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人工刺槐混交林细根分布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1-05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为研究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人工刺槐混交林及纯林细根空间分布格局, 选取绒毛白蜡刺槐混交林、臭椿刺槐混交林、刺槐纯林, 采用土柱法取样, 从细根生物量密度、表面积密度、体积密度、根长密度等方面研究盐碱地中不同林分中树木细根的垂直分布情况, 从细根生物量分析不同林木细根垂直分布情况, 研究不同人工林细根分布差异及土壤影响因子。结果表明: 绒毛白蜡刺槐混交林在细根的生物量、表面积、体积、根长等方面都显著高于臭椿刺槐混交林和刺槐纯林; 绒毛白蜡刺槐混交林95.77%细根生物量分布在0~60 cm土层, 臭椿刺槐混交林85.37%细根生物量分布在0~40 cm土层, 而刺槐纯林的细根在土壤中分布则比较均匀, 0~40 cm土层细根占生物量总量的66.38%。绒毛白蜡细根生物量最高, 显著高于其他林木。绒毛白蜡刺槐混交林细根表面积密度、体积密度、根长密度显著高于刺槐纯林; 臭椿刺槐混交林高于刺槐纯林, 差异不显著。绒毛白蜡刺槐混交林、臭椿刺槐混交林细根总根尖数分别是刺槐纯林的2.34倍、1.23倍, 总分叉数分别为刺槐纯林的6.15倍、1.66倍。绒毛白蜡刺槐混交林、臭椿刺槐混交林、刺槐纯林树木细根生物量与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绒毛白蜡刺槐混交林细根生物量碱解氮、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适当的混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工林细根生物量, 增强植物吸收土壤营养物质的能力, 混交使人工林在盐碱立地条件下适应能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