泡90天后涂层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镍粉的填充质量分数越大,涂料的导电性越好,粘度越低,但是耐蚀性能越差。在所研究的体系中,镍粉的含量在20%左右时,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蚀性能。
提交时间: 2016-11-14
摘要:<p>本文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测试技术、原子力显微镜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等方法考察了Na2MoO4-有机膦A复合缓蚀剂对55%LiBr+0.07mol/L LiOH溶液中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240℃时添加800mg/L Na2MoO4-有机膦A复合缓蚀剂的55%LiBr+0.07mol/L LiOH溶液中碳钢腐蚀速度为43.2μm/a。沸腾的55%LiBr+0.07mol/L LiOH溶液中添加该缓蚀剂后,碳钢的钝化电位区间拓宽,钝化电流密度降低,反应电阻Rt值显著增加,缓蚀效率可达94.4%。该缓蚀剂能使碳钢表面形成显微结构为孤岛状的膜层,主要成分为铁和钼的氧化物。</p>
关键词: 光电化学响应; 316L; 不锈钢; 氧化膜; 半导体性质; 高温水;
提交时间: 2016-11-14
摘要:<p>316L不锈钢在高温高压水中形成的具有保护性质的氧化膜, 其双层结构具有半导体性质。使用光电化学响应法研究SS316L在288℃高温水中形成的氧化膜的半导体性质, 获得三个主要响应: 带隙宽度2.3eV认为是铁氧化物Fe2O3和/或镍的氢氧化物Ni(OH)2的特征带隙宽度; 2.9和3.5eV认为是铬氧化物Cr2O3的特征带隙宽度; 4.1~4.4eV认为是FexNi1-xCr2O4的特征带隙宽度。通过光电流响应与施加偏压的实验可知, SS316L在此高温水中生成的氧化膜表现n型半导体性质。光电化学技术可以同时获得试样的光电流响应与相角等数据, 用以研究氧化物半导体性质是一种敏感而有效的方法。</p>
关键词: 钢箱梁; 腐蚀形貌; 图像处理; 二值化; 起泡率; 腐蚀评定;
提交时间: 2016-11-14
摘要:<p>为了研究钢箱梁防腐涂层腐蚀损伤演化规律,预测其防腐寿命,加工制作钢板试样,表面喷涂电弧喷铝外加环氧封闭漆防腐涂层,进行室内加速腐蚀试验。通过扫描仪采集不同试验周期防腐涂层腐蚀形貌图像,观测腐蚀发展过程。采用基于二值化图像的图像处理技术提取腐蚀形貌图像特征参数,作为腐蚀寿命预测参数,并结合特征参数评定涂层腐蚀损伤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二值化图像的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实现防腐涂层腐蚀面积定量化分析,为防腐涂层腐蚀等级评定和腐蚀损伤规律表征提供了新的思路;封闭漆防腐涂层经过598h的室内加速腐蚀试验,起泡面积率达到5%,该层涂层失效。</p>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磁场(MF); 电化学阻抗谱(EIS); 失重; 磁化;
提交时间: 2016-11-14
摘要:<p>采用腐蚀失重法、电化学测量技术和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硫酸盐还原菌(SRB)在外加磁场下对Q235钢的腐蚀行为。研究结果表明: 磁场下SRB对Q235钢的腐蚀作用较空白组减轻,其阻抗值先减小后增大,而空白组的阻抗值先增大后减小,说明磁场下试样表面的生物膜形成滞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分析结果显示,磁场下Q235钢表面的生物膜均匀致密,并且紧密的黏附在金属表面,腐蚀产物主要以铁的氧化物为主,而空白组的腐蚀产物则以铁的硫化物为主,清除腐蚀产物后,表面呈现均匀腐蚀状态,实验组相对平整,有效地抑制了腐蚀过程。</p>
关键词: 铝合金; 微弧氧化; 阴极电流密度; 电化学阻抗谱; 致密性;
提交时间: 2016-11-14
摘要:<p>本文采用双极性脉冲电源,在一定的阳极电流密度(ja)下,改变制备过程中阴极电流密度(jc)的大小,在LY12铝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膜。采用扫描电镜(SEM)、电化学阻抗谱(EIS)以及中性盐雾试验研究微弧氧化膜的表面微观形貌、致密性以及实际服役性能的变化,进而分析阴极电流密度jc的变化对LY12铝合金微弧氧化膜致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阴极电流密度的大小对于微弧氧化膜的致密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施加适当的阴极电流密度可以制备致密性较好的氧化膜;当阴极电流密度较低或较高时,微等离子体在基体表面放电火花分布不均,无法获得致密性氧化膜;当ja=5A/dm2,ja/jc=1:1时,获得的LY12铝合金微弧氧化膜的致密性最佳。</p>
提交时间: 2016-11-14
摘要:<p>将3种含氧有机物(山梨醇、葡萄糖和抗坏血酸)分别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SDBS) 进行复配, 利用线性极化、动电位扫描和电化学阻抗技术, 在 3.5% NaCl 饱和 Ca(OH)2 溶液中研究了不同比例复配物对钢筋的缓蚀性能, 基于量化计算结果和软硬酸碱理论 (HSAB), 分析探讨了复配物对钢筋的缓蚀机理, 以及化合物间的缓蚀协同效应。结果表明, 碱性氯离子溶液中3种含氧化合物对钢筋的缓蚀性能依次为山梨醇<葡萄糖<抗坏血酸, 且缓蚀效率与化合物作为路易斯碱的硬度呈正相关。与 SDBS 复配后均表现出一定的缓蚀协同效应, 其中以山梨醇与SDBS复配后协同效应最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