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西北干旱荒漠区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选取对水分输入响应最敏感的短命植物狭果鹤虱,通过遮盖处理形成不遮盖(T1组)、半遮盖(T2组)与全遮盖(T3组)的3个凝结水梯度;研究凝结水的多少对狭果鹤虱的株高、冠幅、叶面积、叶片厚度、根长、根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水势以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植株生长季中后期,随着凝结水量增加,植株高度、冠幅面积、叶面积、叶厚度、叶片相对含水率、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叶片水势均显著增加(P<0.05);相反地,根长和根径在3个凝结水量上没有显著差别(P>0.05)。②茎质比(SMR)在生物量分配中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性状,从T1~ T3组,变化幅度为3.0%~13.5%。个体植株叶质比(LMR)差异显著(P<0.05),根质比(RMR)均逐渐下降,但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综合可知,干旱区中,狭果鹤虱的叶片可以吸收并利用凝结水,形态性状对水分极度敏感且具有较高变异性,主要通过改变地上性状、不改变地下性状的策略吸收利用大气凝结水。 |
submitted time 2018-11-08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干旱区研究》 Hits845, Downloads519, Comment 0
[目的/意义]高校智库建设需要从结果导向转为过程导向,完善体制机制,提升专业化水平。[方法/过程]本文借鉴管理学理论,提出通过建设高校智库供应链实现过程管理。通过定义高校智库产品,主要包括3个基本环节(需求对接,科学研究以及成果推广)和2种运营模式(点菜模式和自选模式),建立产品的供应链。基于面向订单生产和面向库存生产模式,分析了点菜和自选模式的运营特点。[结果/结论]最后结合样本,分析了产品供应链在实践中的特点和问题,为高校智库提升专业化水平提供建设思路和参考模型。 |
submitted time 2018-08-14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智库理论与实践》 Hits1056, Downloads500, Comment 0
以独山子区3种优势草本植物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法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AWCD)、丰富度指数Shannon(H)和均匀度指数McIntosh(U)均存在不同差异,且博乐蒿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均优于非根际土壤及其他两种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对糖类、脂类、酸类和胺类碳源物质比较敏感,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敏感于酸类、氨基酸类以及糖类碳源,根际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更强,且不同植物根际环境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不同;微生物活性、丰富度指数和微生物均匀度指数与土壤pH值、SOM、AP和NO3--N存在显著正相关(P < 0.05);博乐蒿根际土壤养分含量与微生物活性均较高,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在独山子区生态环境管理与建设中可对其进行关注。 |
submitted time 2018-05-18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生态学报》 Hits1102, Downloads517, Comment 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搜集55例临床拟诊急性阑尾炎的病例,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扫描及多平面容积重组图像后处理,总结分析其CT表现,比较重建图像与未重建图像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各种征象显示率。结果 55例拟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手术病理确诊50例,右侧卵巢囊肿1例,右侧输尿管下段结石1例,胆囊炎1例,结肠肿瘤1例,盆腔炎1例。重建后的阑尾全程显示率(100% vs 80%)、管壁增厚显示率(92% vs 70%)以及回盲部肠壁增厚显示率(50% vs 26%)均高于未重建图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排螺旋CT结合多平面重建技术能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性明显提高,对阑尾炎以及其他病变的诊断快速、准确,值得临床应用。 |
submitted time 2017-12-07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分子影像学杂志》 Hits521, Downloads305, Comment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