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是一个集个人、团体、社会、文化相互交织的系统,因此创造力的培养也需要综合考虑。在融合以往创造力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一套系统创造力培养的“蝴蝶理论”,可以鸟瞰创造力培养所需要统筹兼顾的各个部分。同时创造力培养还需要抓住核心来统领全局。动力系统的激活是创造力培养的核心。新颖、适用的创造性成果的产出,需要社会文化中的个体或团体在创造性心理动力的基础上来完成。创造性心理动力有效的激活则需要一些基本条件,如在认知层面,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如一般认知能力、思维方法的掌握、元认知以及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等;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等是创造力得以发挥的必要条件,推而广之还包括:合理的社会支持、互动以及文化的包容等等。除了理论方面的整合,本文还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如何激活学生的动力系统,重点分析了什么是兴趣以及如何激发个体的兴趣,因为以兴趣爱好为核心的内部动机是自主性最高的动力来源。本文从理论(创造力培养的蝴蝶理论)与实践(创造力培养的兴趣激发)两个角度为创造力培养提供了支持。 |
基于同时满足连铸水模拟实验中Re和Fr相似要求,建立了一套可全尺度模拟连铸过程流动的实验平台。利用该平台的NI图像处理与PIV粒子测速技术,对特厚板连铸用中间包内速度场、涡量场、RTD等流动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间包内流动呈现湍流漩涡状,在注流区形成一个类似“漏斗”状的涡结构,由于中间包内通道的存在,在浇注区形成两个大的环流,并对侧墙有明显冲击,非接触测量获取的RTD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长的停留时间和大的死区体积表明该中间包补热的必要性。 |
submitted time 2016-11-15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金属学报》 Hits1349, Downloads782, Comment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