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生理心理学
  • 急性应激反应模式的潜类别增长分析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医学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2-24

    摘要: 目的:识别急性应激反应模式,并探索不同急性应激反应模式在不同时间点上的状态焦虑、正负性情绪分数差异。方法:通过应激诱发任务诱发健康成年被试的急性应激反应,并在不同时间点上收集唾液皮质醇,填写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正负性情绪量表,运用潜类别增长模型分析对皮质醇浓度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急性应激反应模式可识别出低应激、中应激及高应激三个潜在类别。在状态焦虑和负性情绪上,低应激个体在应激诱发任务结束一段时间后的分数显著低于应激任务结束时的分数。此外,低应激个体在状态焦虑分数上的应激反应变化率显著大于中应激和高应激个体。结论:急性应激反应模式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包括低应激、中应激及高应激,低应激个体在应激后的应激恢复速度会更快。

  • 对疼痛线索的晚期注视偏向预测慢性疼痛的维持:来自眼动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9-26

    摘要: 使用点探测视觉任务和融入真实疼痛刺激的视觉任务,以疼痛-中性、中性-中性图片为实验材料,采用眼动追踪技术,测量慢性疼痛患者对疼痛线索的动态注视偏向指标,并进一步考察这些指标对六个月后慢性疼痛强度和功能损伤变化的预测作用。研究发现,点探测视觉任务中,慢性疼痛患者在前三个时间窗上(0~500 ms、500~1000 ms、1000~1500 ms)对疼痛线索的注视偏向显著高于对中性线索的注视偏向,但在第四个时间窗上(1500~2000 ms)不存在差异;融入真实疼痛刺激的视觉任务中,慢性疼痛患者在四个时间窗上对疼痛线索的注视偏向均显著高于对中性线索的注视偏向。分层标准多元回归模型和机器学习回归模型均发现,慢性疼痛患者在两个任务中对疼痛线索的晚期注视偏向(1000~1500 ms、1500~2000 ms两个时间窗),均可以独立预测6个月后慢性疼痛强度和功能损伤的维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慢性疼痛患者对疼痛线索从注意早期就表现出注视偏向,但是只有晚期的注视偏向能够预测慢性疼痛的维持。

  • 不同形式运动锻炼老年人运动皮层突触可塑性的差异:来自TMS的研究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6-27

    摘要: 尽管研究发现运动锻炼会导致大脑运动皮层可塑性改变,但对不同形式运动锻炼老年人初级运动皮层突触可塑性变化的差异性却知之甚少。研究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横向比较了乒乓球锻炼老年人、太极拳锻炼老年人和久坐老年人在配对联合刺激(PAS25)前、后动作诱发电位和短时程皮层内抑制的变化。结果发现,经常参与乒乓球和太极拳运动锻炼老年人PAS25后的动作诱发电位振幅持续增强,且乒乓球锻炼老年人增强的幅度显著高于太极拳锻炼老年人。三组老年人PAS25后各个时间点的短时程皮层内抑制均没有差异性。提示不同形式运动锻炼老年人初级运动皮层突触可塑性增强存在运动项目差异性。

  • 不同感觉通道在应激传染中的作用及其神经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6-19

    摘要: 应激传染是指个体在观察或接触到另一个处于急性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时,不自觉地受到对方负面情绪的影响,在生理与心理上将自己的状态与对方匹配。应激传染的实验范式分为替代应激与交叉应激两种类型。在替代应激范式中,观察者接受到来自示范者单一或多个感觉通道传递的应激信息。在交叉应激中,观察者在示范者受到应激之后直接与示范者接触,通过多种感觉通道接受示范者传递的应激信息。不同感觉信息引发应激传染的行为反应具有相似性,都伴随自主活动减少、焦虑行为增加以及皮质醇水平升高,其背后的神经环路与关键脑区并不完全一致。相比单一感觉通道(视觉、听觉与嗅觉),多感觉通道引发的应激传染效应更强。杏仁核是应激传染的热点脑区,在不同的应激传染实验范式中均观察到显著激活。未来的研究需要在重视应激传染实验范式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感觉通道影响应激传染的神经机制确定研究需要关注的脑区。

  • 文字与面孔识别的半球偏侧化互补模式的竞争性发展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5-24

    摘要: 成人的大脑左侧VWFA对正字法信息更敏感,而右侧FFA优先处理面孔信息。然而,这种偏侧化互补模式的发展机制还亟待阐明。神经元再利用假设认为,在文字阅读学习过程中,文字识别会与面孔表征在左侧FG竞争神经加工资源,导致文字识别出现VWFA的左侧化,并推动了面孔识别FFA的右侧化。分布式半球组织的观点提出了神经计算加工三原则,试图系统阐释文字与面孔偏侧化竞争性发展的多层次双向动态加工机制。近期,FG的结构分区与功能特征研究取得了一些新成果,并据此构建了一个文字与面孔识别的多维度计算加工模型。基于神经元再利用假设和分布式半球组织的观点,并结合FG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和近期研究证据,以系统探讨文字与面孔识别的半球偏侧化互补模式竞争性发展的认知神经加工机制。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究文字与面孔竞争加工的皮层空间位置和功能神经组织学基础、汉字与面孔竞争的加工机制、面孔识别的右侧化发展机制以及数字和音符阅读学习导致大脑可塑性改变的机制。

  • 啮齿动物帮助行为动机的实证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实验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10

    摘要: 近年来利用啮齿动物模型探究帮助行为动机成为新趋势,共情、减轻自身痛苦和社会接触欲望等被认为是啮齿动物做出帮助行为的动机。本研究以108只SpragueDawley大鼠为被试,改进了Carvalheiro等(2019)的两腔室帮助行为实验装置,以三个实验探究啮齿动物帮助行为的主要动机。研究结果表明:(1)不论暗室是否存在,社会接触欲望和追求有趣环境是帮助行为的主要动机;(2)自身痛苦的减轻以及之前的社会接触经历而非受困经历有助于帮助行为的发生及持续性。

  •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社会功能障碍:触觉与催产素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医学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12-28

    摘要: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disorder, ASD)的核心症状之一是持续性的社会功能障碍。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触觉输入可以通过调控催产素系统影响社会功能。同时, 近年来提出的催产素的社会显著性理论认为, 催产素可以通过增强对应脑区的激活程度从而提高社会信息的显著性。在此理论框架下, 当社会互动发生时, 触觉输入会增强催产素的合成与分泌, 同时催产素也会提高触觉信息的显著性, 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互动的进行。基于催产素的社会显著性理论, ASD患者的触觉敏感性异常以及催产素系统异常可能破坏触觉与催产素系统之间的相互调控机制, 这可能是其社会功能缺陷的原因之一。探究触觉、催产素系统和社会功能三者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 为未来的预防和干预手段提供新的思路。

  • 内侧前额皮层-伏隔核环路在决策冲动中的作用:基于动物模型的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9-29

    摘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行为控制不足与决策冲动密切相关,后者受内侧前额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与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 NAc)调节。为调查ADHD决策冲动与mPFC-NAc间功能耦合的关系,研究采用ADHD模型SHR(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 SHR)大鼠,结合延迟折扣任务和在体电生理,研究发现,与对照Wistar(WIS)大鼠相比,SHR大鼠对延迟大奖赏的选择百分比降低;WIS大鼠mPFC-NAc的Theta频段相干值表现为延迟选择时显著大于立即选择时、首次选择时大于连续选择时、转换试次时大于连续试次时,而SHR大鼠在上述条件均低于WIS大鼠。回归分析发现mPFC-NAc的相干差值与延迟大奖赏选择率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mPFC-NAc间功能联系减弱是ADHD决策冲动缺陷的重要环路基础,该缺陷与其深度信息加工以及策略转换能力受损有关,扩展了ADHD决策冲动的认知和神经机制的认识。

  • 应激恢复的测量指标、影响因素及其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23

    摘要: 应激包括反应和恢复两个主要阶段。应激恢复测量主要是通过曲线下面积,曲线拟合,平均恢复率,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等方法对恢复过程进行量化。应激恢复与人们身心健康密切相关,恢复缓慢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人格特质、环境、睡眠、认知模式等因素会影响应激恢复。未来研究可以系统考察认知模式对应激恢复的影响,关注不同恢复模式个体的身心健康状态。

  • 低社会经济地位影响自我调节的神经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04

    摘要: 自我调节是个体为了实现目标并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监控和调节自己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能力,在成就、人际交往和健康等各个领域发挥着作用,被视为是人类成功和幸福的关键。然而,大量研究发现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越低,自我调节能力越差。为了提高低社会经济地位者的自我调节能力,必须深入考察低社会经济地位影响自我调节的机制。神经科学为此提供了独特而重要的信息:低社会经济地位改变了背外侧前额叶皮层、扣带回、腹内侧前额叶、杏仁核、海马体、腹侧纹状体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了自我调节的各个成分(认知调节、情绪调节、行为调节)。未来研究除了对神经机制中每条因果链进行更严格地考察外,还应将神经生物学与发展心理学联系起来深入揭示不同发展阶段低社会经济地位对自我调节的独特影响机制,并关注低社会经济地位者在神经和行为层面特定反应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系统、持续、有效的干预方案。

  • 利他行为的遗传基础:来自定量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1-20

    摘要: 利他行为是指个体耗损自身资源帮助他人的行为。近年来,研究者关注利他行为的遗传基础,基于定量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两类研究方法,探讨了利他行为的遗传率,证实利他行为确实受遗传所影响,以及发现了四类利他候选基因,包括多巴胺受体基因、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催产素受体基因、和加压素受体基因,并在此基础上讨论环境在基因对利他影响中的作用。一方面基因与环境相关联,二者共同影响利他行为,即基因-环境相关;另一方面基因的效应受环境影响,即差别易感性模型。未来研究需拓展神经生物系统探索,注重全基因组研究、元分析和机制探索,和进行系统的环境干预实践。

  • 5-羟色胺基因缺陷增强急性应激后高唤醒状态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12-20

    摘要: 剧烈的应激刺激会引起持续的高唤醒状态,是多种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并推进其他症状的发生发展。本研究关注5-羟色胺在应激诱发高唤醒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通过测量听觉惊吓反射水平反映高唤醒状态,考察色氨酸羟化酶-2基因缺陷小鼠在天敌或电击应激前后高唤醒的变化。研究发现,雄性基因缺陷小鼠在应激后出现持续一周以上的高唤醒表现,而野生型小鼠高唤醒状态很快恢复。结果提示,基因缺陷引起的5-羟色胺降低可能是强应激诱发的持续高唤醒的易感因素。

  • “转换-坚持”对低阶层健康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12-17

    摘要: 低社会阶层是不良健康状况最可靠的社会决定因素之一。然而,很少有人理解为什么同样处于低阶层,有些个体却能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们发现“转换-坚持”策略这一心理因素能有效保护处于逆境中的低阶层者的健康,使其免于受到疾病的侵扰。当个体面临持续或频繁的压力时,“转换-坚持”策略减轻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急性生理激活,有效抑制了低阶层面临逆境时的生理应激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阻止了致病过程的发展;同时,该策略还减少了低阶层者的不良健康行为,进而对健康起到保护作用。未来研究应在深入探索核心机制基础上开发出有效的干预方案,为解决我国相对贫困问题中的健康贫困提供新的路径。

  • 共情关怀对公平决策的影响——来自ERP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11-19

    摘要: 本研究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和最后通牒博弈范式(ultimatum game, UG)考察了共情关怀对公平决策的影响。实验采用2(状态共情关怀: 有共情关怀vs.无共情关怀)×3(分配公平性: 公平vs.劣势不公平vs.优势不公平)被试内设计, 共37名被试参与实验, 被试作为响应者选择是否接受提议者的分配提议。行为结果显示劣势不公平条件下, 有共情情境的接受率高于无共情情境; 优势不公平条件下呈现相反的结果。ERP结果显示: 对于他人提出的优势不公平提议, 无共情情境较有共情情境下诱发了更负的前部N1(anterior N1, AN1), 有共情情境比无共情情境下诱发了更大的P2波幅; 有共情情境下, 他人提出的劣势不公平提议较优势不公平和公平提议诱发了更负的内侧额叶负波(medial frontal negativity, MFN); P3在公平条件下的波幅较劣势不公平条件下更大, 并未受到共情关怀的调节。这些结果表明共情关怀不仅调节了公平决策行为, 还调节了公平加工的早期注意和动机及之后的认知和情绪加工, 但由P3表征的高级认知过程仅受到公平性的调节而不受共情水平的影响。

  • 作业中断对任务绩效的影响及心理疲劳的调节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9-21

    摘要: 作业中断会对中断后行为绩效产生影响,探讨不同疲劳状态下中断对作业绩效影响的认知机制将有助于完善和发展中断的认知理论。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通过在不同心理疲劳状态下执行数学题任务中断、暂停中断和不中断的空间2-back任务,结合行为数据和ERPs结果,分析作业中断对任务绩效的影响以及心理疲劳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实验结果发现,中断后诱发的P200和P300振幅显著提高,作业中断使得主任务的注意力资源下降,任务中断的无关信息干扰了主任务工作记忆,而疲劳状态则进一步加剧了中断对注意资源、工作记忆及行为绩效的负面效应。本研究在揭示作业中断认知过程及疲劳对其影响机理的同时,也支持了中断的目标记忆模型。

  • 工作记忆训练诱发的神经可塑性——基于系列fMRI实验的脑区分布递减时空模型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9-10

    摘要: 工作记忆训练(Working Memory Training, WMT)诱发神经可塑性,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晰。为探讨WMT诱发正常人群大脑功能变化的时空特性,以“扩展的智力顶额整合理论”和“神经效率假说”为假设依据,采用逐层递进方法,对近20年来正常人群WMT的37篇fMRI文献进行梳理。首先,用叙述性综述、频数分析和卡方检验法比较脑区激活模式和功能连接在WMT前后发生的改变,发现大脑的5个联合区、7个宏观区和3个子区参与WMT。尤其,额上回、顶下小叶和扣带回这3个子区各自的减弱激活多于其增强激活,且这种差异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次,采用激活似然估计法对其中26篇进行元分析,发现WMT前后激活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子区有3个,即额中回(BA6和8)、额上回(BA6)和前扣带回(BA24和32)。再次,综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提出WMT脑区分布递减时空模型,并据此产生五个结果和讨论。然后,采用非参数检验进一步分析WMT效应可能的调节因素,发现WMT的任务类型和时间分别对脑区激活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接着,针对正常人群WMT诱发神经可塑性的时空特性,得出四个结论:第一,WMT可改变正常人群相应脑区的神经活动,表现为或减弱、或增强,但减弱更加突出,且更新和较短时间的WMT倾向于诱发较多减弱;第二,这些神经活动变化主要发生在额顶叶联合区,但也包括分别以颞叶、枕叶、扣带回及纹状体为主的联合区,在一定范围内体现了整脑功能联合;第三,额中回、额上回和前扣带回这3个子区的神经活动改变重点体现了WMT神经可塑性的空间特点,而额上回、顶下小叶和扣带回这3个子区重点体现了其时间特性;第四,“扩展的智力顶额整合理论”和“神经效率假说”分别支持了WMT脑区分布的空间和时间特性。最后,指出未来研究可能需要辨析额上回、顶下小叶和扣带回这三个子区体现的WMT效应、WMT导致脑区激活减弱或增强的综合性影响因素。

  • 催产素、孕激素和雌激素对厌恶的影响及其神经生理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7-27

    摘要: 厌恶是人和动物最基本的情绪之一,起源于口腔对苦味(有毒)物质的排斥,常伴有恶心呕吐和远离诱发刺激的强烈愿望,具有回避潜在疾病威胁的功能。大量动物和人类研究表明,催产素、孕激素和雌激素不同程度地影响核心厌恶刺激的感知、核心厌恶情绪的产生与表达、条件性厌恶习得和厌恶表情识别。三种激素主要通过作用于五羟色胺、γ-氨基丁酸、乙酰胆碱和谷氨酸等神经递质受体,调节杏仁核、脑岛、前扣带回、壳核、梨状皮层、额中回等脑区活动,影响厌恶加工。未来研究应当在准确测量激素水平和控制实验任务难度的基础上,探究各激素对不同感觉通道厌恶加工的影响,及其性别的调节作用;同时结合脑成像技术和动物行为学,明确各激素影响厌恶加工的神经内分泌机制。

  • 实验室大鼠超声波的情绪意义与测量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21-05-15

    摘要: 大鼠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等实验研究中,其中不乏需要对实验对象的情绪状态进行测量的研究。大鼠的超声波具有情绪表达与情绪传递的功能:使用FM-50kHz超声波表达愉悦的积极情绪;使用flat-50kHz用于社交通讯;使用22kHz范围的超声波表达焦虑、厌恶等消极情绪。通过采集并分析大鼠的超声波,可以量化大鼠在实验操作中的情绪状态。本文论述了大鼠超声波的情绪意义,并针对大鼠超声波的测量与分析给出了建议。

  • 舞动治疗:一种自下而上的精神分裂症干预探索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3-23

    摘要: 皮层-基底节-丘脑网络与脑岛网络属于感觉运动相关网络,这两个网络的改变可能是导致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原因。目前主流研究与临床干预聚焦于患者的高级脑区异常,对感觉运动系统的关注不足。对健康个体的研究发现舞蹈训练对感觉运动相关脑网络具有显著提升作用,并自下而上地促进高级功能。以上研究提示舞蹈训练可能是干预精神分裂症,改善其认知功能的新途径。本研究拟借助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以精神分裂症感觉运动相关网络为着力点,通过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舞蹈训练前后的脑影像、临床及认知行为的改变,揭示舞蹈训练临床干预的神经机制。

  • 普萘洛尔修复即刻消退产生的二次创伤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2-12

    摘要: 恐惧消退能力的受损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标志之一。以往的研究表明, 相较于延迟消退, 恐惧获得后短时间内进行的消退训练不能形成长时程的消退记忆, 这一现象被称为即刻消退缺损。然而, 目前并不清楚这种缺损是一次性的, 还是会继续影响其后的重消退。实验1中, 大鼠在恐惧习得后1小时(即刻消退)或24小时(延迟消退)开始进行消退训练, 24小时后进行重消退, 再24小时后进行消退记忆的测试。结果显示, 与延迟消退相比, 即刻消退效果缺损, 并引起了第二天的重消退也出现了效果缺损。实验2中, 恐惧获得后立即给予大鼠盐水或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10 mg/kg, i.p.), 然后测试即刻消退和重消退的效果。结果显示, 普萘洛尔虽没有阻止即刻消退的缺损,但避免了重消退出现缺损。总之, 严重创伤后的即刻消退不但无法有效抑制恐惧反应, 还可能造成二次创伤, 会损害恐惧消退能力, 而普萘洛尔可修复即刻消退引起的重消退缺损。这些结果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PTSD病理机制和早期干预后果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