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从“第三人称”的视角识别并理解他人的社会互动至关重要。这种社会互动加工具有两种认知特性:构形整体性和动作关联性;体现为一个由众多脑区共同参与的层级加工过程,主要包括个体知觉网络、动作观察网络和心智化网络。其中,后颞上沟等脑区在表征社会互动关系中起着关键作用。未来的研究需要结合多种技术手段进一步揭示社会互动加工的遗传特性和神经机制,并关注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肢体是社会性信息的重要载体。研究肢体表征的早期发展对于揭示其肢体表征加工的内在机制,进一步理解婴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肢体形状和肢体动作两个方面,总结了婴儿在处理肢体结构信息和运动信息时的表征方式,并描述了婴儿肢体表征发展机制的两种理论。未来应进一步明确婴儿肢体表征的具体发展过程及关键期,并通过脑成像技术探究生物运动偏好对于肢体表征的作用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