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电脉冲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星际介质的影响会导致轮廓展宽和变形,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对信号进行消色散处理。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零拷贝的脉冲星数据GPU相干消色散算法,采用设备内存映射以消除主机到设备的拷贝开销,利用CUDA的cuFFT库进行多BATCH傅里叶变换以提高DFT效率,同时采用多线程实现了传递函数的加速计算。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CPU及GPU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大数据量时表现良好。 |
submitted time 2020-12-21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天文研究与技术》 Hits786, Downloads263, Comment 0
针对脉冲星信号实时消色散处理需求,实现了基于GPU的非相干消色散算法。采用高性能并行计算方法对非相干消色散算法的多线程处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算法的并行化加速方案,解决了消色散算法计算量大无法实时处理问题。分析算法的密集型计算部分,高效利用GPU的层次存储结构,提高了GPU资源利用率,进而减少了计算时间,显著提升了非相干消色散算法的计算性能。 |
submitted time 2020-05-15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天文研究与技术》 Hits2598, Downloads605, Comment 0
面向天文信号实时处理需求,搭建了基于ROACH2的射电天文数字终端实验平台。利用MATLAB、Xilinx等开发环境进行仿真,取得了原始实验数据;利用CASPER硬件平台实现了信号控制和预处理,并通过高速以太网将数据包传输至计算服务器进行后处理。搭建的实验平台实现了仿真、编译、运行的完整流程,为天文信号实时处理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 |
submitted time 2019-12-04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天文研究与技术》 Hits4070, Downloads731, Comment 0
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已成为支撑天文学观测、研究、教学的重要技术和资源平台。随着多信使天文学和时域天文学时代的到来,虚拟天文台也需要升级自身的核心能力,以给天文工作者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和技术支撑。为此,中国虚拟天文台团队结合天文学的发展方向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梳理了一份核心技术需求清单,并以问卷的形式针对领域内专家和用户开展了调研。通过对调研结果的统计和分析,中国虚拟天文台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的主要努力方向和目标,计划采用平台化的开发模式,并开放第三方开发接口,以吸引更多感兴趣的开发者基于虚拟天文台资源做出实用的工具,更好地实现资源与技术向服务的快速转换。 |
submitted time 2019-07-30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天文研究与技术》 Hits5529, Downloads1008, Comment 0
射电天文中,射频干扰问题多样而复杂,面对不同的射频干扰问题,针对不同的干扰机制,采用针对性的方法。从器件阶段消减射频干扰,可以预防射频干扰进入望远镜内部。介绍了德令哈毫米波望远镜9波束边带分离型超导接收机, 1个本振链路系统分配18路本振信号方案,针对本振链路中信号发生器的谐波信号引起的中频窄带干扰,设计了注入模拟谐波信号的测试方案,确认了干扰产生机制并得出了谐波信号频率与干扰信号的频率和功率的对应关系,分析并验证了谐波干扰传输路径。为了消减谐波干扰,利用YIG滤波器的可变频段的带通特性,在本振链路上滤除谐波信号,防止谐波信号耦合到接收机系统,完成了谐波干扰的消减。 |
submitted time 2019-07-09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天文研究与技术》 Hits3163, Downloads854, Comment 0
新疆天文台望远镜所产生的观测数据通过数据专线传输到台本部数据中心进行长期存储。采用rsync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没有详细的日志记录信息,无法对传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本文通过调研新疆天文台数据传输需求,设计并开发了新疆天文台观测数据传输日志系统。系统以新疆天文台南山站、奇台站的数据存储服务器和台本部长期存储为基础,设计了日志系统的整体架构,实现了数据传输过程的日志记录。系统基于shell多线程技术、qt框架开发了后台服务程序及日志系统软件界面,实现了日志分析、统计备份与数据传输可视化页面。 |
submitted time 2018-12-20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天文研究与技术》 Hits3860, Downloads667, Comment 0
新疆天文台望远镜所产生的观测数据通过数据专线传输到台本部数据中心进行长期存储。采用rsync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没有详细的日志记录信息,无法对传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本文通过调研新疆天文台数据传输需求,设计并开发了新疆天文台观测数据传输日志系统。系统以新疆天文台南山站、奇台站的数据存储服务器和台本部长期存储为基础,设计了日志系统的整体架构,实现了数据传输过程的日志记录。系统基于shell多线程技术、qt框架开发了后台服务程序及日志系统软件界面,实现了日志分析、统计备份与数据传输可视化页面。 |
submitted time 2018-11-01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天文研究与技术》 Hits2485, Downloads740, Comment 0
新疆天文台南山26m射电望远镜(简称NSRT)经过多年观测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数据。针对NSRT天文观测数据的在线存储与备份问题,建设了远程、异地、容灾备份系统,在新疆天文台本部及南山观测站分别建设了可独立运行的存储系统,实现了两套存储系统间的远程、异地数据实时容灾备份。以基于对象的存储技术Lustre为基础实现了存储系统,并对存储的读写性能进行了详细测试。建设的容灾备份系统有效解决了新疆天文台观测数据及次生数据的在线存储与数据安全问题。 |
submitted time 2018-06-21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天文研究与技术》 Hits2062, Downloads1189, Comment 0
新疆天文台Taurus高性能计算系统由1个登陆节点、16个计算节点、2个I/O节点、100TB高速存储组成。其CPU理论双精浮点计算能力6.7584Tflops,通过Linpack测试实际峰值为6.289Tflops,可提供计算能力为理论值的93.06%;GPU理论计算能力18.72 Tflops,实际测试计算峰值为14.882Tflops,计算效率为理论能力的79.5%。系统计算与存储节点均采用56Gb Infiniband交换互连,通过IOZone测试存储系统,单节点写可达460MB/s,多节点写可达800MB/s。系统已在多相滤波及消干扰GPU算法加速、蒙特卡罗模拟等领域得到了应用。 |
submitted time 2018-05-15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天文研究与技术》 Hits2128, Downloads1374, Comment 0
目的 探讨孕14~15 d胎鼠中脑来源神经干细胞(mNSCs)被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修饰并移植于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区的治疗作用。方法 取孕14~15 d胎鼠解剖显微镜下分离中脑腹侧组织进行mNSCs培养,培养5 d后行GFP/GDNF基因修饰。PD大鼠模型的建立参照大鼠脑立体定向图谱,立体定向中脑背盖腹侧区、内侧前脑束注射6-羟多巴胺。将PD大鼠随机分组,将基因修饰的干细胞以及无基因修饰干细胞移植到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区,建立空白mNSCs (PBS替代)移植组、GFP基因修饰mNSCs移植组、GDNF基因修饰mNSCs移植组3个实验组。移植细胞前后进行行为学评估,以腹腔注射阿朴吗啡(APO 0.5 mg/kg)诱导PD大鼠旋转圈数作为细胞移植的治疗作用评估手段。免疫荧光组织化学鉴定移植细胞存活、迁移和分化。结果 G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组较对照组和GFP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组有明显的行为改善;移植56 d后,GDNF基因修饰mNSCs移植组较其他两组检测到更多细胞存活,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较其他两组都有增加趋势。 结论GDNF基因修饰mNSCs移植可显著改善PD大鼠的运动障碍,其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submitted time 2017-12-27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Hits976, Downloads537, Comment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