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卢国阳
  • 西北地区 4 月降水异常的环流特征及前兆海温信号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21-10-10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利用 1981—2019 年西北地区 4 月降水站点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第二套再分析资料(NCEP/DOE 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海温场资料,研究了西北地区 4 月降水的异 常特征以及对应的同期环流场特征,寻找可能的前兆海温信号并讨论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 西北地区 4 月降水以全区一致性分布为主,具有明显的年际与年代际变化。(2)当东北大西洋至东 亚上空存在一个“负、正、负、正”的异常波列分布时,使得巴尔喀什湖低槽偏强,东亚大槽减弱,西 北地区盛行显著的偏南气流,上升运动加强,加之来自东部海洋与孟加拉湾充足的水汽输送,在西 北区形成强烈的水汽辐合区,有利于该区降水偏多;反之,情况则相反。(3)前期 2 月北大西洋三极 子指数与西北地区 4 月降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作为 4 月降水预测的前兆信号。进一步分析 表明,北大西洋海温异常产生的非绝热加热可以激发 Rossby 波能量的下游频散,致使欧洲西部、乌 拉尔山、巴尔喀什湖、东北亚地区呈现“负、正、负、正”的遥相关波列,而这种异常 Rossby 波能量频 散与 4 月降水异常对应的 Rossby 波能量频散非常相似,从而影响到西北地区 4 月降水异常。

  • 黄河源区玛曲3次积雪过程能量平衡特征]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8-11-08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利用中国科学院黄河源区气候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黄河源区玛曲3次积雪过程地表辐射和能量平衡特征,结果表明:受雪面较大反照率的影响,降雪后净辐射减小显著,3次降雪前、后净辐射分别为154、200、210 W·m-2和93、129、130 W·m-2。3次降雪后及融雪后,地—气能量交换受天气条件和土壤冻融状态的影响较大:第1次降雪后较低的气温和地表温度并没有影响冻结土壤原本就较弱的蒸发能力,潜热通量在降雪前、后及融雪后量值较小且相差不大;第2次降雪后的2月18日,较大的风速(≥4 m·s-1)和较强的太阳辐射加快了积雪的升华,潜热通量量值较大,日均值高达118 W·m-2,风速与潜热通量同步变化,且峰值同时出现(分别为15m·s-1和300 W·m-2),积雪升华消耗能量使地表温度降低并低于气温,出现负感热通量,日均值为-8 W·m-2,峰值达-40 W·m-2,融雪后感、潜热通量很快达到降雪前的水平;第3次降雪后的2月29日至3月3日,浅层土壤温度由-1℃逐渐上升并维持在冻土可融化温度-0.18℃左右,冻土壤融化吸收热量,潜热通量与降雪前相比增加不明显,3月4日是积雪融化的最后一天,较湿的土壤和融雪水蒸发释放潜热,潜热通量较3月3日显著增大;积雪融化后,潜热通量受浅层土壤蒸发能力增强的影响较降雪前明显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