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测试(fuzzy test)在工控协议的漏洞挖掘中有很好的适用性,但传统的模糊测试存在着用例的生成工作量大、失效率高等弊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了一个结合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与模糊测试的工控协议模糊测试器GA-fuzzer,并引入基于维度变换的用例空间模型和危险点的概念。在GA-fuzzer中,构造了更有效的动态适应度函数,同时设计了动态变异算子和交叉算子,优化测试用例。在相同实验环境下,分别采用开源模糊测试方法Peach以及GA-Fuzzer对目标进行测试,结果显示GA-fuzzer可有效的改善传统遗传算法的过早收敛问题,且与Peach相比,达到相同的测试预期所使用的用例数量降低27.20%,测试时间降低34.82%。 |
submitted time 2020-09-28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计算机应用研究》 Hits465, Downloads302, Comment 0
针对Modbus工业总线协议的特殊性及工控数据样本的不均衡性,利用单类支持向量机(OCSVM)分别构建正常OCSVM模型和异常OCSVM模型,即双轮廓模态,模拟系统通信的正常模式和异常模式,实现工控系统异常检测。同时将遗传算法优化自变量降维应用于工控网络入侵检测场景,实现对输入自变量的降维压缩处理,防止OCSVM模型出现过拟合现象及分类准确率低的问题,提高异常检测的精度,缩减建模时间,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提出算法对工控网络异常检测的有效性。 |
submitted time 2018-08-13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计算机应用研究》 Hits1003, Downloads668, Comment 0
针对现有多光谱图像匹配算法鲁棒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多尺度支撑域描述子的多光谱图像匹配算法。该算法首先提取Harris角点作为特征点;然后分别统计特征点不同尺度邻域内的边缘方向直方图,组合构成特征描述子;以欧氏距离为相似度准则,使用比值法获得初始匹配结果;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RANSAC算法的外点去除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匹配多光谱图像,且与已有算法相比鲁棒性更强,获取的正确匹配对更多。 |
submitted time 2018-06-19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计算机应用研究》 Hits1869, Downloads1019, Comment 0
针对传统的聚类算法只能处理单属性的数据,不能很好地处理混合属性数据的聚类问题,以及目前大多数混合属性数据聚类算法对初始化敏感、不能处理任意形状的数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熵的混合属性数据谱聚类算法,用于处理混合类型数据。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似性度量方式,利用谱聚类算法中的数值型数据构成的高斯核函数矩阵与新的基于信息熵的分类型数据构成的影响因子矩阵相结合代替了传统的相似度矩阵,新的相似度矩阵避免了数值属性与分类属性数据之间的转换和参数调整;然后,把新的相似度矩阵运用到谱聚类算法中,以便于处理任意形状的数据,最终得出聚类结果。通过在UCI的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处理混合属性数据的聚类问题,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以及良好的鲁棒性。 |
submitted time 2018-04-24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计算机应用研究》 Hits1013, Downloads574, Comment 0
准稠密匹配是多视图三维重建的重要技术,其性能对重建结果至关重要。针对常用的Sift算法提取的种子点进行准稠密匹配正确率较低、重建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尺度不变Harris角点特征的准稠密匹配算法。该算法首先在图像多尺度空间构造尺度不变Harris特征,并采用余弦距离测度对不同视图进行双向匹配;然后根据稀疏匹配获取种子点,采用最优最先匹配扩散策略进行准稠密扩散;最后采用局部非极大值抑制策略对匹配结果进行重采样。实验表明,本文算法提取的种子点既能够体现场景结构信息,又具有尺度不变特性,用于准稠密匹配能够提高匹配的效果和精度,是一种有效的用于三维重建的准稠密匹配算法。 |
submitted time 2018-04-19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计算机应用研究》 Hits1125, Downloads603, Comment 0
大气对红外辐射传输的影响引起的红外成像灰度变化,是红外目标跟踪应用需要应对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对红外成像灰度变化规律进行李群建模,对设计高效、鲁棒的目标跟踪算法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红外辐射传输模型,并结合红外成像机理,得到红外成像灰度变化模型。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了大气影响下红外成像灰度变化规律符合李群结构,提出了红外图像灰度动态变化的一种非欧数学表征。最后根据红外成像灰度变化模型对不同环境下采集到的外场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模型的准确性,进而说明了本文对红外成像灰度变化规律进行李群表达的合理性。 |
submitted time 2017-11-26 Hits26368, Downloads2732, Comment 0
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我国海洋技术与装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深海技术与装备的发展为我国海洋科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以科学需求为导向,追踪国际前沿,立足我国深海技术装备发展现状,提出研制科学应用目标明确的深海探测与作业装备,形成具备利用自主式观测系统、连续观测与作业系统以及新型海洋传感器及采样设备开展综合性海洋探测与作业的能力。专项执行4年的时间,深海技术装备面向专项科学目标,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推动了我国深海探测与作业技术的发展,在我国深海技术装备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
submitted time 2016-12-26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中国科学院院刊》 Hits1767, Downloads1229, Comment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