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属(Dendrobium)是兰科植物中的第二大属,很多石斛属植物是传统的名贵药用植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近年来石斛属抗肿瘤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论文对石斛属植物的抗肿瘤主要活性成分、提取方法以及抗肿瘤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归纳。石斛属抗肿瘤主要活性成分有多糖、生物碱、菲类、联苄类、芴酮类化合物等,抗肿瘤作用机制主要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增殖、促进癌细胞凋亡、调控或阻滞癌细胞周期、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改变信号通路传导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加大对石斛属抗癌方面的深入研究,挖掘更多的石斛属药用资源及其特征成分,深入解析它们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为开发石斛属抗癌药物提供理论基础,为合理、有效地利用石斛属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
submitted time 2020-10-20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广西植物》 Hits1761, Downloads543, Comment 0
为实现宽频带电磁环境实时测量,基于Roach II开发平台,开发设计了数字频谱仪,实时带宽10MHz?2GHz,动态范围达到55dB。首先,分析了数字频谱仪开发设计理念和模块参数设置考虑,实现快速扫描模式、脉冲监测模式测试功能。其次,通过频率响应、动态范围、线性度等关键指标测量及分析,并与商用频谱仪测量结果对比,确定该数字频谱分析仪具有相对准确的测试精度,可应用于射电望远镜台站宽带实时频谱监测及瞬态信号分析。 |
submitted time 2020-05-06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天文研究与技术》 Hits2026, Downloads464, Comment 0
面向天文信号实时处理需求,搭建了基于ROACH2的射电天文数字终端实验平台。利用MATLAB、Xilinx等开发环境进行仿真,取得了原始实验数据;利用CASPER硬件平台实现了信号控制和预处理,并通过高速以太网将数据包传输至计算服务器进行后处理。搭建的实验平台实现了仿真、编译、运行的完整流程,为天文信号实时处理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 |
submitted time 2019-12-04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天文研究与技术》 Hits4061, Downloads724, Comment 0
延胡索酸对夏季幼兔生长性能、空肠发育及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
秦枫; 潘孝青; 邵乐; 杨杰; 翟频; 李晟; 李健
本试验旨在研究有机酸化剂延胡索酸对夏季幼兔生长性能、空肠发育及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择90只体重[(919.00±8.92) g]相近的56日龄獭幼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延胡索酸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延胡索酸,复合酸化剂组在基础饲粮添加0.10%复合酸化剂。预试期7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延胡索酸提高了幼兔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分别提高了6.05%和13.40%,并降低了死亡率(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延胡索酸显著提高了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P<0.05),显著降低了磷表观消化率(P<0.05),且粗纤维表观消化率有提高的趋势(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延胡索酸提高了空肠肠壁厚度、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P>0.05),分别提高了20.70%、9.83%和18.60%,同时也降低了隐窝深度(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延胡索酸提高了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降低了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有提高血清溶菌酶活性的趋势(P>0.05),对其他血清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延胡索酸可以改善夏季幼兔空肠发育,增强肠道吸收能力,提高蛋白质利用率,从而提高生长性能,同时能够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促进机体健康。 |
submitted time 2018-12-24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动物营养学报》 Hits781, Downloads444, Comment 0
光照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适宜的光照条件对提高现代规模化养猪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光照条件(包括光照节律和光照强度)对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光照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作用机理以及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和营养因素与母猪适宜光照条件的关系。 |
submitted time 2018-12-20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动物营养学报》 Hits1116, Downloads632, Comment 0
新疆天文台南山基地 26 米望远镜 L 波段接收机使用线偏振馈源接收电磁波信号 用于脉冲星观测。分子谱线观测和 VLBI 国际联测需要圆偏振信号,因此希望此接收机还能 够观测圆偏振信号。论述了将线偏振电磁波转换为圆偏振电磁波的方案,研究了 90°电桥在 偏振转换中的作用,介绍了偏振转换的调试方法。在圆偏振模块中使用 90°电桥完成了线偏 振信号到圆偏振信号的转换,两路圆偏振信号的隔离度达到了课题要求,满足圆偏振观测的 需求。这种线偏振信号到圆偏振信号的转换方式不影响接收机的系统温度。 |
submitted time 2018-12-14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天文研究与技术》 Hits2342, Downloads1054, Comment 0
永定河特大桥空间扭曲钢塔是大桥设计中的一个重大难点问题之一。通过引入BIM技术三维参数化设计平台,利用其参数化曲面设计功能成功解决了大桥空间扭曲钢塔的设计难题,同时利用“骨架+模板”建模方法有效解决了大桥复杂钢结构的协同设计难题。BIM技术的引入,不仅为大桥设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大桥项目的实施及运维管养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模型。 |
submitted time 2018-07-18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Hits720, Downloads395, Comment 0
针对传统模板分析在实际攻击中的难解问题,重点研究了在图像识别领域具有优异特征提取能力的VGGNet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VGGNet网络模型的模板攻击新方法。为了防止信号质量对模型准确率带来较大影响,采用相关性能量分析方法对采集到的旁路信号质量进行了检验;为了适应旁路信号数据维度特征,对网络模型结构进行适度调整;在网络训练的过程中,对梯度下降速率较慢、梯度消失、过拟合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解决,并采用五折交叉验证的方法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验证。最终实验结果表明,基于VGGNet模型的测试成功率为92.3%,较传统的模板攻击效果提升了7.7%。 |
submitted time 2018-07-09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计算机应用研究》 Hits1506, Downloads750, Comment 0
随着计算机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甚长基线干涉仪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VLBI)所需的关键观测终端设备基带转换器(Base Band Converter, BBC)已从模拟系统(Analog BBC, ABBC)发展为数字系统(Digital BBC, DBBC)。 相对于模拟系统,数字系统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并能成倍地提高VLBI观测带宽,进而能满足各种高灵敏度的VLBI观测需求。考虑到这些技术优势,以及新疆天文台南山站在国内和国际VLBI网中的重要作用,南山站2016年对VLBI终端系统进行了升级,引进了一套意大利Hat-Lab公司研发的DBBC2终端。介绍了欧洲DBBC2系统的主要构成模块和工作原理以及系统的组装、连接、配置、校准和调试方法。在对系统硬件和软件进行全面的检测和测试后,与国内和国际的主要台站开展了联合观测,并多次成功获得相关干涉条纹。这一系列的成功观测表明, 南山DBBC2系统已成功安装,并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应用新的DBBC2系统,南山站可参与2/4Gbps的记录速率的宽带VLBI观测,极其有助于天文学家对宇宙中更暗弱的射电源开展毫角秒分辨率的成图观测。 |
submitted time 2018-05-17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天文研究与技术》 Hits1353, Downloads782, Comment 0
肺炎克雷伯菌KbvR调控因子对细菌生物膜与荚膜形成能力的影响
徐丽; 林迪斯; 杨靖; 李健; 李蓓
目的 构建肺炎克雷伯菌LuxR家族KbvR基因缺失突变株与回补株,分析KbvR在肺炎克雷伯菌生长、生物膜形成及荚膜 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自杀载体pKO3-Km质粒构建KbvR基因敲除株,然后扩增出包含KbvR基因编码区、启动子结合区及 转录终止区的基因片段,克隆至pGEM-T-easy质粒上构建KbvR基因回补株。绘制不同菌株生长曲线,了解KbvR对细菌生长的 影响。通过结晶紫定量实验检测KbvR基因对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拉丝实验、离心试验及RT-PCR检测KbvR基因对细菌荚 膜形成的影响。结果 成功获得KbvR基因缺失突变株及回补株,RT-PCR结果显示KbvR基因在缺失突变株中不表达,在回补株 中重新表达。KbvR基因不影响细菌的生长速度,基因敲除株后细菌生物膜形成及荚膜生成能力下降。体外试管静止培养48 h, 与野生株相比基因缺失突变株生物膜形成能力明显下降, 而KbvR基因回补株在液体培养基表面能形成明显生物膜。结晶紫染 色定量实验发现,基因缺失突变株生物膜形成能力显著低于野生株(P<0.01)。超粘性实验和RT-PCR结果均显示,KbvR基因缺 失突变株荚膜形成能力明显下降,说明KbvR基因影响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和荚膜的形成。结论 KbvR基因作为密度感应系统 LuxR孤儿调控转录因子,正调控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形成。荚膜是细菌生物膜形成的重要因素,KbvR基因可通过影响荚膜 形成而调控生物膜的形成。 |
submitted time 2018-01-25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Hits1016, Downloads631, Comment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