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咸海流域陆地水储量时空变化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水文学 提交时间: 2021-08-0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采用 2002—2016 年 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重力卫星 JPL-RL06M 数据分析咸海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Terrestrial water storage change, TWSC)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 CRU TS4.03 气象数据、GLDAS-Noah 地表蒸散发数据和高精度土地利用数据探究气候变化与人类活 动对陆地水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2—2016 年咸海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呈现-3.20 mm·a-1 下降趋势,春、夏季陆地水储量呈盈余态势,秋、冬季呈现亏损状态;水储量变化在空间上表现为中 部和东部盈余,周边亏损的特征。(2)2002—2016 年咸海流域降水量呈-1.14 mm·a-1 下降趋势,地 表温度呈 0.11 ℃·a-1 上升趋势;相比气温,水储量变化与降水量相关性更强。(3)2000—2015 年,咸 海流域耕地面积小幅增加 1.65×104 km2,水域面积减少;农作物耗水和灌溉需水的增加加剧了咸海 流域水量支出,咸海流域蒸散发呈 21.63×108 m3·a-1 增加态势,在空间上与陆地水储量变化的相关 系数最高达 0.74,是影响陆地水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 高山湖泊生态系统气候响应研究进展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23-03-15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作为高山淡水生态系统主要载体,高山湖泊生态系统具有生态环境原始、环境承载力低、自净能力弱以及生物群落结构单一等特点,对于气候与环境变化响应敏感。围绕气候变化背景下高山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这一主线,系统分析了山区海拔依赖性增暖对高山湖泊热力特性、溶解氧分层以及生物过程的影响,阐述了辐射增强背景下高山水生生物适应对策及水下辐射特征变化,揭示山区降水变化对高山湖泊跨生态系统物质补贴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机制。在今后研究中,需完善多气候因子变化下的湖泊生境综合响应实验,建立对高山湖泊生态系统全要素的系统监测与整合,以加强高山湖泊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及适应机制的认知。

  • 近60 a 巴尔喀什湖水量平衡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28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本文基于水文观测和遥感监测数据,获取近60 a巴尔喀什湖面积、水位变化信息,重建湖泊水量变化时间序列,探明巴尔喀什湖水量变化特征;依据湖泊水量收入(入湖径流、降水)支出(湖面蒸发)建立巴尔喀什湖水量平衡模型,分析巴尔喀什湖水量平衡要素变化特征,定量解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巴湖水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19612020年,巴尔喀什湖水量以1987年为拐点先急剧减少后波动增加;入湖径流变化与湖泊水量变化过程基本一致,年均入湖径流量约为14.04 km3a-1;湖区降水以0.28 mma-1的速率波动增加;水体年均蒸发量约17.95km3a-1,其中,1987年最小为16.10 km3,2008年最高达20.30 km3。(2)过去60 a年,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充,其中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地下水补给湖泊水量较多,补给量约为1.91 km3。(3)在湖区尺度上,入湖流量与巴尔喀什湖水量显著相关,是影响湖泊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在流域尺度上,气候波动对入湖流量长期变化的贡献率为71.67%,人类活动耗水的贡献率为28.33%;19701985年卡普恰盖水库蓄水及周边耕地扩张对入湖水量锐减的贡献率达47.47%,人类活动明显加剧了这一时期湖泊水位下降的进程。

  • 开都-孔雀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8-09-03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水资源是维持内陆河流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水资源短缺现状,建立兼顾生态、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优化配置方案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开都-孔雀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二阶段区间优化算法,基于历史气象、水文、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数据,构建水资源优化模型,对市政用水、生态用水、工农服务业用水等进行年、月、旬多尺度优化配置。该方法结合区间、概率优化的特点,可准确分析多水源来水和多用户用水的不确定性,实现不同政策情景下的水资源最优配置。研究表明:流域市政、畜牧业和二三产业需水基本能够满足,缺水主要发生在农业、生态用水和塔河下游输水。在区域分配上,库尔勒与和静县农业缺水最为显著;生态缺水主要发生在博湖县和库尔勒市,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单元最为缺水,在高来水水平下仍缺水0.27×108~ 0.92×108 m3·a-1。年内配水量最大发生在7月,最小为1月;9月缺水程度最高,农业和生态缺水量分别为0.36×108~1.43×108 m3和0.90×108 m3。不同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将导致流域系统收益发生明显变化,与其他政策情景相比,经济效益优先的情景下,系统能获得更高的用水收益,是相对最优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 近60 a伊塞克湖水量平衡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水文学 提交时间: 2022-12-20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提取近60 a伊塞克湖面积、水位变化信息,反演伊塞克湖水量变化时间序列,结合 19602020年CRU气象数据、19602000年乔尔蓬阿塔气象站气温降水观测数据和入湖水量观测数据,建立湖泊 水量平衡模型,分析水量平衡各分量的变化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1)1960年以来伊塞克湖水量变 化经历了持续减少-波动增加的过程,1998年为变化的时间拐点;20世纪6080年代中期,入湖水量主要受灌溉引 水影响持续减少,1986年后随灌溉水量减少、降水和冰川融水的增加而转为上升趋势;湖区降水以9.1 mm(10a)-1 的 速率增加,蒸发量随湖区升温和湖体面积增加总体呈显著增加趋势。(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伊塞克湖大部分 年份湖泊水量呈负平衡,地下水持续补给湖泊,1986年起湖泊的水量收支亏损逐渐减小,1998年以来以正平衡为 主。( 3)入湖径流、降水、蒸发等水量平衡分量的互动关系决定了湖泊水量的变化,而产流区气候变化和灌区灌溉引 水通过改变入湖径流间接驱动湖泊水量的变化;19601986年,以灌溉引水为主的人类活动是驱动伊塞克湖水量 变化的主导因素,贡献率达71.6%,1987年以来,气候变化因子对湖泊水量变化的累计贡献超过80%。

  • 塔里木河近期综合治理工程生态成效评估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17-02-10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文章利用大量翔实的实地调查记录和遥感反演数据,系统评估了塔里木河流域重大生态工程成效,分析了生态恢复过程及其环境效应,提出了未来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对策和建议,为塔里木河流域部署后续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开都河源区径流变化的气候响应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20-04-26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气候变化下的山区径流时空变异特征是干旱区水文水资源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选择天山南坡开都河流域源区为典型研究区,基于1958—2017年大山口水文站和巴音布鲁克水文站径流数据,及巴音布鲁克气象观测数据,采用TFPWMK趋势检验、小波分析与小波相干等方法分析径流序列的趋势、突变和周期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60 a来,开都河源区径流、降水、气温呈显著增加趋势,并且径流量、降水量与最高气温的增率在加快,而平均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增率减缓;径流量、降水与平均气温的突变年份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并且均存在28 a的周期;夏季径流量增加主要受夏季升温的影响,而早春径流量增加主要与冬季降水增加、早春升温有关;在年尺度上,降水是影响开都河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气温主要以积温形式影响着径流的变化;在月尺度上,积温与降水均与径流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源区上游径流较下游径流对气温变化更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