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杨群
  • 闭合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11-1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对于移位明显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传统治疗方法为切开复位后内固定治疗,但近年来采用闭合复位后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报道渐多,但究竟那种手术方式的疗效与安全性更高,存在一定的争议。目的 对闭合复位经皮穿针(CRPP)、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ORKF)在小儿肱骨外髁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和 Web of Science 在内的中文和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立至 2023-01-01。筛选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小儿肱骨外髁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后,对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提取数据。运用 RevMan5.3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对两种手术方式的相关疗效及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共纳入 16 篇文献进行 Meta 分析,包括 1 165 名患儿。Meta 分析结果显示,CRPP 组患儿手术时间短于 ORKF 组(MD=-11.81,95%CI=-15.04~-8.58,P0.05)。结论 CRPP 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无论从效果还是从整体并发症上均优于 ORKF,但在具体并发症方面尚需更多高质量文献进一步验证。

  • 审判决策过程中的面孔特征效应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面孔是社会交互活动中的一种重要信息源,来自实验室或者真实案件审理的证据表明,面孔特征维度会对民事赔偿裁决、刑事案件量刑等司法行为产生影响。这些面孔特征维度包括:面孔的吸引力、可信度、成熟度,面部的种族特征,以及面部表情等。在审判决策过程中,这种面孔特征效应还受到诸如犯罪类型,罪行严重程度,决策者的思维加工类型、法律专业训练,个体的信念、态度和动机等因素的调节。面孔特征影响审判决策的内在机制,主要和信息的自动化加工、犯罪刻板印象的激活和特质推理以及情绪的唤起几个方面有关。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1)研究的生态效度;(2)面孔特征对审判决策影响的文化差异,重视本土研究;(3)各个面孔特征维度可能存在的交互效应;(4)如何去调整或者矫正审判决策中的面孔特征效应。

  • 应激环境下亲社会性的增加:来自不同类型的亲社会偏好的研究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人们面临对生理或者心理产生威胁的应激事件时并不一定表现出敌意和攻击, 也可能表现出更强的亲社会性。研究发现, 基于利他动机、规则动机、策略性动机的或者基于自我报告的亲社会偏好在应激环境下都可能增强, 这可能和应激环境下直觉增强、共情提升和亲社会行为有助于改善负面情绪方面的机制有关。未来研究可以从应激的性质、诱发方式、影响机制、个体差异和发展特征等方面去理解应激增加亲社会性的条件, 从而提高群体韧性。

  • 维吾尔族与汉族的大学生在汉语歧义词消解中的语境促进效应及反应抑制效应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词汇歧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在汉语中, 歧义词的种类繁多, 是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两个实验, 考察在不同加工时间条件下维吾尔族和汉族的大学生在汉语歧义词消解中的语境促进效应及抑制效应。结果发现, 两个民族的大学生均出现了语境促进效应, 但在短时加工条件下, 汉族大学生的语境促进效应显著大于维吾尔族大学生, 在长时加工条件下, 两个民族的大学生的语境促进效应并无显著差异。在短时加工条件下, 仅汉族大学生可以有效地抑制无关信息的干扰; 在长时加工条件下, 两个民族的大学生均可以有效地抑制无关信息的干扰。整个研究表明, 在汉语歧义词消解中, 随着加工时间增加, 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语境促进效应和对无关信息的抑制均可以达到与汉族大学生相近的水平。

  • 维吾尔族与汉族大学生在汉语歧义词消解中的语境促进效应及反应抑制效应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3-15

    摘要: 词汇歧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在汉语中,歧义词种类繁多,是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两个实验,考察在不同加工时间条件下维吾尔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在歧义词消解中的语境促进效应及抑制效应。结果发现,两民族大学生均出现了语境促进效应,但在短时加工条件下,汉族大学生的语境促进效应显著大于维吾尔族大学生,而在长时加工条件下,两民族大学生的语境促进效应无显著差异。在短时加工条件下,仅汉族大学生可以有效地抑制无关信息的干扰;而在长时加工条件下,两民族大学生均可以有效地抑制无关信息的干扰。整个研究表明,在汉语歧义词消解中,随着加工时间的增加,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语境促进效应和对无关信息抑制均可以达到与汉族大学生相近的水平。

  • 汉语图画命名过程的年老化机制:非选择性抑制能力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6-25

    摘要: 采用图画-词汇干扰任务考察和比较了青年人和老年人在汉语口语词汇产生中的干扰词频效应,以及非选择性抑制能力对两组人群干扰词频效应和图画命名潜伏期的影响。结果发现:无关干扰词的词频影响了青年人的图画命名过程,出现了干扰词频效应,这一效应更可能发生在反应排除阶段,且不受非选择性抑制能力的影响;相比而言,老年人中未出现干扰词频效应,这可能是由于老年人的音韵表征衰退导致其不能利用干扰词的词频信息,支持了口语产生认知年老化的传输不足假设。非选择性抑制能力影响了老年人的图画-词汇干扰任务中图画命名的潜伏期,非选择性抑制能力减弱,图画命名时间延长,表明一般性认知能力的衰退影响了语言产生过程。

  • 语言和文化影响颜色认知:直接语言效应抑或间接语言效应?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8-12-23

    摘要: 语言和文化对颜色认知的影响存在直接语言效应和间接语言效应的争论。直接语言效应是指在识记颜色时人先将颜色转换成颜色名称, 再认时通过匹配保留在记忆中的颜色词与目标颜色名称来完成任务。颜色类别知觉是语言策略的结果。间接语言效应是指语言和文化塑造颜色知觉表征, 形成一个曲形颜色知觉空间, 将人们引向语言和文化定义的颜色类别分界。即使没有语言策略参与, 类别效应也出现。颜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和红色在维吾尔族和汉族的语言和文化中分别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颜色相似性判断、颜色分类和颜色再认任务, 考察维吾尔族和汉族的大学生对红、绿的认知, 探查语言和文化对颜色认知的影响及其性质。结果表明, 与汉族比, 维吾尔族对绿色的辨认、分类和再认存在反应优势, 对红色认知存在反应劣势。与颜色辨认反应比, 两民族颜色再认反应时显著长。整个研究表明, 语言和文化对颜色认知的影响存在间接语言效应, 语言与文化塑造个体的颜色知觉空间。

  • 父亲参照效应的语言与文化差异:来自提取诱发遗忘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8-12-23

    摘要: 采用提取诱发遗忘范式考察维吾尔族人和汉族人在自我参照、父亲参照和他人参照下的记忆特点, 发现维吾尔族被试在自我参照下和父亲参照下均未出现提取诱发遗忘, 在一般他人参照下出现提取诱发遗忘, 说明在维吾尔人中父亲参照加工与自我参照加工相较于一般他人参照加工存在着优势; 汉族被试仅在自我参照下未出现提取诱发遗忘, 在父亲参照下和他人参照下均出现了提取诱发遗忘, 说明在汉族被试中仅有自我参照加工相较于一般他人参照加工具有优势, 父亲参照加工并未表现出同样的优势。这表明,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影响个体的自我建构, 父亲仅出现在维吾尔族人的自我建构中, 在姓名结构中父名与本名共现与否是影响两个民族自我建构差异的重要因素。

  • 正字法深度对汉族、维吾尔族大学生汉字词命名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8-10-26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汉字的多音字数量众多, 种类复杂, 为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带来了困难。通过两个实验, 考察正字法深度对汉族大学生和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汉字词命名的影响。结果表明, 无论是命名单字词还是命名双字词, 维吾尔族学生的反应时均比汉族学生显著长。对单字词, 两个民族被试的命名时间均受汉字的正字法深度和词频影响, 被试命名多音字的时间显著长于命名单音字, 命名低频字的时间显著长于命名高频字。对双字词, 两个民族被试的命名时间存在着词频与正字法深度的交互作用:对高频词, 汉族学生对由多音字组成的词与由单音字组成的词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 维吾尔族学生对由多音字组成的词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对由单音字组成的词; 对低频词, 汉族学生对由多音字组成的词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对由单音字组成的词, 维吾尔族学生对由多音字组成的词与由单音字组成的词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整个研究表明, 正字法深度对两个民族大学生的汉字词命名的影响具有不同模式。所以如此, 与两个民族的母语特点、词汇获得年龄、语言熟练程度和语言加工方式不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