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不同模式下奶牛乳腺对长链脂肪酸摄取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模式下奶牛乳腺对长链脂肪酸摄取的影响。选用健康且胎次、体重[(554±21) kg]、泌乳期[(120±4) d]和产奶量[(24.30±1.47) kg/d]相近的荷斯坦奶牛30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每组10头。3组奶牛饲喂不同模式的饲粮,即以苜蓿、羊草和全株玉米青贮为粗饲料的饲粮(MF组)、营养水平约同MF组但以单一玉米秸秆为粗饲料的饲粮(CS1组)和粗饲料比例等同MF组但以单一玉米秸秆为粗饲料的饲粮(CS2组)。试验期90 d,分3期进行,每期30 d,在每期的最后2 d采集饲粮样、乳样和血样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饲粮模式对奶牛的体重和干物质采食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和日乳脂产量均有显著(P<0.05)。MF组的产奶量和日乳脂产量均显著高于CS1组和CS2组(P<0.05),而CS1组则显著高于CS2组(P<0.05);MF组的乳脂率显著高于CS1组(P<0.05)。2)不同饲粮模式对奶牛动、静脉血浆中C16:0、C18:0、C18:2cis-6、C18:1cis-9和总长链脂肪酸的浓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不同饲粮模式对奶牛的血流量造成了显著的影响(P<0.05),呈现出CS1组>MF组>CS2组。不同饲粮模式影响了奶牛动脉对总长链脂肪酸的供给量,表现为MF组和CS1组显著大于CS2(5 629.51、6 605.02 g/d vs. 3 878.91 g/d)(P<0.05)。4)不同饲粮模式影响了奶牛乳腺对总长链脂肪酸的摄取率,表现为MF组和CS2组显著高于CS1组(10.99%、10.84% vs. 7.39%)(P<0.05)。5)不同饲粮模式影响了奶牛乳腺对总长链脂肪酸的摄取量,表现为MF组(618.69 g/d)>CS1组(487.87 g/d)>CS2组(420.56 g/d),组间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揭示了在低质粗饲料条件下,增加精料浓度并不能有效提高奶牛对长链脂肪酸的摄取。

  • 长期饲喂不同蛋白质水平对猪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长期饲喂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对猪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18头三元(杜×长×大)杂交28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对照组[高粗蛋白质(HCP)组]采用符合NRC(2012)推荐营养需要的饲粮,试验组是根据NRC(2012)标准,在添加赖氨酸(Lys)、蛋氨酸(Met)、苏氨酸(Thr)、色氨酸(Try)4种必需氨基酸础上,将饲粮氮水平分别降低3%[中粗蛋白质(MCP)组]和6%[低粗蛋白质(LCP)组]。试验期125 d。结果表明:1)在肝脏中,与HCP组相比,LCP组显著降低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苹果酸酶1(ME1)及锚蛋白1(ANK1)的基因表达量(P0.05);与HCP组相比,MCP及LCP组均显著降低脂肪酸氧化分解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a(PPARa)、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CPT)的基因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在NRC(2012)基础上,适当的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3%)可促进LDM中脂肪酸合成、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但对肝脏中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影响;适当的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3%)可降低LDM及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相关基因的表达,但并不增加LDM肌内脂肪含量。

  • 抗氧化剂对肌肉嫩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嫩度是肌肉品质重要的感官指标之一,决定肌肉的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而在动物集约化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氧化应激会对肌肉品质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因此探索一种有效的措施改善氧化应激对肌肉嫩度的影响至关重要。结合国内外关于肉质嫩度的研究现状,本文主要对氧化应激、抗氧化剂对肌肉嫩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阐述,旨在为高效合理地利用抗氧化剂改善肌肉嫩度提供借鉴。

  • 抗氧化剂对肌肉嫩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嫩度是肌肉品质重要的感官指标之一,决定肌肉的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而在动物集约化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氧化应激会对肌肉品质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因此探索一种有效的措施改善氧化应激对肌肉嫩度的影响至关重要。结合国内外关于肉质嫩度的研究现状,本文主要对氧化应激、抗氧化剂对肌肉嫩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阐述,旨在为高效合理地利用抗氧化剂改善肌肉嫩度提供借鉴。

  • 不同类型和添加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型饲粮和添加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4×3两因子完全随机设计,4种饲粮分别为抗生素饲粮、无抗生素饲粮、低蛋白质饲粮和大麦饲粮,3种添加剂分别为酵母培养物(XPC)、谷氨酰胺(Gln)和大豆异黄酮(ISF)。试验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肉仔鸡792只,随机分为1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1只鸡。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饲粮分别添加XPC、Gln和ISF对42日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及体重(BW)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饲粮类型而言,与其他3种饲粮相比,低蛋白质饲粮使肉仔鸡的BW、ADG和ADFI显著降低(P<0.05),F/G显著提高(P<0.05);抗生素饲粮显著降低肉仔鸡的F/G(P<0.05)。饲粮类型与添加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无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2)与添加Gln相比,抗生素饲粮中添加ISF显著改善19日龄肉仔鸡回肠形态(P<0.05);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XPC与添加其他2种添加剂相比对肉仔鸡回肠形态有显著改善作用(P<0.05);与添加XPC相比,大麦饲粮中添加ISF显著改善19日龄肉仔鸡回肠形态(P<0.05)。除35日龄肉仔鸡回肠隐窝深度外,饲粮类型与添加剂对回肠形态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3)大麦饲粮中添加XPC比添加Gln和ISF显著提高35日龄肉仔鸡回肠干扰素–γ水平(P<0.05);与添加ISF相比,抗生素饲粮中添加XPC可显著提高19日龄肉仔鸡回肠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P<0.05),添加Gln可显著提高35日龄肉仔鸡回肠IgA水平(P<0.05);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XPC比添加其他2种添加剂显著提高19日龄肉仔鸡回肠IgA水平(P<0.05);无抗生素饲粮中添加ISF比添加XPC显著提高35日龄肉仔鸡回肠IL-10和IgA水平(P<0.05);而大麦饲粮中添加ISF比添加XPC显著降低35日龄肉仔鸡回肠IL-10水平(P<0.05)。对于回肠IL-10和IgA水平,饲粮类型与添加剂之间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4)抗生素饲粮中添加XPC比添加其他2种添加剂显著降低19日龄肉仔鸡粪便中氮和磷残留率(P<0.05);无抗生素饲粮中添加XPC比添加其他2种添加剂显著提高19日龄肉仔鸡粪便中氮和磷残留率以及35日龄肉仔鸡粪便中磷残留率(P<0.05);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XPC比添加Gln显著降低19日龄肉仔鸡粪便中氮残留率(P<0.05);大麦饲粮中添加Gln比添加其他2种添加剂显著降低19日龄肉仔鸡粪便中氮和磷残留率(P<0.05)。对氮、磷残留率而言,饲粮类型与添加剂之间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由此可见,4种类型饲粮中添加3种添加剂对1~42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能氮比固定的低蛋白质饲粮降低了肉仔鸡的生长性能;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XPC可改善回肠形态结构;在不同类型饲粮中添加不同的添加剂具有改善肉仔鸡回肠免疫状态及降低粪便中氮磷残留率的趋势。

  • 类型对育肥湖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在饲粮能量及粗蛋白质水平基本相同的条件下,本试验研究了饲粮类型对育肥湖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90只体重相近[(24.67±2.53) kg]的90日龄健康公湖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羊。3组分别饲喂传统精粗饲粮(对照组,CK组)、全混合日粮(TMR组)、粗料+精料颗粒料(CP组)。试验期120 d。结果表明:1)从育肥全期来看,与CK组相比,CP组和TMR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了19.81%和16.09%(P0.05);CP组和TMR组料重比较CK组分别显著降低了8.46%和13.39%(P0.05);各组间胴体重和眼肌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3)CP组血清中总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TMR组和CK组(P0.05)。4)与CK组相比,TMR组肌肉的失水率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3种饲粮类型对肌肉的肉色、pH和熟肉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与传统精粗饲粮相比,TMR和精料颗粒料均可显著提高育肥湖羊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改善肉品质,且TMR组的效果优于CP组。

  • 低蛋白质中苏氨酸水平苏氨酸对离乳前期梅花鹿仔鹿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对离乳前期梅花鹿仔鹿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24只健康无病的3月龄雄性梅花鹿,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4组仔鹿限量饲喂4种不同的饲粮,各组饲粮赖氨酸、蛋氨酸水平均分别为0.87%、0.28%。其中,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Ⅰ组)仔鹿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6%的高蛋白质饲粮,低蛋白质饲粮试验组(Ⅱ~Ⅳ组)仔鹿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并添加不同水平苏氨酸的低蛋白质饲粮,各组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分别为0.54%(Ⅰ组)、0.46%(Ⅱ组)、0.59%(Ⅲ组)、0.72%(Ⅳ组)。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30 d。结果表明:1)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的平均日增重(ADG)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与Ⅲ、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的料重比(F/G)极显著高于Ⅲ、Ⅳ组(P<0.01),极显著低于Ⅱ组(P<0.01)。2)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Ⅲ和Ⅳ组(P0.05);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精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Ⅲ组(P<0.01),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Ⅲ组(P0.05)。由此得出,低蛋白质饲粮中适宜水平的苏氨酸对离乳前期梅花鹿仔鹿的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利用具有促进作用;当饲粮赖氨酸、蛋氨酸水平相同时,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苏氨酸水平为0.59%的低蛋白质饲粮的梅花鹿仔鹿的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优于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6%的高蛋白质饲粮的梅花鹿仔鹿。

  • 高剂量铜、锌在猪中的应用、潜在危害及解决策略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猪生产中,高剂量铜、锌饲粮广泛使用,因其具有与抗生素相似的生长促进效果。然而,饲粮中使用高剂量铜、锌带来的潜在危害屡有报道。本文综述了高剂量铜、锌的应用现状、潜在危害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 锌水平对生绒期陕北白绒山羊生长性能、产绒性能及绒生长相关激素含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通过研究饲粮锌水平对生绒期陕北白绒山羊生长性能、产绒性能及绒生长相关激素含量的影响,旨在确定生绒期陕北白绒山羊饲粮适宜的锌水平。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将32只体况良好及体重相近的8月龄陕北白绒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锌水平为28.57 mg/kg DM),3个试验组(Ⅱ、Ⅲ、Ⅳ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饲料级硫酸锌的试验饲粮,试验饲粮锌水平依次为50、70和100 mg/kg DM,预试期15 d,正试期45 d。结果显示:1)饲粮锌水平对陕北白绒山羊干物质采食量(DMI)及料重比(F/G)均无显著影响(P>0.05)。Ⅲ组山羊的平均日增重(ADG)最高且与Ⅰ组差异显著(P0.05)。2)饲粮锌水平对试验初期和试验末期羊绒细度及产绒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末期羊绒长度Ⅳ组显著大于Ⅲ组(P0.05)。3)随着陕北白绒山羊生绒期的推进,血清褪黑激素(M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生长激素(GH)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而血清催乳素(PRL)含量则呈降低趋势。饲粮锌水平对陕北白绒山羊血清试验期内MT、PRL及试验中期GH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中期Ⅲ组血清IGF-1含量显著高于Ⅳ组(P<0.05)。试验末期Ⅲ组血清IGF-1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及Ⅳ组(P<0.05)。试验末期Ⅲ组血清GH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综上,生绒期陕北白绒山羊饲粮适宜的锌水平为70 mg/kg DM。

  • 低蛋白质添加谷氨酸对育肥猪蛋白质利用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谷氨酸(Glu)对育肥猪蛋白质利用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1为氮平衡试验,选取6头体重为(54.2±1.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采用3×3有重复拉丁方设计,分为3期,每期7 d。设计3种不同粗蛋白质(CP)水平的饲粮,分别为14.0% CP(对照组)、12.5% CP+Glu和11.0% CP+Glu。试验2为饲养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取30头体重为(57.4±0.2)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饲粮同试验1。2个试验的试验期均为3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Glu可显著降低育肥猪的总氮摄入量、尿氮和总氮排放量(P0.05),但可显著降低粗蛋白质摄入量和平均日粗蛋白质摄入量/平均日增重(P<0.05)。3)与对照组相比,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Glu可显著降低育肥猪的血浆葡萄糖、尿素氮和游离脂肪酸含量(P<0.05)。4)11.0% CP+Glu组育肥猪的空肠黏膜葡萄糖和丙酮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1.0% CP+Glu和12.5% CP+Glu组空肠黏膜乳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Glu可降低育肥猪的尿氮和总氮排放量,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对育肥猪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

  • 纤维影响猪肠道健康的研究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肠道健康包括有效的营养物质吸收、稳定的肠道微生物群落及健全的免疫功能等多个方面。肠道的健康状况决定了动物的健康状况。肠道健康取决于饲粮、肠道黏膜和肠道微生物群落3个主要方面。饲粮纤维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木质素等组成的成分和结构复杂的混合物,具有改善肠道营养物质吸收、降低肠道环境pH、改变有益菌与潜在致病菌比例、优化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加强黏膜屏障作用等功能。来源不同和理化性质相异的饲粮纤维对肠道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不一致。本文就饲粮纤维的分类、理化性质及其对肠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促进饲粮纤维在猪饲粮生产上的进一步广泛合理利用。

  • 糖皮质激素和脂肪水平对肉鸡脂肪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DEX)和饲粮脂肪水平对肉鸡脂肪代谢的影响。选取22日龄体重相近的爱拔益加(AA)肉鸡200只,随机分成低脂(LFD)和高脂饲粮(HFD)2个处理,每个处理100只,饲喂至38日龄。在35日龄时每个饲粮处理下设2个子处理,分别在皮下注射DEX(2.0 mg/kg BW)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个子处理50只,连续处理3 d。结果表明:1)LFD和HFD饲喂条件下,糖皮质激素均显著降低肉鸡体重和腿肌重(P<0.05),显著提高肝脏比重和血液甘油三酯(TG)含量(P<0.05)。2)LFD饲喂条件下,糖皮质激素显著提高腹脂比重及胸肌、腿肌的TG含量(P<0.05)。3)HFD饲喂条件下,糖皮质激素显著提高腹脂和腿肌的肉碱脂酰转移酶1(CPT1)含量(P<0.05),显著降低肝脏和胸肌的CPT1含量(P<0.05)。4)糖皮质激素导致糖皮质激素受体(GR)、过氧化物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脂肪酸转运蛋白1(FATP1)mRNA表达量在腹脂和胸肌中呈整体上调趋势,而在肝脏和腿肌中呈整体下降趋势。结果提示,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GR、PPARα和FATP1调控肉鸡的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在肌肉和肝脏的异位沉积。高脂饲粮可能通过激活腹脂和腿肌的CPT1,促进脂肪酸的氧化利用,从而缓解糖皮质激素导致的脂肪沉积现象

  • 粗蛋白质水平对断奶仔猪肝脏氨基酸代谢酶活性及转运载体mRNA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断奶仔猪肝脏氨基酸代谢酶活性及转运载体mRNA表达的影响。选用28日龄、体重[(7.0±0.5) kg]相近、健康的“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54头(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3组[20% CP组(对照组)、17% CP组和14% CP组],每组1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预试期7 d,正试期45 d。正试期的第10、25和45天,分别从每组挑选6头仔猪进行屠宰。结果表明:1)试验第10天时,14%和17% CP组断奶仔猪的肝脏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4% CP组的肝脏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第25天时,14% CP组的肝脏GOT和GS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4%和17% CP组的肝脏谷丙转氨酶(GPT)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45天时,14% CP组的肝脏GPT和GS活性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2)试验第25天时,14% CP组断奶仔猪的肝脏可溶性载体6家族成员15(SLC6A15)和可溶性载体38家族成员2(SLC38A2)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4%和17% CP组的肝脏可溶性载体36家族成员1(SLC36A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45天时,14%和17% CP组的肝脏可溶性载体6家族成员20(SLC6A20)和SLC38A2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4% CP组的肝脏SLC6A15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CP水平降低3%和6%可以降低断奶仔猪肝脏氨基酸代谢酶的活性及转运载体mRNA的相对表达量。

  • 粗蛋白质水平对断奶仔猪肝脏氨基酸代谢酶活性及转运载体mRNA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断奶仔猪肝脏氨基酸代谢酶活性及转运载体mRNA表达的影响。选用28日龄、体重[(7.0±0.5) kg]相近、健康的“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54头(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3组[20% CP组(对照组)、17% CP组和14% CP组],每组1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预试期7 d,正试期45 d。正试期的第10、25和45天,分别从每组挑选6头仔猪进行屠宰。结果表明:1)试验第10天时,14%和17% CP组断奶仔猪的肝脏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4% CP组的肝脏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第25天时,14% CP组的肝脏GOT和GS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4%和17% CP组的肝脏谷丙转氨酶(GPT)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45天时,14% CP组的肝脏GPT和GS活性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2)试验第25天时,14% CP组断奶仔猪的肝脏可溶性载体6家族成员15(SLC6A15)和可溶性载体38家族成员2(SLC38A2)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4%和17% CP组的肝脏可溶性载体36家族成员1(SLC36A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45天时,14%和17% CP组的肝脏可溶性载体6家族成员20(SLC6A20)和SLC38A2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4% CP组的肝脏SLC6A15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CP水平降低3%和6%可以降低断奶仔猪肝脏氨基酸代谢酶的活性及转运载体mRNA的相对表达量。

  • 粗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性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性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平均初始体重为(69.3±3.6) kg的杜×长×大去势公猪125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5个组分别为:高蛋白质饲粮组(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4%)、低蛋白质(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0%)–氨基酸平衡饲粮组以及3个低蛋白质(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0%)–氨基酸不平衡饲粮组(在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的基础上分别将含硫氨基酸、苏氨酸和色氨酸与赖氨酸的比例降低10%)。所有饲粮的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均设置为0.71%,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中标准回肠可消化苏氨酸、标准回肠可消化含硫氨基酸和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与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的比值分别为0.67、0.60和0.20。试验期为28 d。结果显示,与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相比,高蛋白质饲粮组肥育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有下降趋势(P=0.05),低蛋白质–低色氨酸饲粮组肥育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下降(P0.10)。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性对肥育猪的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P>0.10)。因此,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不影响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分别降低10%标准回肠可消化含硫氨基酸、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和标准回肠可消化苏氨酸对肥育猪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但降低10%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显著降低肥育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

  • 纤维对家禽肠道健康调控及作用机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在临床上的滥用,使得抗菌药物的抗菌效果大大降低,抗生素滥用还会导致有害菌定殖增加,影响人和动物的健康。因此,很多国家开始禁止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且在饲料中添加低剂量的抗生素作为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已不再受欢迎,而探寻新的抗生素替代品来调节畜禽肠道微生物区系和维持肠道健康显得非常重要。人们一直误认为饲粮纤维是一种抗营养因子,指出纤维能稀释饲粮能量水平,影响家禽的生产性能。但最新研究表明,在家禽饲粮中添加适量纤维是改善家禽肠道健康、减少家禽肠道紊乱的一种有效的营养调控措施。本文从家禽肠道发育、肠道黏膜形态及上皮组织健康、肠道消化生理、肠道微生物区系等方面综述饲粮纤维对家禽肠道健康调控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纤维对家禽肠道健康调控机制提供参考,也为今后在家禽饲粮中添加纤维性物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真菌产与细菌产木聚糖酶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小肠绒毛形态和血液生化指标影响的比较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2种木聚糖酶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消化器官发育、小肠绒毛形态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1日龄健康黄羽肉鸡540羽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30羽。对照组饲喂玉米–小麦–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A组、B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200 g/t真菌产木聚糖酶、基础饲粮+200 g/t细菌产木聚糖酶。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其中试验A组显著降低(P<0.05);2)试验组血清葡萄糖含量及碱性磷酸酶和肌酸激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血清中甘油三脂、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3)试验组腺胃和胰腺相对重量显著降低(P<0.05);4)试验A组、B组空肠绒毛高度分别提高了14.81%和11.04%(P<0.05),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分别提高了16.61%和12.70%(P<0.05)。由此可知,在黄羽肉鸡饲粮中添加200 g/t真菌或细菌产木聚糖酶,均能改善小肠绒毛发育和机体的免疫力,提高生长性能,且2种酶之间效果差异不显著。

  • 不同纤维和蛋白质水平对12月龄焉耆马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纤维和蛋白质水平饲粮对12月龄焉耆马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焉耆马的科学饲养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年龄为12月龄、平均体重为(191±20) kg的焉耆马公马12匹,随机分为2组,每组6匹;采用分期分组的设计方法,第1期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第2期为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各组饲喂不同纤维和蛋白质水平的饲粮(各组饲粮中纤维和蛋白质水平分别为76.59%、6.81%,74.21%、7.88%,71.82%、8.94%,69.41%、10.01%),进行21 d的消化代谢试验,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 d。结果表明:焉耆马对饲粮中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钙、磷摄入量随饲粮中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摄入量呈下降趋势;焉耆马对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钙、磷的消化率(试验Ⅰ组除外)以及消化能和代谢能随饲粮中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其中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钙、磷的消化率比试验Ⅰ组分别提高10.78%(P>0.05)、19.48%(P>0.05)、7.46%(P>0.05),10.44%(P>0.05)、7.60%(P>0.05);试验Ⅲ组、试验Ⅳ组代谢能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及试验Ⅱ组(P<0.05)。就氮、钙、磷代谢而言,焉耆马体内钙、磷的沉积率也呈增加趋势,但增加饲粮中蛋白质水平对氮沉积率无显著影响(P>0.05);各组血浆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谷氨酰胺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提高焉耆马饲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可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量,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沉积量,且以饲粮中纤维水平为69.41%、蛋白质水平为10.01%时最佳,但对血浆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

  • 低蛋白质水平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低蛋白质水平饲粮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45.5±3.64) kg的“长×大”二元杂交生长育肥猪14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猪。对照组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5.05%的正常蛋白质水平饲粮,试验组喂蛋白质水平为12.97%的低蛋白质水平饲粮。预试期为5 d,正试期为30 d。结果表明:1)低蛋白质水平饲粮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低蛋白质水平饲粮可提高生长育肥猪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2组试验猪粪便菌群组成在门水平上差异较小,而在属水平上差异较大。物种差异显著性分析显示除了门水平和纲水平,其他分类水平上细菌相对丰度2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低蛋白质水平饲粮能够显著提高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疣微菌科(Ruminococcaceae)、丁酸弧菌属(Butyrivibrio)和假丁酸弧菌属(Pseudobutyrivibrio)等可以利用碳水化合物和纤维分解产生丁酸的有益菌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Paraeggerthella和代尔夫特菌属(Delftia)等易使机体受到感染的细菌相对丰度(P<0.05)。此外,群落组成差异分析显示低蛋白质水平饲粮组猪相比于正常蛋白质水平饲粮组猪有着不同的肠道微生物区系。由此可见,饲粮蛋白质水平降低2%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无不利影响,还可改善肠道菌群平衡,有利于机体健康。

  • 不同氮能比对妊娠环江香猪脐带血管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氮能比饲粮对妊娠环江香猪脐带血管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首次妊娠的环江香猪48头,根据体重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栏),每个重复3头猪。配种后分别饲喂高氮能比饲粮[消化能(DE)为14.73 MJ/kg,粗蛋白质(CP)含量为13.11%,氮能比为0.89]和低氮能比饲粮(DE为12.24 MJ/kg,CP含量为9.77%,氮能比为0.80)。分别于妊娠第45、75和110天每栏取1头母猪,处死屠宰,收集每窝中最大体重、平均体重和最小体重胎猪对应的脐带,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管发育相关基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与低氮能比饲粮组相比,高氮能比饲粮显著上调了脐带血管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P<0.05),包括妊娠45 d最大体重胎猪的VEGF和VEGFR2表达量,平均体重胎猪的VEGF表达量;妊娠75 d最大体重胎猪的VEGF、VEGFR2和eNOS表达量,平均体重胎猪的VEGF和eNOS表达量,最小体重胎猪的VEGFR2表达量;妊娠110 d最大体重胎猪的FGF、VEGFR2和eNOS表达量,平均体重胎猪的FGF和VEGFR2表达量,最小体重胎猪的VEGF和eNOS表达量。不同妊娠期相同标准体重、同一妊娠期不同标准体重胎猪的脐带血管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存在差异。由此可见,高氮能比饲粮可能由于其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较高而显著上调了妊娠环江香猪脐带血管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不同妊娠期或同一妊娠期不同标准体重胎猪的脐带血管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也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