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音乐情绪感知是审美及音乐欣赏的基础。音乐情绪感知是指个体对音乐作品中隐含情绪做出的觉察和判断。本文剖析音乐情绪感知及其理论机制,从脑机制、年龄、性别、音乐偏好和人格特质、音乐学习经历、文化、音乐材料等八个方面总结影响音乐情绪感知的研究,同时深入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未来可进一步明晰音乐情绪感知的影响与作用效果的研究。 |
饮食失调在青少年群体中非常普遍,同伴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因素。梳理其作用机制,对青少年饮食失调的预防和干预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同伴对青少年饮食失调具有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感知到的同伴行为、实际的同伴行为、身体不满意的中介作用、以及同伴质量的影响。研究者从直接、间接的角度就同伴对青少年饮食失调的作用机制及影响进行了阐释。未来的研究应深化研究内容,如增加关于同伴影响的长期效应、同伴属性划分、影响路径作用大小以及同伴与饮食失调的其它社会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
submitted time 2018-11-03 Hits3896, Downloads1273, Commen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