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基于流域的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水文学 提交时间: 2020-06-12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以陕西省9个流域为评价单元,基于宏观指标和综合指标构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分析经济压力、人口压力、承载压力及协调指数,进而对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并探讨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陕西各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差异较为明显,其中陕南最大,陕北次之,汉中最小。陕南地区的汉江和嘉陵江两个流域水资源丰富且降水充足, WI1.50,处于严重超载阶段。(2)从承载压力指数分析可以看出,流域调水对缺水地区或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从丰水流域跨流域调水能解决地区性缺水问题,进而解决水资源危机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3)基于水资源的自然资源属性,以流域为评价单元,其研究结果更符合自然规律,有利于实现流域间水资源的合理均衡和分配。

  • 新疆沙产业状况与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水文学 提交时间: 2021-01-06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采用 2000、2005、2010、2015 年 4 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解译数据以及新疆水资源公报 和统计年鉴资料,旨在评价新疆沙产业与水资源承载力状况。通过计算未利用土地转化成农地、 林地、草地的数量,分析 16 a 来新疆沙产业发展状况,结合水足迹模型和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 标,计算新疆 2000—2015 年水足迹,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000—2015 年 间,随着新疆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新疆沙产业发展迅速,部分沙地、戈壁等未利用土地和草地 被开发成耕地、林地、工矿和城镇及农村居民用地。(2)新疆水足迹整体呈上升趋势,水足迹以消费 农产品水足迹占主体,且消费农产品水足迹量快速增加,主要原因是新疆地区大力发展沙产业,利 用未利用土地、草地进行植物、沙生药材种植。(3)新疆人均水足迹、水资源压力指数、水足迹效益 指标呈现增加趋势,但数值明显低于我国人均水平。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趋势向好,但水资源 利用方式仍然比较粗放,水资源未得到合理开发。因此,新疆应采取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农作物种 植比例和用水结构,以增大水资源所支撑的沙产业发展规模,研究可为区域产业结构及消费模式 调整提供依据。

  •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干旱区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以宁夏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2-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限制旱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厘清资源环境承载力状态,探究典型地区乡村振兴的资源环境分布特征及问题所在,是新时期旱区科学实施乡村振兴的基础。 以宁夏为例,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PS-DR-DP(压力-支撑力;破坏力-恢复力;退化力-提升力)正六边形相互作用力模型以及3对相互作用力内部的协调发展状况研究,探究干旱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结果表明:宁夏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3对相互作用力内部协调发展度在各县域有明显的差异,北部沿黄灌区承载力高于南部山区承载力,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总体上宁夏全 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发展度都较低。针对每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优势和劣势,将宁夏分为高承载-集聚提升区、高承载-特色保护区、中承载-生态恢复区和低承载-生态保育区4个区域。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在宏观层面上谋划振兴路径,还要根据各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调 控以促进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 甘肃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时空特征

    分类: 地球科学 >> 水文学 提交时间: 2021-02-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核算了甘肃全省及 14 个市(州)2003—2017 年的水资源生态足 迹和生态承载力,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其生态盈亏和生态足迹强度,并对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 析。结果表明:(1)2003—2017 年甘肃省水资源生态足迹远大于生态承载力,导致水资源处于生态 赤字状态,但水资源生态足迹总体上呈缓慢下降趋势,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呈波动上升态势,生态赤 字的变化趋势与生态承载力基本一致,而水资源生态足迹强度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甘肃省水资 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供需矛盾有所缓解;(2)生产用水尤其是农业用水是最大的足迹账户,且呈 下降趋势;生态用水足迹虽然占比很低,但呈快速增长态势,用水结构趋向合理;(3)水资源生态足 迹的区域差异明显,整体上呈现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的分布趋势。水资源生态足迹强度的区域差异 也较大,但呈缩小的态势;(4)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区域差异也十分显著,其高水平区和较高水平 区空间分布相对稳定,呈现出向低值区发展的趋势;(5)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土地资源少而分散 的甘南高原和陇南山地水资源生态盈余较大,而土地资源丰富的河西地区水资源生态赤字严重。

  • 哈萨克斯坦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影响因素识别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20-01-02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水土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2个指标建立了哈萨克斯坦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将层次分析法、熵权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相结合,分析了哈萨克斯坦2001—2017年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及区域差异,用障碍度法定量识别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2001—2017年,哈萨克斯坦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整体呈波动缓慢上升趋势,水土资源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的评价指数缓慢上升,生态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评价指数明显下降。② 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在地区间差异显著,高承载力区主要集中在北部、中部和东部地区,低承载力区在南部和西部地区。北哈萨克斯坦州、科斯塔奈州和阿克莫拉州的承载力高,呈逐年增大趋势,阿特劳州和南哈萨克斯坦州的承载力较低,且呈减小趋势。③ 承载力在2001—2009年主要受垦殖率、单位耕地面积农业产值及农业灌溉率的影响,在2010—2017年主要受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人口密度及单位土地污水负荷的影响,生态环境因素逐渐成为承载力障碍因子。

  • 基于LMDI-SD耦合模型的关中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动态预测与调控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3-01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为实现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预测与定量调控,构建LMDI-SD耦合模型。模型采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LMDI)分解法,识别用水量变化关键驱动因子;构建系统动力学(SD)模型,预测水资源承载力;以用水量变化关键驱动因子为调控指标,对经济社会用水进行全面调控;结合正交试验法,筛选最优调控方案。应用于2022—2035年关中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预测与调控,结果表明:(1)强度效应是关中地区农业用水量减少、生活和生态用水量增加的关键驱动因子,规模效应是工业用水量增加的关键驱动因子;(2)现状发展模式下,由于用水总量增加幅度(37.13%)远大于可供水量增加幅度(12.25%),关中地区水资源承载压力逐年变大,从2026年开始将处于超载状态;(3)引汉济渭工程能从“供给侧”有效缓解关中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但相对于快速增长的需求,部分城市水资源仍供不应求,还需从“需求侧”加以调控;(4)最优调控方案下,关中地区水资源可调控至临界承载状态,且相较于生活、生态及农业用水水平,工业发展规模调控范围更大,应重点优先调控。模型对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区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 内蒙古草地资源的生态足迹及其可持续利用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2-02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可持续性可通过区域生态足迹水平进行衡量。采用净初级生产力构建了内蒙古各盟(市)草地资源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以每5 a为一期,测算了内蒙古草地19902020年的生态足迹,并结合人口分布数据刻画了生态足迹的空间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应用土地可持续模型评价了内蒙古草地资源的可持续性。结果表明:(1)内蒙古各盟(市)草地的产量因子差异较大,整体呈东高西低的特点。(2)生态承载力在空间上也呈东高西低特点,30 a人均生态承载力整体呈小幅度下降趋势。(3)人均生态足迹逐期上升,20002005年由生态盈余转变为生态赤字。生态足迹较高的区域集中在通辽市、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南部和鄂尔多斯市东部地区。(4)内蒙古草地资源可持续性逐期下降,由1990年的中度可持续性退化为2020年的弱不可持续性。可持续性退化严重的区域集中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乌海市。研究结果旨在为内蒙古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 新疆阿克苏河流域生态承载力监测及安全格局构建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1-10-10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阿克苏河流域作为西北干旱区内陆河,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研究其生态安全格局对优化区 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战略 意义。基于研究区本底特征,运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SPCA)对阿克苏河流域 1980—2018 年生态 承载力时空演变进行评估监测,利用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提取生态廊道及生态节点,构建生 态安全格局。研究表明:(1)阿克苏河流域生态承载力空间差异明显,以中等承载为主,生态承载 优势区呈现由中东部向西部转移趋势。(2)阿克苏河流域生态承载力呈增长趋势。近 40 a 阿克苏 河流域整体生态承载力呈上升趋势,强承载区面积不断增加,弱承载区面积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表 明流域环境有所改善。(3)生态源地占整体面积较少,分布较为集中。根据生态承载力评估结果, 提取生态源地 23465.21 km2,约占研究区面积的 35.61%。生态源地集中分布于流域中部地区,北部 高山地区与西南部盆地、沙漠地区分布较少。(4)利用 MCR 模型及遥感影像,将阿克苏河流域划分 为 16 个生态安全格局分区,提取生态廊道 67 条,识别生态节点 71 处,并结合生态承载力评估结果, 对流域生态空间结构提出优化建议。

  • 岩溶区穿越溶洞桩基极限承载力及破坏模式试验研究

    分类: 力学 >> 固体力学 提交时间: 2023-12-18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针对岩溶区穿越溶洞桩基承载机理及破坏模式相关问题,开展了穿越溶洞桩基极限承载力及破坏模式室内模型试验,揭示了桩基极限承载力随溶洞高度变化的规律,并将不同高度溶洞下桩基和溶洞顶板的破坏模式进行了分类。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穿越不同洞高溶洞桩基的桩身稳定系数。最后对穿越不同洞高溶洞桩基极限状态下端阻分担比及穿越洞高为10d时桩基承载过程中侧阻及端阻分担比的变化曲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溶洞顶板抗弯能力不足时,若桩-岩界面侧摩阻力较大,且顶板与周围岩体整体性好时发生固支板受弯破坏,整体性差时发生简支板受弯破坏,桩-岩界面侧摩阻力小时,发生剪切破坏或剪切与冲切的组合破坏。2)穿越溶洞桩基发生屈曲的最小洞高为6d,穿越小洞高溶洞桩基在单轴抗压强度小于桩端及桩侧极限阻力时发生桩身材料受压破坏,反之发生桩端基岩破坏。穿越大洞高溶洞桩基在屈曲失稳承载力小于桩端及桩侧极限阻力时发生桩身屈曲失稳破坏,反之发生桩端基岩破坏,且随着洞高增加,桩基屈曲失稳承载力大致呈线性降低。3)穿越溶洞桩基极限承载力取决于桩身材料强度、溶洞高度、桩周岩体强度等多种因素,桩身材料受压破坏、桩基屈曲破坏、桩端基岩破坏3者极限承载力中的最小值即为穿越溶洞桩基极限承载力。4)极限状态下,穿越溶洞桩基端阻分担比随洞高增大而减小,但减小幅度较小; 穿越溶洞桩基桩顶荷载越大,端阻分担比越大,侧阻分担比越小。

  • 库布齐沙漠社会经济系统动态仿真及其应用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2-09-26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在整合19992019年库布齐沙漠区域水资源和社会经济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库布齐 沙漠水资源-社会-生态系统进行仿真模拟,分析19992019年库布齐沙漠社会经济和用水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建 立多情景参数调控模型,综合模拟在不同参数影响下该地区水资源需水总量变化。结果表明:( 1)不采取其他措施 情况下(常规发展模式),2035年需水总量达11.90108m3,大于该区域供水总量,呈超载状态。( 2)通过不同参数方 案调节后,保持该区域种植面积不变,现状灌溉方式不变,需水量为9.76108m3,滴灌普及率达50%以上( S3),将处 于可载状态,且需水量下降至7.80108m3,对沙漠水资源供需矛盾有所缓解。建议在建设库布齐沙漠生态恢复过程 中,应着重推广滴灌节水,合理使用当地水资源,持续发展生态。

  •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1-10-10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水资源承载力的定量评估是确保干旱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前提。选取我国最大 的内陆干旱区流域——塔里木河流域为研究区域,结合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供水与需水特征,构 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实地调研、统计年鉴与水资源公报数据,以水资源红线为约束,对塔里木 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历史状况与未来趋势进行了定量评估和预测。结果显示:塔里木河流域及 其所属各地(州)历史期内(2008—2016 年)水资源均呈现轻度超载状态,且在未来(2017—2030 年) 将进一步加剧。在当前的政策背景下,如使该区水资源于 2030 年达到可承载的状态,则需在该地 区扩大农业节水设施建设规模并着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并力争在 2030 年实现灌溉用水定额 达到 5.70×103 m3·hm-2 以下,农业灌溉面积降低至 2.60×106 hm2 以下。同时,农业节水与产业转型应 是该地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 2 个需要重点考虑的方向。

  • 陕西省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18-10-23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以陕西省大气环境中SO2和PM10作为评估对象进行大气环境承载力研究,采用烟云足迹分析法计算了陕西省2010—2013年环境容量系数A值和SO2、PM10环境承载力的时空分布状况。结果表明,陕西省环境容量系数A值变化范围较大,2010—2013年全省年平均A值变化范围为1~5,陕北地区环境容量系数A值最大,其次为关中,陕南最小,2010—2013年关中地区西安、宝鸡和渭南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SO2环境承载力全省整体上2010—2013年变化范围为-148 578.04 km2~-189 149.59 km2,4年SO2承载力均无余额,其中渭南和西安SO2承载力严重不足且呈下降趋势; PM10环境承载力全省整体上2010—2013年变化范围为12 701.47 km2~44 511.02 km2,4 a PM10承载力均有余额,全省各市除渭南和铜川外4 a均有余额,但总体呈下降趋势。

  •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扩展的土地承载力指数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1-05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河北省地理条件优渥, 经济发展迅速, 但也面临着资源短缺, 生态恶化等问题, 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维持自身的自然资源存量。因此, 测量河北省居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自然所能够提供资源的差距就有了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将Niccolucci三维生态足迹模型中足迹深度的取值范围从≧1扩展到≧0, 运用统一的三维模型框架分析生态盈余状态, 实现了人类生产生活中对资源流量和存量占用程度在核算上的统一, 并得到了河北省2002—2016年的生态足迹、赤字盈余及足迹深度。在此基础上, 引入农产品压力指数、水资源压力指数、碳汇压力指数、建设压力指数和土地综合负担指数等土地压力评价指数, 判断当前土地是否处于超载状态及超载程度。结果显示: 1)2002—2016年河北省的人均生态足迹都不断升高, 但人均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变化较小。2)河北省足迹深度较大, 尤其是水域和化石燃料用地, 河北省居民生产生活消耗的自然资源远远的超过了资源流量, 造成了河北省资源存量大量消耗; 3)河北省生态赤字较为严重, 2016年的生态赤字为3.26 hm2∙人-1; 4)农产品压力指数、水资源压力指数、碳汇压力指数、土地综合负担指数均大于1, 且水资源压力指数、碳汇压力指数、土地综合负担指数3个指标的压力值均在10以上, 河北省面临严重的土地压力, 居民的生产生活对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造成了严重的负担。以上4点说明河北省对资源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 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河北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要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较少资源浪费。

  • 宁夏近60 a 大气环境容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23-08-25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为研究宁夏大气环境容量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利用19612018年气象站逐日历史观测资料,根据箱模型原理对宁夏大气环境容量A(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系数)值时空分布及其主要气象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并对2018年大气环境容量进行区划评估。结果表明:宁夏各季节大气环境容量A 值总体呈减小趋势,速率为-0.47104~-0.24104 km2(10a)-1。各季节A 值夏季最大,春季次之,秋季和冬季较小。月A 值呈单峰型变化,8月最大、12月最小,空间上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点。受贺兰山、六盘山地形及区域降水量等因素影响,A 值低值中心位于银川市和石嘴山市,高值中心位于固原市南部地区。风速和混合层高度变化对宁夏大气环境容量A 值年代际演变趋势具有决定影响;降水和风速对其影响存在明显季节和地区差异,风速对北部春季A 值贡献较大,降水对中南部夏秋季A 值贡献较大。受冶金、火电、化工、建筑等高耗能产业和车辆排放影响,平罗县和利通区属于宁夏大气环境SO2、NOx临界及以下等级承载区,利通区以南各地为高承载区。

  • 咸海生态危机:荒漠化趋势与生态恢复防控对策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土地荒漠化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中国政府提出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中亚的生态环境保护融于一体,打造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推动“绿色丝绸之路”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咸海生态危机引发水体大幅缩减,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土地盐渍化、沙化、盐尘等已成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在中亚遇到的重大环境问题。文章在梳理咸海生态危机引发的土地荒漠化问题的基础上,科学分析了近 30 年来咸海地区沙化和盐渍化土地发展的趋势,探讨了阿姆河流域-咸海地区植被稳定性和承载力的空间分异性,提出基于多学科融合的沙化和盐渍化土地生态恢复的思路和防控对策。助力解决咸海生态危机及荒漠化问题是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的焦点之一,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践行生态文明全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 中国相对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典型研究与政策前瞻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以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樊杰研究团队开展的中国相对贫困地区研究为案例,在系统回顾中国相对贫困研究典型进展的基础上,探讨相对贫困地区分布特征、地域功能类型基础和未来反贫困政策举措,为我国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科学应对相对贫困问题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对相对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1)首次采用“相对贫困”概念开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攻关研究;(2)助推相对贫困地区成为我国促进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的重要类型区;(3)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前瞻部署扶持相对贫困地区发展的持久战提供科学依据。相对贫困地区的变化特征和地域类型基础分析表明,我国相对贫困人口规模长期维持在2亿人左右,集中分布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同时,在以生态服务功能为主体的地域功能类型基础下,受自然承载力约束,相对贫困地区的有发展条件区和不具备发展条件区并存。文章由此提出在更高起点推动相对贫困地区同步实现现代化的政策建议:(1)全局视角开展人地系统优化调控和空间治理,稳筑国家国防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社会安全防线;(2)对有发展条件的,通过机制创新将资源和生态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破解“路径依赖”下的代际转移和“马太效应”下的区际剥脱;(3)对不具备发展条件的,稳步推动自然承载力卸载减负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同时,综合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 竖向矩形锚板水平拉拔极限承载力统一计算方法研究

    分类: 力学 >> 应用力学 提交时间: 2023-03-20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在已有竖向条形锚板和正方形锚板水平拉拔统一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矩形锚板的三维模型。以板前四棱楔形体土核在4个方向挤压土体所形成的空间滑移体来描述拉拔破坏面。分别对4块滑体进行力学平衡分析,求解作用于楔形体土核4个面上的土压力合力,再根据土核竖向极限平衡条件确定其形状,根据水平极限平衡条件推导极限承载力统一计算方法。与大尺寸锚板试验和其他计算方法的对比表明:本研究方法对锚板尺寸效应不敏感,对不同埋深无明显的倾向性;与实测值比值的变化范围较窄,靠近于1:1线,计算精度和离散程度指标均优于其他3种方法,整体表现良好。

  • 南疆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及子系统耦合协调性时空格局

    分类: 地球科学 >> 水文学 提交时间: 2023-03-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南疆地区先天缺水和后天用水的供需矛盾源于自然经久的积累和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破坏,改 善供、需水的矛盾需制定科学完善的用水方案。针对南疆地区水资源供需现状,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 三个方面,构建包含24个指标的南疆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TOPSIS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定 量评价20052020年南疆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和子系统间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南疆地区水资 源承载力水平整体偏低,巴州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情况较好,阿克苏和喀什地区呈波动上升趋势。克州和和田地区 整体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趋势。(2)南疆地区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但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0.2

  • U型槽内填土地基条形基础极限承载力分析方法

    分类: 力学 >> 固体力学 提交时间: 2023-06-21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U型槽内填土地基上条形基础的极限承载力是工程实践中的一类重要问题。为合理确定其理论计算方法,基于塑性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及Hill机构,结合U型槽结构对称性特征,提出了填土地基两种潜在破坏模式,建立了填土地基承载力与4个独立变量之间的内外功率平衡方程,考虑破坏机构的几何与运动学约束条件,通过Matlab程序编制优化算法,实现了该极限承载力的非线性规划求解。实例分析表明,填土地基承载力随U型槽相对宽度的增大而呈非线性减小,当该相对宽度达到一定值后,U型槽填土地基等效于半无限土体; 黏性填土时相关变化特征均与无黏性填土时相似; 随着U型槽相对宽度逐渐减小,填土破坏模式逐渐向槽内回缩,破坏机构中对数螺线区与被动区界面逐渐由速度连续过渡到速度间断,对数螺线中心均位于条形荷载边界点上。

  •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的榆林市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9-26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为研究半干旱气候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以榆林市为例,根据水资源统计数据,运用能值生态足迹模 型对榆林市20002019年水生态足迹、水生态承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榆林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变化特征,并与 传统水生态足迹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1)20002019年,榆林市水资源能值生态足迹年均值1.17 hm2人-1, 水资源能值生态承载力年均值0.49 hm2 人-1,生态赤字明显,且呈增加趋势;( 2)榆林市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年均值 2.43,处于亚安全状态;( 3)水资源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年均值1.31,相对比较稳定;传统水资源生态足迹中万元GDP 水足迹年均值从0.97 hm2 (104元) -1 下降到为0.04 hm2 (104元) -1,表明水资源利用效率在逐步提高。总体上看,榆 林市水资源生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加大农业、工业节水力度,创新污水处理技术,倡导生活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 综合效率是促进榆林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