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冷床炉熔炼TC1合金轧制过程中组织演变与力学性能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19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以工业化等离子冷床炉熔炼的TC1 合金为研究对象, 结合实际生产流程, 并借助于中子衍射技术, 研究不同轧制工艺对TC1 板材显微组织与性能演变的影响, 揭示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冷床炉熔炼的铸锭组织为魏氏组织. 经过轧制后, a 集束发生扭曲和破碎. 单向轧制变形a 相沿轧向排列比换向轧制更为明显. 退火后, 板材中变形a 相发生等轴化. 经过单向轧制和换向轧制后, 轧制板材均表现为柱面织构类型, 这是板材横向屈服强度均明显高于其轧向屈服强度的主要原因.

  •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目标范围内时间与长期血糖变异性的关系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03-1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背景 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作为血糖管理的新指标,与短期血糖波动相关,是否与长期血糖变异性相关尚不清楚。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TIR与长期随访期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异系数、HbA1c变异性评分(HVS)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住院行动态血糖监测(CGM)的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根据患者基线TIR水平,将其分为TIR≥85%组(n=141)和TIR<85%组(n=59)。对受试者随访观察(12.5±1.1)年,比较两组长期随访期间HbA1c变异系数和HVS。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TIR与HbA1c变异系数、HVS的关系。结果 TIR<85%组患者的长期HbA1c变异系数〔(9.7±3.8)%比(8.2±4.5)%,P=0.028)〕、HVS〔(48.7±20.4)分比(32.5±20.8)分,P<0.001)〕均明显高于TIR≥85%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IR与长期HbA1c变异系数(r=-0.239,P<0.001)、HVS(r=-0.400,P<0.001)呈线性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TIR对长期HbA1c变异系数、HVS有影响〔b(95%CI)分别为-0.07(-0.12,-0.03)、-0.44(-0.67,-0.21),P<0.05〕。结论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TIR与长期随访期间HbA1c变异系数、HVS相关。TIR越低的患者,长期血糖变异性越明显。
     

  • 互联网企业个人数据保护与利用演化博弈研究-王宁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2-09-03

    摘要:目的/意义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的个人数据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数据价值潜力和能源功能愈发明显,探索如何实现个人数据保护与利用的平衡成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数据治理的重要难题。 方法/过程 本文以个人数据保护与利用为研究对象,构建互联网平台、政府双方演化博弈模型,探索参与主体的行为特征及其稳定策略,并借助MATLAB数值模拟技术对参与主体在不同情况下的进化稳定策略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对个人数据保护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政府监管成本、奖惩力度、行业协会参与程度、数据敏感性、企业数据保护技术成本是影响双方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因此,为实现数据保护与利用理想演化均衡的双重帕累托最优,政府应积极探索监管体系和监管制度现代化,提高监管效益,降低监管成本,事前完善数据分级分类,事中保障政策执行,事后对违规企业进行激励和问责;互联网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和科技创新,降低企业数据保护成本。

  •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目标范围内时间与长期血糖变异性的相关性

    提交时间: 2022-08-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背景 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作为血糖管理的新指标,与短期血糖波动相关,是否与长期血糖变异性相关尚不清楚。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IR与长期随访期间HbA1c变异系数、HbA1c变异性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住院行动态血糖监测的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根据TIR水平分为两组,对受试者随访观察12.5年,比较两组长期随访期间HbA1c变异系数、HbA1c变异性评分的差异,采用多因素直线回归分析TIR与HbA1c变异系数、HbA1c变异性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TIR<85%组HbA1c变异系数(9.70±3.82% vs. 8.24±4.45%,P=0.028)、HbA1c变异性评分(48.7±20.4 vs. 32.5±20.9,P<0.001)均显著高于TIR≥85%组。单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IR与HbA1c变异系数(r=-0.239,P<0.001)、HbA1c变异性评分(r=-0.400,P<0.001)显著相关。多因素直线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潜在混淆因素后,TIR仍然与长期随访期间HbA1c变异系数(β=-0.07, 95%CI -0.12~-0.03,P=0.003, R2=0.100)、HbA1c变异性评分(β -0.44,95%CI -0.67~-0.21,P<0.001,R2=0.234)独立相关。结论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TIR与长期随访期间HbA1c变异系数、HbA1c变异性评分独立相关。TIR越低的患者长期血糖变异性越明显。

  • 基于流域的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水文学 提交时间: 2020-06-12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以陕西省9个流域为评价单元,基于宏观指标和综合指标构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分析经济压力、人口压力、承载压力及协调指数,进而对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并探讨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陕西各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差异较为明显,其中陕南最大,陕北次之,汉中最小。陕南地区的汉江和嘉陵江两个流域水资源丰富且降水充足, WI<0.6处于承载适宜阶段,但该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HI<0.6,流域人均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以及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陕北地区的河口-龙门、内流区以及北洛河三个流域水资源紧缺且存在水质性缺水问题,处于轻度超载阶段;而关中地区的渭河、泾河、龙门三门峡及伊洛河四个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随着人口与经济的增长进一步加剧,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值WI>1.50,处于严重超载阶段。(2)从承载压力指数分析可以看出,流域调水对缺水地区或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从丰水流域跨流域调水能解决地区性缺水问题,进而解决水资源危机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3)基于水资源的自然资源属性,以流域为评价单元,其研究结果更符合自然规律,有利于实现流域间水资源的合理均衡和分配。

  • 时距知觉的动物研究范式及相关神经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5-04

    摘要:在探索时距知觉的脑机制的过程中,相对于人类被试相关研究,动物研究可以提供较多的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单个神经元电生理学以及光遗传等方面的研究证据。目前较为常用的时距知觉动物研究范式包括时间二分法、峰值间隔法以及低比率差别强化法等。根据不同的研究需求,动物研究的范式常会进行调整。对时距知觉的动物研究的探讨将基于两方面展开:(1) 常用的时距知觉动物研究范式的介绍及比较;(2) 基于动物研究范式的时距知觉神经机制研究进展,旨在为深入探索时间知觉的心理学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基于不同算法等高线曲率的提取与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1-06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等高线曲率是一个重要的地形属性,反应了地形表面在水平方向的凹凸性,表达了地表物质运动的发散和汇合模式。基于安塞县县南沟小流域的矢量等高线数据和DEM,分别利用圆拟合算法(相邻三点法、间隔三点法和最小二乘法)和曲面拟合模型(E模型、S模型和Z模型)提取等高线曲率,通过对实地地形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 在矢量等高线数据的计算结果中,三点拟合法计算结果相比最小二乘法结果差异大,对等高线曲率空间格局分布描述更准确;(2) 最小二乘法计算的结果频数分布集中程度最高,两种三点拟合法计算结果频数曲线差别微小;(3) 在栅格数字高程模型的计算结果中,基于S模型计算结果在空间格局上较E模型和Z模型的结果差别大,基于E模型的计算结果对等高线曲率描述效果更好。结果能准确说明采用不同算法计算等高线曲率的差别,对在实际数字地形分析中有重要的意义,可为等高线曲率计算提供重要参考。

  • 疼痛背景下时距知觉的变化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2-23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时距知觉指对数百毫秒到数个小时时长的知觉,是日常生活中许多活动的基础。时距知觉受到相当多因素的影响,如唤醒、注意、动机等。疼痛是一种多维度的心理及生理现象,包含有感觉分辨、情绪动机、认知评价三个成分。近期研究证明时距知觉会在疼痛背景下发生改变。疼痛背景下时距知觉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健康被试对疼痛面孔的时距知觉;(2)实验室诱发疼痛对健康被试时距知觉的影响;(3)临床疼痛患者的时距知觉变化。探索疼痛背景下时距知觉的变化,可以为理解疼痛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时间知觉的机制提供一个新视角。

  • 榆林市景观生态风险及其时空分异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9-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以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景观格局、生态敏感性和植被生产力构建景观生态风险综合指数,以ArcGIS 10.2和GS+9.0软件为平台,研究榆林市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分异。结果表明:榆林市景观生态风险程度总体较高;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以中度风险为主,2015年以高度风险为主;2000—2010年,中度风险区范围在扩大,高度风险区范围在缩小;2010—2015年,中度风险区范围迅速缩小,而高度风险区范围迅速扩大。榆林市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变异较小,景观生态风险空间相关性中等。2000年自然因素对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变异的影响略大于人为因素的影响,2005年和2010年的影响基本相当,2015年则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 新疆有无人为干扰下土壤盐分估算的比较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9-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以新疆有无人为干扰土壤的实测光谱为数据源,利用去包络线法提取其吸收特征和敏感波段,建立了多种基于去包络线法的土壤盐分估算的一元、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① 去包络线法能明显增强土壤光谱在400~610 nm和610~800 nm波段的吸收特征;② 有/无人为干扰区土壤盐分含量与去包络线一阶微分的相关性较好,敏感波段在无人为干扰区集中于可见光区(400~800 nm),而人为干扰区为可见光-近红外区(400~2 400 nm);③ 土壤盐分值预测模型精度从高到低在有/无人为干扰区基本上是:去包络线6个吸收特征模型>去包络线和去包络线一阶微分敏感波段模型>去包络线3个吸收特征模型>单个吸收特征模型。有/无人为干扰区最佳预测模型的[WTBX]R2[WTBZ]分别为0.86和0.92。无人干扰区最优模型(6个吸收特征)的相对分析误差(RPD)达到了3.06,大于3,说明其能极好并且稳定的预测此区土壤盐分值。

  • 融合社交网络与关键用户的并行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07-09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为解决传统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中存在的数据稀疏、冷启动以及推荐结果缺乏多样性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社交网络与关键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该算法在用户-项目评分矩阵基础上,融合用户社交网络信息得出社交信任矩阵,融合关键用户信息得出关键用户评分矩阵。利用三大评分矩阵,分配不同的权重比例,共同来预测用户对于目标项目评分。针对海量数据问题,采用Spark分布式集群实现该算法的计算并行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缓解数据稀疏问题,提高处理速度和推荐准确度。

  • 野生荞麦细柄野荞麦的繁殖生物学特性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6-1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通过野外观察和人工控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开花动态、花部基本特征、繁育系统、传粉生物学及种子性状等方面对荞麦属(Fagopyrum Mill.)植物细柄野荞麦(Fagopyrum gracilipes)的繁殖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各性状对其繁殖的贡献。结果如下:在贵州威宁,细柄野荞麦的花果期常为每年的6-10月份,单花序和单花的花期分别为13-21天和1-3天。花较小,直径为3.99 ± 0.12 mm,花柱和花药高分别为1.30和1.65 mm,花直径与花被片长和花被片宽呈显著正相关,花柱高与花药高呈极显著正相关。细柄野荞麦花粉胚珠比为371±16.40,杂交指数为2,套袋实验显示其自交、异交亲和,表明其繁育系统为兼性自交,部分异交亲和。细柄野荞麦的访花昆虫较少,主要为膜翅目(Hymenoptera)、双翅目(Diptera)和鞘翅目(Coleoptera)7个科的9种昆虫,食蚜蝇科(Syrphidae)昆虫是其主要传粉昆虫。细柄野荞麦果实存在有翅和无翅两种类型,有利于其适应不同的传播方式,种子较小,千粒重为1.05 ± 0.04 g,萌发率较低,播种后30天的累积萌发率为19.60±2.14%,但萌发整齐,主要集中在前5天。综上所述,细柄野荞麦灵活的繁育系统为其产生大量种子提供了保障,多样的果实传播方式和整齐的种子萌发特性为其占据更广阔的生境成为群落优势种创造了基础。

  • 酵母来源α-1,2甘露糖转移酶Alg11的异源表达、纯化和活性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8-03-22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糖基转移酶Alg11作为N-糖基化途径中一个重要蛋白,功能为催化将甘露糖转移到底物DPGn2M3(Dolichyl-pyrophosphate-GlcNAc2Mannose3)上进而生成DPGn2M4和DPGn2M5这两种多萜醇寡糖前体的反应。在本研究中,首先通过对酿酒酵母Alg11的蛋白质结构进行分析,设计了去除跨膜域的蛋白Alg1145−548并成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进而对诱导时间、诱导剂浓度进行了产量最大化的优化,最终得到了纯化蛋白。以PPGn2(Phytanyl-pyrophosphate-GlcNAc2)为底物,利用体外表达的重组蛋白Alg1ΔTM和Trx-Alg2以酶法合成出Alg11的天然底物类似物PPGn2M3。用纯化的Alg1145−548蛋白催化转糖基反应,并通过液质联用(LC-MS)的方法检测产物,证实Alg1145−548蛋白具有催化PPGn2M3生成PPGn2M4和PPGn2M5的糖基转移酶活性。产物PPGn2M5通过不同的甘露糖苷酶酶切反应,验证了两个新加上的甘露糖以α-1,2糖苷键的形式连接到底物PPGn2M3上。底物特异性实验表明Alg1145−548可以特异性识别底物PPGn2M3,而其他N-糖基化中间体类似物如PPGn2和PPGn2M1无法被识别,且底物中的脂肪链结构也对酶的识别具有重要作用。Alg11的底物特异性保证了多萜醇寡糖前体的有序合成,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两种诊断标准一致性的临床评估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目的评估2013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临床诊断标准与确定诊断标准的一致性,寻找经济、简便、快捷、准确的DPN诊断方法。方法对2014年4月~2014年6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10g尼龙丝、振动觉阈值、温度觉、针刺痛觉、踝反射检查,以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Kappa值((k值)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来评价临床诊断标准的诊断效能。结果151例病例中符合DPN确定诊断标准106例(70.2%);符合DPN临床诊断标准86例(56.95%),临床诊断人数占确定诊断的人数的81.13%。临床诊断标准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及k值分别为80.19% ,97.78% ,98.84% ,67.69% ,77.97%和0.69,与确定诊断标准呈中高度一致;压力觉的敏感度、一致性最差。5项检查方法中选取1,2,3,4,5项作为组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值分别为0.80,0.85,0.89,0.89,0.89。AUC值拐点出现在5项选取3项的组合中,其中温度觉+振动觉+踝反射组合AUC值最高。结论2013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临床诊断标准与确定诊断标准有良好的一致性,有临床症状或只有一项体征阳性的患者在临床诊断阴性的情况下,两种方法结合可达到最大的诊断效果。

  • 植冠与土壤种子库储存种子的萌发特性及策略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11-01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为明确黄土丘陵沟壑区植物种子库如何调控种子萌发来提高个体适合度,选择研究区7种具有种子库的主要物种为研究对象,以刚成熟和室内储存种子为对照,比较植冠宿存(5个宿存期)和土壤埋藏(5a埋藏期)对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探讨植冠种子库与土壤种子库储存下的种子萌发策略。结果表明:7种植物种子经过不同种子库储存后萌发特性表现出明显的种间差异,黄刺玫(Rosa xanthina)和水栒子(Cotoneaster multiflorus)种子萌发力表现为植冠宿存不变型、土壤储存增强型,土壤储存明显提高水栒子种子萌发速率;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和狼牙刺(Sophora davidii)种子萌发力表现为植冠宿存增强型、土壤储存减弱型,种子萌发历时表现为植冠宿存延长型,土壤种子库储存还可加快达乌里胡枝子萌发速率、缩短萌发历时;茭蒿(Artemisia giralaii)和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种子萌发率随植冠宿存时间先升高后降低,随土壤储存时间先降低后升高,土壤储存可推迟其萌发,铁杆蒿种子萌发速率在植冠与土壤储存后均加快;紫丁香(Syringa oblata)种子萌发率随植冠宿存先升高后降低,土壤储存明显加快其种子启动萌发与速率。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植物种子经过植冠或土壤种子库储存,或增加、加快、提早萌发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提高占据性,或减少、减缓、推迟萌发分摊不利条件的风险;而且该区植物植冠与土壤储存后种子萌发特性间的关系,体现各自适应环境与应对干扰的分工与协作策略,主要表现为:单一主导型和相辅相成型。

  • 电场作用下微液滴变形和破裂的数值研究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工程热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17-10-17 合作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摘要:采用电场对微液滴进行精确操控在化工、生物医学、能源和环境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准确预测外加电场作用下黏性液滴的变形与破裂行为,是精确操控微液滴行为的重要前提。本文基于漏电介质模型发展格子Boltzmann有限差分混合数值方法对恒稳电场作用下的液滴变形与破裂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数值方法可对恒稳电场作用下液滴的小变形进行准确预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对于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变形的液滴(扁平型),液滴随电场毛细数的增加呈现四种不同的形态:椭圆形、类椭圆形、哑铃型和破裂;对于沿电场方向变形的液滴(扁长型),其变形参数随电场毛细数的变化与扁平型液滴显著不同,液滴呈现的形态包括椭圆形、类椭圆形、周期振荡和破裂。在液滴变形阶段,扁平或扁长型液滴均随电场毛细数的增加而变形增大;液滴破裂阶段,破裂所需时间均随电场毛细数的增加而缩短。研究工作为深刻认识电场作用下微液滴变形和破裂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 冷床炉熔炼TC1钛合金轧制过程中组织演变与力学性能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6-11-04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等离子冷床炉由于其熔炼铸锭的高纯净度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钛合金的熔炼。我国工业化等离子冷床炉熔炼钛合金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熔炼参数及其熔炼铸锭的后续热加工工艺急待研究。本研究以工业化等离子冷床炉熔炼的TC1钛合金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生产流程,并借助于中子衍射技术,研究不同轧制工艺对TC1轧制板材显微组织与性能演变的影响,揭示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冷床炉熔炼的铸锭组织为魏氏组织。经过轧制后,α集束发生扭曲和破碎。单向轧制变形α相沿轧向排列较换向轧制更为明显。退火后,板材中变形α相发生等轴化。经过单向轧制和换向轧制后,轧制板材均表现为柱面织构类型,这是板材横向屈服强度均明显高于其轧向屈服强度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