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被信任是信任相关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逐渐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以往研究大多认为,下属感知被上司信任对下属自身以及组织整体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却忽视了其潜在的负面影响。基于自我评价理论,本文采用实验研究(研究1、2)与多时间点、多源的实地问卷调查(研究3),探讨了下属感知被信任的潜在黑暗面。研究结果表明:下属感知被信任会引发下属心理权利感,进而增加其反生产行为,下属感知到信任的稀缺性在这一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具体来说,当下属感知到信任的稀缺性较高时,下属感知被信任通过心理权利感影响其反生产行为的正向中介效应显著;而当下属知觉信任的稀缺性较低时,上述中介效应不显著。本研究发现了感知被信任的潜在负面影响,并明确了其对反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为感知被信任相关研究提供了更加全面、辩证的研究视角,同时也扩展了心理权利感和反生产行为的相关研究。 |
submitted time 2019-09-29 Hits4386, Downloads1278, Comment 0
文章探讨了领导者建言采纳促进员工建言的理论基础、作用机制及其对发展建言研究的意义。通过引入个体心理的自组织目标系统理论,整合了员工建言研究的动机视角和认知视角,构建了建言的目标自组织观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检验了工作意义感和建言效能感在领导者建言采纳促进员工建言的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来自73位领导与236位员工的纵向数据,结果显示:(1)领导者的建言采纳对员工的促进型/抑制型建言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工作意义感和建言效能感在领导者建言采纳与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展了对建言行为形成机制的认识,促进了建言研究的理论发展,并对管理实践有着积极的启示。 |
submitted time 2019-09-29 Hits4130, Downloads1115, Comment 0
急性应激会增强个体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但急性应激是增强了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定向还是损害了对威胁刺激的注意解除还不清楚。本研究采用社会评估冷压任务和点探测任务,结合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急性应激对威胁刺激注意偏向影响的认知机制。在进行社会评估冷压任务后,应激组个体的状态焦虑和皮质醇浓度显著升高。在注意偏向中,应激组对威胁刺激的注意解除比控制组更慢,应激组和控制组在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定向上无显著差异。ERP结果上,威胁刺激诱发应激组比控制组产生了更负的SPCN,在N2pc上没有显著差异。应激组和控制组皮质醇增量的差异和N2pc、SPCN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正相关。这些结果说明,急性应激增强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是因为其损害个体对威胁刺激的注意解除,这可能是因为急性应激损害了与注意解除相关的额-顶网络的功能所致。 |
submitted time 2019-09-28 Hits35163, Downloads2003, Comment 0
以往研究发现,球类运动员视知觉脑区的结构不同于非运动员,但这些脑区结构的差异是训练经历引起还是天生结构不同所导致的,尚未可知。本研究拟采用纵向设计,以处于成年早期的成人非运动员为被试(23~27岁),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参加12周的羽毛球运动训练,对照组在此期间不进行任何有规律的运动训练,采集干预实验前后所有被试的结构像和弥散张量成像数据。结果发现,实验组训练后左下枕叶、颞中回、颞下回灰质体积增加,双侧内囊后肢、上放射冠各向异性分数(FA)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FA增加的原因是径向扩散系数(RD)下降。提示羽毛球运动可增加成人与视运动知觉有关脑区的灰质容量,增加纤维束的髓鞘厚度。 |
submitted time 2019-09-28 Hits5078, Downloads1662, Comment 0
将机器学习应用于精神疾患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是近年来的趋势。研究者将机器学习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及高危人群的T1加权像和弥散张量成像的脑影像数据中,为了解疾病的生理病理学机制提供帮助。回顾以往研究发现额叶及颞叶的脑结构特征具有较高的区分能力,行为数据和脑影像数据结合的分类效果优于单模态数据。现阶段研究存在样本量不足和泛化能力欠缺的局限,未来研究应注意扩大样本量、制定标准化的分类方法,从而进一步探究机器学习在精神疾患中的作用。 |
submitted time 2019-09-28 Hits8408, Downloads1339, Comment 0
本文通过三个实验和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系统分析,研究了社会拥挤如何影响个体的认知和行为。结果发现社会拥挤能够显著增强个体对自我提升类产品的偏好,自我提升需求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此外,社会公平感知和地区就业率对社会拥挤的这一偏好增强效应起到调节作用,即当个体感知社会公平性高或身处低就业率地区时,社会拥挤对自我提升类产品偏好的促进作用会被强化;反之,主效应会被削弱。 |
submitted time 2019-09-27 Hits4897, Downloads2305, Comment 0
催产素被誉为“爱的荷尔蒙”,与依恋有着密切关系。以往研究已证明不同来源的催产素对不安全依恋者的人际适应性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内源性催产素水平越低,不安全依恋者的人际适应性越差;外源性催产素增强了依恋回避个体的人际适应性,但降低了高依恋焦虑个体的人际适应性;A、G等位基因与不安全依恋者的人际适应性有关。此外还借助依恋理论和社会显著假说解释了上述影响,不安全依恋者的防御性排斥、环境因素和个体差异调节了催产素的效应。未来应比较催产素受体基因与不安全依恋者人际适应性关系的差异,催产素影响不安全依恋者人际适应性的性别差异问题,并在人际互动过程中研究催产素对不安全依恋者人际适应性的影响,以增强催产素研究的生态效度。 |
submitted time 2019-09-25 Hits12141, Downloads1481, Comment 0
反馈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反馈信息进行学习是人类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手段。反馈间隔是指个体行为发生到反馈刺激呈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反馈加工过程中,反馈间隔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反馈间隔影响反馈加工的研究结果不一。对反馈间隔影响反馈加工的行为和电生理研究分别做了介绍,对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未来的研究应考虑结合行为研究与电生理研究,并统一反馈间隔的操作定义。 |
submitted time 2019-09-25 Hits6217, Downloads2063, Comment 0
工作反刍指在没有要求其出现的情境下,有意识的、重复发生的工作方面的相关想法,分为工作相关情感反刍与工作相关问题解决沉思两个维度。工作反刍对个体健康、工作及幸福感的影响有“双刃剑”效应。持续性认知理论、压力认知激活模型与认知资源视角理论,可以解释该效应的内在机制。未来研究应分析影响双刃剑效应的边界条件,寻求减少消极效应、增加积极效应的途径,拓展其双刃剑效应心理机制的分析视角和该效应的作用层面。 |
submitted time 2019-09-25 Hits5236, Downloads1236, Comment 0
个性化工作协议是员工和组织通过谈判协商,自愿达成的非标准化工作协议。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本文探讨了个性化工作协议对员工主动性职业行为和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及其边界条件。通过分析230对“员工-主管”匹配数据,本研究发现:个性化工作协议增强了员工基本心理需求满足(能力需求、自主需求和关系需求),促进了主动性职业行为和创造力,其中能力需求满足中介了个性化工作协议对主动性职业行为和创造力的影响;此外,较高水平的工作负荷不仅增强了个性化工作协议对员工能力需求/自主需求满足的促进作用,也增强了个性化工作协议通过提升能力需求满足,进而提升员工主动性职业行为和创造力的中介效应。 |
submitted time 2019-09-24 Hits4407, Downloads1432, Comment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