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草甸草原动态融雪过程与气象要素关系分析——以额尔古纳市为例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12-20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利用DSJ1型超声波雪深观测仪和同期气象观测数据,对2021年23月间发生在额尔古纳的1次融雪过 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额尔古纳融雪速度呈现先慢后快的特点,缓慢融雪期融雪速率约为0.37 cmd-1 ,快速 融雪期融雪速率可达4.75 cmd-1 ,每日的2:0019:00是雪深下降的主要时段;( 2)气温与雪深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 系,气温每升高1 ℃,积雪深度下降0.439 cm;当积雪深度在10 cm以上时,对雪深影响较为明显的气温区间为-11~ 5 ℃,且气温在0 ℃以上时,雪深与气温拟合趋势的斜率较大;( 3)主要融雪期和快速融雪期气温的滞后效应不同, 在融雪期内,雪深与超前3 h气温的相关关系最为显著,其次是当前气温;在快速融雪期,雪深的变化幅度主要取决 于超前1 h的气温,其次是超前2 h气温;风速与雪深的相关系数最小,且不存在滞后性;( 4)多气象因子综合作用是 融雪期雪深变化的重要原因,但5 cm地温是影响雪深变化的主导因子。

  • 青藏高原5—10月地表潜热通量与青海同期降水之间的关系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9-10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利用1981—2015年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青海省43个观测站气象资料,采用气象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相关分析法及合成分析等方法,对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5—10月地表潜热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青海省同期降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 高原地表潜热通量第1模态空间分布主要呈现高原东西部变化不一致的特征,青海东北部、高原西部和南部地区表现为正异常,其余地区为负异常;第1模态时间系数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并以2001年为界,前正后负,表明青海东北部及高原西部和南部地表潜热通量在2001年以前(后)增加(减少)。② 高原地表潜热通量与青海省东北部降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高原地表潜热通量增加(减少)时,青海省东北部降水减少(增加)。③ 将通过0.1显著性检验的区域作为研究二者之间关系的关键区(35.0°~38.5°N,98°~103.0°E),以1个标准差为依据,挑选潜热通量高值年和低值年。结果表明,关键区内地表潜热通量在近35 a表现为显著下降的趋势,潜热通量高值年关键区降水增加,潜热通量低值年关键区东北部降水减少,其余地区降水增加,且在南部存在大于60 mm正异常中心;在潜热通量高(低)值年,关键区位势偏低(高),风速偏大(小),关键区南部水汽辐合较弱(强)。通过分析100 hPa南亚高压中心强度与300 hPa温度场,在地表潜热通量异常偏高(低)年,南亚高压强度略低(高),300 hPa暖中心略低(高),且南亚高压初上(撤离)高原较早。

  • 近14 a新疆南疆绿洲地区地表蒸散与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8-02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利用2001—2014年MOD16蒸散产品数据、MOD13植被[WTBX]NDVI[WTBZ]数据以及常规气象资料,基于植被指数、地表净辐射、气温优化改进混合型线性双源遥感蒸散模型,拟合地表蒸散分析实际蒸散(ET)、潜在蒸散(PET)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合气象站实测蒸发皿数据验证MOD16数据在绿洲地区的适用性。进一步定义蒸散干旱指数(EDI)并计算△EDI进行研究区干旱特征分析,为大面积特殊地形蒸散估算研究和干旱监测提供一定依据。结果表明:(1) MOD16产品数据与研究区实测蒸发皿数据的相关性很好,通过0.01显著性检验,基于MOD16数据估算南疆绿洲地区蒸散量检验可行。(2) 2001—2014年均蒸散量总体变化不大,四季差异明显,ET与PET空间变化趋势相反;ET、PET年均差值较大,绿洲地区地表缺水情况严重。(3) EDI指数绿洲地区年均值总体偏大,△EDI对旱情的反映和干旱程度的判断比较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