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苏时鹏
  • 为什么“污染者付费原则”在农村难以执行?——南平养猪污染第三方治理中养猪户付费行为研究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9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在养殖污染第三方治理中, 污染者及时交纳污染处理费既是“污染者付费原则”的要求, 也是第三方治理持续运转的关键。但实践中存在养猪户不及时交纳污染治理费的现象, 为探究其原因, 本文对福建省南平市炉下镇7 个村117 个养猪户的第三方治理费用支付行为进行调查, 应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支付行为的关键因素, 并探讨“污染者付费原则”在农村难以执行的原因。结果表明: (1)“污染者付费原则”在农村养殖污染第三方治理中难以执行, 养猪户缴费比例较低, 严重影响了第三方治理的正常运转。虽然73.50%的养猪户认为应该交费, 但只有61.54%的养猪户交纳了治理费。其主要原因是农户以自身对生活环境要求作为判断依据, 忽视本地养殖行为所产生的环境负外部性; 养猪户没有真正理解“污染者付费原则”的内涵和要求; 农村熟人社会中从众、攀比和法不责众心理; 养猪户对第三治理成效的感知与其预期相差较大; 基层政府缺乏落实“污染者付费原则”的手段和机制。(2)生产经营特征、家庭特征、个人特征对养猪户交费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影响程度依次为: 经营类型>平均受教育程度>户主年龄>养殖资金的外来比例>养殖场面积>养殖净收入。(3)由于个体的外部因素差异不大, 对养猪户交费行为影响不显著。因而, 需要增强养猪户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促进养殖业的规模化和企业化经营, 加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建立并严格执行“污染者付费”的基层落实机制,进而促进养殖污染第三方治理和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 为什么“污染者付费原则”在农村难以执行?——南平养猪污染第三方治理中养猪户付费行为研究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9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在养殖污染第三方治理中, 污染者及时交纳污染处理费既是“污染者付费原则”的要求, 也是第三方治理持续运转的关键。但实践中存在养猪户不及时交纳污染治理费的现象, 为探究其原因, 本文对福建省南平市炉下镇7 个村117 个养猪户的第三方治理费用支付行为进行调查, 应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支付行为的关键因素, 并探讨“污染者付费原则”在农村难以执行的原因。结果表明: (1)“污染者付费原则”在农村养殖污染第三方治理中难以执行, 养猪户缴费比例较低, 严重影响了第三方治理的正常运转。虽然73.50%的养猪户认为应该交费, 但只有61.54%的养猪户交纳了治理费。其主要原因是农户以自身对生活环境要求作为判断依据, 忽视本地养殖行为所产生的环境负外部性; 养猪户没有真正理解“污染者付费原则”的内涵和要求; 农村熟人社会中从众、攀比和法不责众心理; 养猪户对第三治理成效的感知与其预期相差较大; 基层政府缺乏落实“污染者付费原则”的手段和机制。(2)生产经营特征、家庭特征、个人特征对养猪户交费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影响程度依次为: 经营类型>平均受教育程度>户主年龄>养殖资金的外来比例>养殖场面积>养殖净收入。(3)由于个体的外部因素差异不大, 对养猪户交费行为影响不显著。因而, 需要增强养猪户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促进养殖业的规模化和企业化经营, 加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建立并严格执行“污染者付费”的基层落实机制,进而促进养殖污染第三方治理和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 生猪规模养殖户污染防治行为的心理认知及环境规制影响效应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从微观层面厘清生猪规模养殖户污染防治的行为逻辑, 对宏观层面优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具有重要驱动作用。为分析养殖户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 本文以福建省406个生猪规模养殖户为研究对象,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养殖户心理认知对其污染防治行为的影响, 并通过层次分析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对心理认知-防治行为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 1)生猪规模养殖户的污染防治行为是其在心理认知的显著正向影响下, 并由环境规制的综合调节而形成的理性选择; 2)养殖户的污染防治行为决策源于其对责任意识、生态理性、治污能力自我评估等的认知, 是对其他养殖户的参照和对政府、非养殖户环境诉求的积极响应, 也是规避风险的理性选择。3)激励性和引导性措施是对约束性环境规制的重要补充, 约束性规制措施对无害化处理行为具有更显著的调节效应, 激励性规制对资源化利用行为更具调节作用, 引导性规制对污染防治行为具有综合调节效应。4)据此, 提出加强对市场激励性规制和村规民约等非正式制度手段的应用, 充分考虑养殖户对生猪养殖的依赖性及其污染防治的行为控制能力, 兼用引导弃养、产业转移扶持和警示惩戒手段等促进生猪规模养殖污染防治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