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一例运用全息刮痧技术治疗黄褐斑患者的病例报告

    分类: 护理学 >> 护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9-13

    摘要:本文总结1例运用全息刮痧治疗黄褐斑的护理体会。该患者患黄褐斑8年,经西医治疗欠佳,在以中医情志护理及饮食护理为主的基础上,施以中医全息刮痧疗法,经治疗前、后对比,有效改善黄褐斑。
     

  • 艾灸联合中药塌渍治疗一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病历报告

    分类: 护理学 >> 护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9-07

    摘要:本文总结了1例艾灸联合中药塌渍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经验。通过护理评估、中药塌渍药方组成、穴位选取及相关护理等护理措施,有效地改善了腰痛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1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及护理体会

    分类: 护理学 >> 护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9-07

    摘要:本文总结1例脑梗死恢复期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及护理体会,包含一般评估、专科评估、中医辨证、护理诊断和措施等,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中西医相结合的康复治疗护理方案,合适的康复治疗护理可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以及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使其病情得到控制,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 基于混合损失超越曲线的省域气象灾害农业风险评估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23-06-28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近年来,全球减轻灾害风险战略对广布型灾害风险的认知以及地方尺度上持续优先管控密集型灾害风险的效能引发了学术界和应急管理利益相关者对灾害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争议。通过分析山西省1983—2019年历史气象灾害特征,提出运用混合损失超越曲线(HLEC)估算中国省域气象灾害年均农业经济损失(AAL)和典型重现期情景下的最大农业经济损失(OEP),全面准确地反映气象灾害农业风险水平。结果表明:(1)山西省气象灾害AAL达22.22×108元,单次灾害OEP超过0.15×108元,即全省全年和受损县区单次“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储备分别不低于22.22×108元和0.15×108元。(2)HLEC在省域尺度上的灾害风险评估有效,在地级市和县区尺度上的适用性和有效率接近60%。(3)山西省97%以上的历史气象灾害为广布型灾害,造成超过95%的农业受灾面积和农业经济损失,相应的AAL和OEP占比均超过85%,广布型灾害风险是省域减轻灾害风险和灾害风险管理的重点。籍此,本研究初步证实了地方或基层减轻广布型灾害风险的必要性(为什么管),讨论了传统应急管控广布型灾害风险不足的原因(不敢管、管不了和不想管),提出了及时应对广布型灾害风险和避免其累积带来社会经济影响的意义(如永久脱贫、高质量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拟为各级政府和应急管理部门制定减轻灾害风险和灾害风险管理策略提供正确方向,为提高城市、社区和家庭的灾害韧性提供决策参考。

  • 混凝土密肋式锥面网壳的几何非线性分析

    分类: 力学 >> 振动与波 提交时间: 2023-06-21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混凝土密肋式锥面网壳是通过将圆锥面等分成密肋平板后,再由其在谷(脊)线处交汇形成的新型空间结构。为掌握该类结构的稳定性,在弹性稳定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弧长法进行几何非线性分析。并讨论矢跨比、边梁刚度、初始几何缺陷等因素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薄弱部位主要为谷线跨中与密肋平板交汇处; 屈曲失稳具有壳体结构的特征,在跳跃失稳后承载力急剧下降; 矢跨比的增大会降低结构极限承载力; 因边梁作为主要传力构件在增大其刚度时,能有效提高结构整体刚度; 脊(谷)线梁刚度和屋面板板厚的变化对提高结构整体稳定贡献较小; 增大密肋梁刚度会有效增强结构抵抗失稳能力; 初始几何缺陷对结构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小,将幅值L/300作为结构可接受的最大初始缺陷。对此类结构进行稳定承载力公式的拟合,发现其误差在工程精度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 roAp 星观测和理论研究综述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3-06-07 合作期刊: 《天文学进展》

    摘要:roAp 星 (快速振动的 A 型化学丰度特殊星) 是一类处于主序阶段,表现出非径向高阶 p模式振动的脉动变星。随着光学望远镜,尤其是空间光学望远镜的探测能力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 roAp 星及其所具有的多种脉动模式被观测到,roAp 星的观测和理论研究有了快速发展。综述了roAp星元素丰度特殊性、脉动激发理论、观测研究现状,总结了 roAp 星的观测特征及其星震学研究方面的进展,讨论了脉动激发机制等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

  • 海洋中示踪物等值线的分形长度及其与混合效率的关系

    分类: 地球科学 >> 海洋科学 提交时间: 2023-05-31

    摘要:涡致混合扩散是物理海洋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基于“有效扩散”理论,研究示踪物等值线在海表地转湍流的多尺度搅拌作用下,发生拉伸、扭曲、变形、折叠等改变其几何拓扑结构的现象,并探讨了等值线分形长度的变化与混合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转流场的搅拌下,示踪物的等值线会被迅速拉长,并产生丰富的精细结构。这种分形式的增长可达原长度的10-20倍,是混合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而涡丝和锋面伴随的梯度增强虽然也有贡献,但为次要因素。另一方面,在示踪物模拟过程中,小尺度扩散会通过不可逆混合对示踪物进行均匀化,从而抹平等值线的精细结构,抑制等值线的增长,限制混合效率的提高。基于“数盒子”算法计算了等值线的分形维度,其数值在1.4到1.6之间,介于一维和二维之间。但由于地转湍流数据分辨率的限制,无法考虑更小尺度(次中尺度过程)的搅拌作用,可能低估了等值线的分形长度和混合效率。本研究将海洋混合与等值线几何特征联系了起来,初步得到了分形长度和混合效率两者的经验关系式,未来可以利用图像识别等成熟遥感技术将海洋示踪物等值线的几何特征直接转换为混合效率,为诊断分析海洋混合及其参数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考虑桥面板空间组合作用的组合空腹夹层板桥刚度研究

    分类: 力学 >> 应用力学 提交时间: 2023-03-20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针对组合空腹夹层板桥的刚度计算,基于实体单元模型的参数化分析结果,提出了采用刚度放大系数来修正杆系模型结果的实用方法。推导了考虑剪切变形的简支钢空腹梁的等代抗弯刚度,并乘以刚度放大系数来分析混凝土板对结构的影响;与已有试验进行对比,验证壳-实体有限元建模方法的正确性,进一步分析了混凝土板和钢空腹梁截面参数对刚度放大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混凝土板厚度,钢空腹梁的高度、网格尺寸、上(下)肋高度及腹板厚度对刚度放大系数的影响最大;限定6个参数的取值范围得到的4 050个壳-实体有限元模型,涵盖了组合空腹夹层板桥实际设计中的所有可能条件,拟合出了刚度放大系数的计算公式。

  • B对铜合金压铸热作模具钢高温力学及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19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采用热力学模拟试验机研究了铜合金压铸模具钢在850 ℃下的高温力学性能, 采用Uddeholm 自约束法研究了模具钢在室温至800 ℃时的热疲劳性能, 采用光学体视显微镜和SEM研究了模具钢热疲劳试样的表面热疲劳裂纹和断面裂纹纵深扩展状态. 分析了B对材料室温及高温力学性能、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添加B后, B在实验钢基体内以M2B (M为Fe, Cr或Mn)型硼化物的形式分布在奥氏体基体上, 有效提高了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 材料硬度由200 HV提高到302 HV,850 ℃拉伸屈服强度由144.3 MPa提高到190.3 MPa, 压缩屈服强度由139.7 MPa提高到167.9 MPa; 300 cyc 室温至800 ℃循环热疲劳实验结果表明, 含B模具钢的热疲劳级别为2~3 级, 大大优于用于对比的经电渣重熔的ESR-H13 钢的7~8 级, 其主要原因是硼化物能够终结热疲劳裂纹扩展或使裂纹扩展方向改变, 并避免热裂纹发生散射状扩散.

  • 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研究进展

    分类: 护理学 >> 护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9-06

    摘要:当前,人们原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而且维权意识也有所增强,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对于医院的护理质量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其中,护理安全就是其中重要一项。护理安全不仅是衡量护理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患者选择医院最直接的依据指标。本文即对现有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更好的掌握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研究进展情况,以期能够更好为护理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所帮助。

  • 耳穴贴压应用于失眠治疗的临床进展

    分类: 护理学 >> 护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9-06

    摘要:

    本文从常用耳穴、治疗方法、贴压材料、与其他中医疗法联合应用4个方面,对耳穴贴压在失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参考。

  • 中风恢复期中西医康复护理研究综述

    分类: 护理学 >> 护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9-06

    摘要:

    中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又称为脑卒中、脑中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多发于中老年群体。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脑卒中疾病发病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中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脑补缺血、出血性损伤等,该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对人类身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中风的临床症状包括头痛、呕吐、眩晕、突发视觉障碍、意识障碍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如果中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对于中风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而为了有效提高中风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良好康复,还需要注重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中风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如肢体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等,给患者及家属都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及经济负担。因此,这就需要加强对中风患者的康复护理。随着我国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且中医所以发挥作用越来越显著。比如在中风恢复期,对患者实施有效的中西医康复护理对提高患者康复质量就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就对中风恢复期中西医康复护理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

  • 高血压致脑血管意外心身护理的对策

    分类: 护理学 >> 护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8-17

    摘要:脑血管意外是高血压患者的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临床上基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如果能采取积极全面的护理措施,对高血压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预后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不仅要求患者得到简单的疾病护理,还要求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身心,社会关怀。 因此,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和身体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门诊护理策略研究进展

    分类: 护理学 >> 护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8-17

    摘要:椎间盘是脊柱重要的支持结构,其突出是腰背痛和坐骨神经痛重要的根源。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以及纤维环破裂等原因导致的髓核突出刺激或者压迫神经根的疾病,具体临床的表现为腰腿痛及麻木的一种常见的综合征。在门诊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症,本论文主要探讨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发病原因以及门诊护理策略。

  • 葱属植物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代谢途径研究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6-29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葱属植物是被子植物最大的属之一,包括大蒜、洋葱、大葱、韭菜等多种具有独特辛 辣风味的蔬菜作物。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是葱属植物特有的次生代谢产物,是葱属植物 各种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前体物质,赋予葱属植物独特的辛辣风味和药用价值。因此,研究 葱属植物 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的代谢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在葱属植物中已发现了 7 种 S- 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这些 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主要在叶片中经谷胱甘肽途径合成, 然后转运到鳞茎等贮藏器官的细胞质中积累。目前,关于葱属植物 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 降解的研究较多,而 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生物合成的研究较少。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 砜是植物硫代谢的下游产物,上游还涉及含硫化合物的吸收、转运、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的 代谢等过程,这些代谢过程的变化也可能影响 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生物合成。今后应加 强两方面的研究,一是继续克隆鉴定 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 并研究其功能;二是加强葱属植物硫代谢的研究,为研究 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生物合成 的调控奠定基础。这些研究将为深入解析葱属植物 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的代谢途径和利 用分子育种技术调控葱属植物的风味提供参考。

  • 1966—2018年河西走廊春季寒潮频次 及影响因子分析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20-11-19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基于甘肃河西走廊15个国家基准基本站点提供的196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春季(3~5月)逐日最低气温值数据,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Spline空间插值法和Mann-Kendall趋势和突变检验法,探讨了河西走廊地区1966—2018年春季(3~5月)寒潮频次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表明:(1)1966—2018年河西走廊地区春季(3~5月)单站寒潮频次总体呈现下降趋势〔-0.098次·(10 a)-1〕,其中1980—2010年寒潮频次呈显著下降趋势,2010年之后下降趋势变缓,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区域寒潮53 a来频次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0.015次·(10 a)-1〕。(2)近53 a河西走廊地区春季三个月中,单站寒潮总量4月>3月>5月,其中4月、5月寒潮频次下降不明显,3月频次下降显著。(3)空间上,大致以北大河和黑河干流为界,两河中间区域春季寒潮频次低,而北大河以北和黑河干流以东区域则是寒潮高值区,走廊外围地区寒潮频次较高,且大多呈显著下降趋势,寒潮频次与气温距平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内部地区变化趋势不明显。(4)河西地区春季寒潮频次受气候变暖、地形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寒潮频次变化趋势存在地区差异。研究可提高对甘肃河西走廊寒潮演化过程的认知,为河西走廊气候变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 民勤绿洲青土湖植被优势种地上生物量估算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1-06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青土湖区域属于绿洲—荒漠过渡带,生态系统脆弱,极易发展为荒漠。梭梭、白刺和芦苇为青土湖区域的植被优势种,对其生态系统稳定与健康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以青土湖区域梭梭、白刺和芦苇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分辨率为0.5 m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Worldview-2,采用辅以纹理特征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梭梭和白刺的冠幅面积以及芦苇的分布面积;根据野外试验数据,建立梭梭和白刺地上生物量与冠幅面积、芦苇地上生物量与分布面积关系模型。利用关系模型、冠幅面积以及分布面积对青土湖区域植被优势种地上生物量进行了估算,实现了植被优势种地上生物量估算由“点”到“面”的转换。结果表明:(1) 采取辅以纹理特征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取得了较高的分类精度,总体Kappa系数为87.9%,总体精度达到91.3%。(2) 研究区植被优势种地上生物量总量为3.17×103 t,其中梭梭地上生物量为0.54×103 t,白刺地上生物量为0.90×103 t,芦苇地上生物量为1.73×103 t,地上生物量芦苇>白刺>梭梭。该研究可以为深入研究青土湖区域生态恢复与碳储量提供参考。

  • 1967—2017年甘肃省小麦需水量和缺水量时空特征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9-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基于甘肃省28个气象站点1967—2017年的逐日气象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 公式和作物系数计算了小麦的需水量,结合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推荐的方法计算了有效降水量,进一步得出小麦缺水量,并分析了小麦需水量与缺水量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小麦需水量影响因子重要程度。结果表明:1967—2017年甘肃省春、冬小麦全生育期的年平均需水量分别为517.03 mm和436.70 mm,年平均缺水量分别为468.24 mm和301.54 mm;在时间上,51 a来春小麦种植区内的需水量与缺水量整体上无明显的趋势变化,而冬小麦种植区内的需水量与缺水量整体上呈明显上升趋势;在空间上,春小麦种植区内需水量和缺水量大致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冬小麦种植区内的需水量和缺水量大致由西向东递减。甘肃省小麦生育期内日照时数和日平均气温是影响小麦需水量的主要因素。

  • 不同分子质量及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及甲烷排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分子质量及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奶牛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及甲烷排放的影响。试验选用3头体况相近、健康状况良好、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用于瘤胃液的采集。试验选择分子质量分别为1 000、3 000和50 000 u的壳聚糖,每种分子质量的壳聚糖再分别以底物0.4%、0.8%及1.6%的浓度添加到底物中,共设9个试验组,另外设1组对照组(不添加壳聚糖),每组4个重复,共重复3个批次。体外发酵24 h后,测定产气量、甲烷产量及瘤胃发酵参数。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壳聚糖可以使瘤胃发酵液氨态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丙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乙酸/丙酸显著降低(P<0.05),促进瘤胃发酵模式的改变。浓度为1.6%、分子质量为50 000 u和浓度为0.8%、分子质量为50 000 u的壳聚糖在不影响干物质消化率的基础上使发酵液甲烷产量有降低趋势(P<0.10)。综上,在体外条件下,添加壳聚糖可以有效调节瘤胃微生物发酵状态,综合考虑,浓度为1.6%、分子质量为50 000 u的壳聚糖最为适宜。

  • 植物提取物对反刍动物免疫反应、氧化应激以及胰岛素调节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为原料,用化学或者物理的方法,定向获取和浓集植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而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结构形成的产品。近年来,植物提取物作为一种天然饲料添加剂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植物提取物在反刍动物营养的研究与生产中应用也很广泛。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主要从植物提取物对反刍动物的免疫反应、氧化应激以及胰岛素调节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