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体对攻击行为的情绪体验:来自实验与经验取样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4-24

    摘要: 本文基于攻击的强化模型和对立过程理论,分别在实验室与日常生活中探讨了个体的攻击行为与其情绪体验之间的关系以及特质攻击的调节作用。研究1采用竞争反应时范式测量攻击行为。结果发现,攻击行为可以提升个体的正性情绪,而与负性情绪的变化无关,特质攻击不能调节上述关联。这基本支持了进化心理学取向的强化模型。研究2采用经验取样法测量攻击行为。结果显示,攻击行为对正性情绪有着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对负性情绪有着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但随着特质攻击的提升,攻击对情绪的这些非适应性影响将会逐渐减弱。这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对立过程理论。文章分析了两项研究中个体对攻击行为的情绪体验存在差异的原因,从情绪视角讨论了攻击的适应性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种理论的适用范围和一致性。

  • 情绪如何引发暴力犯的攻击?基于情绪调节理论的解释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本文基于情绪调节理论, 以暴力犯为被试, 通过2项研究探究了情绪在攻击产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1采用改编的反应时竞争范式测量个体攻击行为。结果发现, 情绪调节动机在负性情绪与攻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证实了负面情绪状态下, 暴力犯会为了调节情绪而实施攻击。研究2进一步表明, 攻击的确能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具体来说, 在暴力犯群体中, 实施反应性攻击之后, 会伴随着正性情绪的提升和负性情绪的下降; 实施主动性攻击之后, 个体的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都会提升。文章从对攻击结果的预期和攻击的实际效果两个角度, 对攻击的情绪调节理论进行了验证, 为情绪在攻击产生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解释。今后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 应设法避免个体通过攻击调节情绪, 引导其使用合理的方式调节情绪以减少攻击行为的产生。

  • 情绪如何引发暴力犯的攻击?基于情绪调节理论的解释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10-23

    摘要: 本文基于情绪调节理论,以暴力犯为被试,通过2项研究探究了情绪在攻击产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1采用改编的反应时竞争范式测量个体攻击行为,结果发现,情绪调节动机在负性情绪与攻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证实了负面情绪状态下,暴力犯会为了调节情绪而实施攻击。研究2进一步表明,攻击的确能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具体来说,在暴力犯群体中,实施反应性攻击之后,会伴随着正性情绪的提升和负性情绪的下降;实施主动性攻击之后,个体的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都会提升。文章从对攻击结果的预期和攻击的实际效果两个角度,对攻击的情绪调节理论进行了验证,为情绪在攻击产生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解释。今后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应设法避免个体通过攻击调节情绪,引导其使用合理的方式调节情绪以减少攻击行为的产生。

  • 3岁幼儿的二级观点采择及合作互动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5-16

    摘要: 研究以经典的乌龟任务(实验1)和改良的滤镜任务(实验2)对3岁幼儿的二级观点采择进行探究,并探讨其在短暂的社会互动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1)3岁幼儿尚难以自发进行二级观点采择,但已具备进行这一加工的潜质;(2)短暂的合作互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采择他人观点的成功率,而竞争互动则无类似影响。该发现为从建构主义角度解释视觉观点采择发展提供了新的证据。

  • 攻击行为的愉悦效应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攻击可使个体产生正性情绪,即攻击行为具有愉悦效应。这既直接反映在个体对攻击行为的情绪体验上,也在一些人格特质与攻击行为的关联中有所体现,还得到了与攻击有关的神经影像学研究的支持。对立过程理论与攻击强化模型从个体变化和群体演变两种不同的视角解释了这一效应的心理成因。该效应会使个体的攻击行为模式得到巩固,这进一步丰富了攻击行为的元理论框架。上述分析表明对高攻击倾向的人群进行干预时应慎重使用宣泄疗法,并提示攻击行为与成瘾行为在心理成因上可能存在相似性。未来应改进情绪测量工具,厘清攻击时情绪的动态变化;还应深入探究攻击愉悦效应的影响因素,并着力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

  • 攻击行为的愉悦效应

    提交时间: 2023-03-20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攻击可使个体产生正性情绪,即攻击行为具有愉悦效应。这既直接反映在个体对攻击行为的情绪体验上,也在一些人格特质与攻击行为的关联中有所体现,还得到了与攻击有关的神经影像学研究的支持。对立过程理论与攻击强化模型从个体变化和群体演变两种不同的视角解释了这一效应的心理成因。该效应会使个体的攻击行为模式得到巩固,这进一步丰富了攻击行为的元理论框架。上述分析表明对高攻击倾向的人群进行干预时应慎重使用宣泄疗法,并提示攻击行为与成瘾行为在心理成因上可能存在相似性。未来应改进情绪测量工具,厘清攻击时情绪的动态变化;还应深入探究攻击愉悦效应的影响因素,并着力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

  • 攻击行为的愉悦效应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12-04

    摘要: 攻击可使个体产生正性情绪,即攻击行为具有愉悦效应。这既直接反映在个体对攻击行为的情绪体验上,也在一些人格特质与攻击行为的关联中有所体现,还得到了与攻击有关的神经影像学研究的支持。对立过程理论与攻击的强化模型从个体变化和群体演变两种不同的视角解释了这一效应的心理成因。该效应会使个体的攻击行为模式得到巩固,这进一步丰富了攻击行为的元理论框架。上述分析表明对高攻击倾向的人群进行干预时应慎重使用宣泄疗法,并提示攻击行为与成瘾行为在心理成因上可能存在相似性。未来应改进情绪测量工具,厘清攻击时情绪的动态变化;还应深入探究攻击愉悦效应的影响因素,并着力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

  • 人机交互智能管理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影响的研究

    分类: 物理学 >> 普通物理:统计和量子力学,量子信息等 提交时间: 2022-11-1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对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有助于延缓糖尿病进展。人机交互智能血糖监测管理作为一种新型健康干预管理模式,其对初发T2DM患者疾病进展所起作用尚未明确。目的探讨人机交互智能管理对初发T2DM患者血糖控制和自护行为影响,为T2DM患者管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6年6月至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就诊的初发T2DM患者200例,随机数字法将入组研究对象分为血糖监测组与对照组,血糖监测组除采用人机交互智能血糖监测外干预同对照组,记录患者入组时和随访3个月后血糖和自护行为指标,应用SPSS软件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差异比较,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血糖影响因素。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显著降低(P

  • 强制对流搅拌流变压铸AZ91D镁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19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 依据强制对流搅拌原理, 成功自主研制出强制对流搅拌(FCM)制浆设备, 并与压铸机相结合, 以AZ91D镁合金力学拉伸件为例, 实现了浆料制备、输送到成形的一体化流变压铸过程; 研究了不同FCM工艺参数下流变压铸件组织特征的演变; 对比了不同工艺下压铸件力学性能的差异; 并分析了FCM流变压铸工艺组织形成机理及凝固行为. 结果表明: FCM工艺参数对铸件的显微组织有较大影响, 适当提高螺杆转速或降低筒体温度, 均有利于成形件组织形貌的改善; FCM流变压铸工艺不仅可以获得内部组织细小、圆整且分布均匀的成形件, 而且可以显著提高成形件的力学性能; 与传统压铸件相比,FCM流变压铸件的屈服强度变化不大, 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提高了12.5%和80.0%; 与经T4 和T6 热处理的铸件相比, 铸态拉伸件的抗拉强度最低, 屈服强度和伸长率介于T4 和T6 之间.

  • 中医药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调研与分析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目的】文章从中医药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经营调研入手,通过分析众多中医药学术微信公众号是如何运营的,获取成功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经验,以供借鉴参考。【方法】本次调研使用清博大数据平台(www.gsdata.cn),借助微信传播指数(WCI)评估工具,对中医药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情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结果】调研结果发现,128本中医学与中药学期刊中85本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最终选择了79个样本在清博大数据平台(www.gsdata.cn)进行搜索后,仅有45本期刊进入了清博大数据平台数据库中,对以上具有代表性的45本中医药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调研和分析,WCI排名前5的订阅号分别是《中国中药杂志》《上海中医药》《中草药杂志社》《中医杂志》《中国现代中药》,服务号分别是《中国针灸》《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国天然药物杂志》《中国中药杂志》学术服务号、《辽宁中医杂志》。【结论】调研和分析结果发现,WCI排名前5的中医学与中药学期刊订阅号和服务号微信平台的原创性文章较多,并且活跃度也较高,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