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实验探讨了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相比单独经历负性情绪事件,是否以及如何促进了个体间的合作。实验1~3分别采用抽奖任务和瑞文推理测验任务操纵负性情绪事件,采用公共物品博弈任务测量合作行为,结果表明,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相比单独经历负性情绪事件,促进了个体间的合作行为。实验2通过测量归属需要、社会联结和内群体认同,实验3通过操纵归属需要,来考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共同经历者之间的合作行为受归属需要的驱动,而社会联结和内群体认同不足以对该现象进行解释。实验4通过操纵个体共同经历“相同”和“不同”的负性情绪事件,进一步厘清了,促进个体间的合作是由于“共同经历相同的负性情绪事件”而非“共同经历负性情绪”造成的。研究结果有利于解释小群体的形成,对群体和社会管理亦具有借鉴意义。 |
脱欧过程尚未完成,而英国政府已经为此“后悔”的“脱欧票”付出了高达20亿英镑(Owen & Lloyd, 2018)的代价。在我们实验中,多印刷一个小小的额外选项方框就能轻易动摇、甚至反转了MV的结果。因此,如果英国今年10月19日为计划第二次“脱欧”公投所举行示威游行起作用,我们建议英国政策制定者在设计第二次公投选票之前,应该仔细审视我们的研究结果并听取其他行为科学家有关“加选项”的建议(e.g., Brams, 2016)。特别地,在相左的公众意见势均力敌时(如,2016英国脱欧或现在中国处理垃圾问题),各国政府应慎重考虑举行公投时是否加上一个“几乎不花钱”的小方框——“尚未决定”选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