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赵翠霞
  • 时间跨期选择中的自我—他人决策效应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3-25

    摘要: 许多使用金钱作为结果的跨期选择揭示了自我-他人决策效应的存在。然而,跨期选择的结果并不局限于金钱;时间亦是一种稀缺和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揭示基于时间的跨期选择中的自我-他人决策效应,即关注了以时间为结果的跨期选择类型。在三个实验过程中,证实了自我-他人决策效应的存在。为他人做决策的被试更倾向于选择小而近(SS)选项而不是大而远(LL)选项,并认为SS选项的获益显著大于LL选项。而为自己做决策的被试更喜欢LL选项而不是SS选项。然而,他们认为LL和SS选项的获益没有显著差异。改变决策者的角色会影响个人考虑其选择的未来后果的能力。时间的跨期选择中的自我-他人决策效应可以用经济理性和建构水平理论来解释。研究结果表明,时间跨期选择中自我-他人决策效应,可以简单地通过重新描述问题而产生,在不需要增加控制的情况下,可以帮助个人做出最佳的长期选择。

  • “吃亏是福”— 传说乎?现实乎?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8-03-29

    摘要: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选取或接受一个导致明显损失的选项(如,无酬加班)。主流决策理论不会将此选择预测或解释为我们主动做出的行为选择,反倒是中国古语“吃亏是福”这一信条不仅对此进行了阐释,而且还大力推崇这类行为。为了探索“吃亏是福”信条起作用的机制,我们自创了一个基于成功人士吃亏轶事的量表,用于测量“吃亏似然性”。考虑到“福”可分为“主观”与“客观”之福;“报”可分为“现报”与“后报”,我们发现(1)当下吃亏似然性分数越高的人,当下拥有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数(SEI)越高、主观幸福感(SWB)越强;(2)真金白银的当前社会经济地位指数(SEI)既可以被当下的吃亏似然性所预测,也可以被想象的多年前吃亏似然性所预测(即以前吃的亏能预测现在受的福),且想象以前吃亏的年代越久远,预测的效果越佳。我们的发现提示“吃亏是福”不是传说而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