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旁腺激素通过非依赖PLC的PKC途径抑制成骨细胞的凋亡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2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观察甲状旁腺激素的非依赖PLC的PKC转导通路(PTH/nonPLC/PKC)是否会对成骨细胞(MC3T3-E1)的凋亡以及细胞数量具有影响。方法 培养MC3T3-E1细胞,以1.5×104密度接种到96孔板,然后置于培养箱培养3 d直到细胞达到汇合状态,随机分为5组:按 100 nmol/L[Gly1, Arg19]hPTH(1-28);100 nmol/L[Gly1, Arg19]hPTH(1-34);100 nmol/L[Gly1, Arg19]hPTH(1-34)+1 μmol/L Go6983,1 μmol/L Go6983;空白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去离子水,分别刺激细胞1、24、48 h,然后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Caspase-Glo® 3/7试剂盒(caspase-3)检测细胞的细胞数量与凋亡。结果 CCK-8检测结果显示,[Gly1, Arg19]hPTH(1-34)组与[Gly1, Arg19]hPTH(1-34)+Go6983组相比,在1 h和24 h具有提高细胞数量的趋势,但结果并没有统计学差异,48 h[Gly1, Arg19]hPTH(1-34)组与[Gly1, Arg19]hPTH(1-28)组相比,可以明显提高细胞的数量(P<0.05)。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Gly1, Arg19]hPTH(1-34)组添加抑制剂Go6983后,细胞数量增多的效应消失(P<0.05)。Caspase-3检测凋亡结果显示,[Gly1,Arg19]hPTH(1-34)组与[Gly1, Arg19]hPTH(1-34)+Go6983组相比,在1 h和24 h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受到抑制),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 h检测细胞凋亡显示,[Gly1, Arg19]hPTH(1-34)组与[Gly1, Arg19]hPTH(1-28)组相比,前者可以明显抑制细胞凋亡(P<0.05),给予PKC抑制剂Go6983后,其抑制凋亡现象消失。结论 PTH的nonPLC/PKC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在长时间(48 h)作用于MC3T3-E1细胞时,可抑制细胞凋亡,提高细胞的数量。

  • 特立帕肽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12例报告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2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根据随访病例分析在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特立帕肽的促骨折愈合作用。方法 12例绝经后女性患者,年龄 73±4.8岁。所有患者接受6个月特立帕肽皮下注射,并接受钙剂补充和对症止痛治疗。在治疗开始后0和6个月,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胸腰椎正侧位X片测量胸腰椎形态,P1NP/beta-CTX化验患者骨代谢情况,6例患者在治疗结束时复查MRI了解骨折愈合情况。0和6个月时,VAS疼痛和患者生存质量(ODI)评分在门诊完成,1个月时电话完成。结果 所有的12例患者完成随访,在治疗中无新发骨折,无不良事件出现。治疗的第1个月末所有患者不再需要止痛剂辅助治疗。VAS评分从8±2降低至1±2。ODI评分从(76±12)%(注射前)降低至(20±5)%(注射后1月),然后至(5±4)%(6月)。伤椎前后柱高度百分比值从(75±20)%下降至(61±20)%。P1NP从20.9±11.4 ng/mL上升至80.0±41.2 ng/mL。CTX从0.30±0.17 ng/mL上升至0.51±0.3 ng/mL。骨密度增加(20±5)%。6例患者获得MRI复查,见骨折愈合。结论 特立帕肽保守可以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此方法可以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防止骨折椎体塌陷。可以作为PVP或BV手术的替代方法。

  • 新型利福平缓释植入支架材料的制备及体内缓释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2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制备一种可局部植入的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以及成骨性能的新型材料并验证其缓释性能和生物安全性。方法 使用乳化溶媒挥发法制备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载药微球并将其与带负电荷硫酸钙/β-磷酸三钙复合骨水泥结合制备成一种新型的复合抗结核支架材料。分别观察微球以及复合支架材料的体外缓释性能。通过在成年雄性SD大鼠的肌袋模型中植入复合抗结核支架材料来观察不同时间点的局部药物浓度以及血药浓度,通过血生化指标以及肝脏病理组织切片评价复合抗结核支架材料的体内安全性。结果 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载药微球的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56.05±5.33)%和(29.80±2.88)%。在第28天微球和复合支架材料的体外累积释放率分别为(94.19±5.40)%和(82.23±6.28)%。局部植入抗结核复合支架材料后药物缓释效果令人满意,在术后第28天局部药物浓度仍可达到(16.18±0.35)µg/g。血浆生化指标提示局部植入抗结核复合支架材料后会出现一过性肝损伤,肝脏病理切片的结果显示在第28天肝损伤基本得到完全修复。结论 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载药微球-带负电荷硫酸钙/β-磷酸三钙复合骨水泥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结核局部植入物,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以及生物相容性,能弥补传统抗结核疗法局部药物浓度过低的不足。

  • 外科治疗颈椎椎管内肿瘤方法及临床疗效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分子影像学杂志》

    摘要: 目的 探讨颈椎椎管内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内固定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7例我院脊柱骨科与神经外科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颈椎椎管内肿瘤临床资料,13例行肿瘤切除及内固定手术(内固定组),14行单纯肿瘤切除手术(无内固定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于术前和术后随访时按日本骨科协会(JOA)颈椎疗效评定标准17分评分法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并复查颈椎X线平片及颈椎MRI,了解手术对颈椎椎管内肿瘤的治疗效果及内固定对其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术后1~56个月随访,平均29.7个月,除2例复发外,其余患者术后根性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反射异常较术前明显改善,JOA 评分由术前 11.7 分升高至末次随访时 14.9 分(P0.05)。未行内固定治疗的患者术后有出现鹅颈畸形的现象。结论 无论是否行内固定,颈椎椎管内肿瘤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