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日心坐标系的PDQG-R剖分模型及编码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空间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16-05-13

    摘要: 随着空间数据的海量增长,为了提高数据存取效率和数据可视化效率,需要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基于现有的二维表面剖分模型,针对过太阳质心的黄道面和子午面,提出一种新的PDQG-R格网模型一平面退化四叉树格网,并给出了相应的网格编码方案.以太阳风模型数据为例,给出了具体的组织实例并验证,结果表明该剖分模型不仅解决了日心附近网格过密问题,还可以满足径向分辨率与经(纬)向分辨率不同步的需求,同时还能提供多分辨率层次的数据,有效地支持海量空间数据的组织管理.

  • 基于日心坐标系的三维立体剖分模型及编码

    分类: 地球科学 >> 空间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16-04-22

    摘要: 随着空间数据的大量增长, 对数据可视化和数据存取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迫切需要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对庞大的日地空间, 采用SDOG-R方法将日地空间剖分为不同分辨率等级的格网, 并针对该网格提出相应的编 码方案. 以太阳风模型数据为例, 给出了具体的组织实例, 经实验验证, 该 剖分模型不仅解决了球心处网格过密问题, 还满足了径向分辨率大于经纬球 面分辨率的需求. 基于三维立体剖分的太阳风LOD空间数据模型, 不但能提供 多分辨率数据, 而且显著提高了大规模数据检索和存取速度, 有效地支持海量 空间数据的组织管理.

  • 不同施肥方法对双季稻区水稻产量及氮素流失的影响研究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为保障粮食安全, 减少稻田生态系统氮肥投入, 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减少氮素流失成为重要的农业和环境措施。本研究在位于湖南岳阳的农业部岳阳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开展为期1年的早稻、晚稻田间试验, 比较了不施肥(T1)、尿素常规施肥(T2, 施N 280 kg∙hm2、P2O5 165 kg∙hm2、K2O 120 kg∙hm2)、控释肥常规施用(T3, 施N 230 kg∙hm2、P2O5 165 kg∙hm2、K2O 120 kg∙hm2)、高量控释肥侧条施用(T4, 施N 230 kg∙hm2、P2O5 138 kg∙hm2、K2O 120 kg∙hm2)、中量控释肥侧条施用(T5, 施N 180 kg∙hm2、P2O5 123 kg∙hm2、K2O 120 kg∙hm2)及低量控释肥侧条施用(T6, 施N 140 kg∙hm2、P2O5 123 kg∙hm2、K2O 120 kg∙hm2)下氮肥的养分利用率、作物产量及氮素流失情况, 以期为稻田氮素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控释肥侧条施用可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减少面源流失。1)在减少稻田秧苗数量和氮肥施用量的条件下, T4处理的水稻早晚稻产量分别比T2处理增加13.17%和4.72%, 与T3处理相比亦分别增加7.27%和1.74%; 2)侧条施肥处理有效降低了稻田氮素流失量, 年氮流失量为0.466~0.673 kghm2, 比常规施肥处理降低地表径流氮流失量3.54%~29.36%; 3)侧条施肥有效提高了氮肥利用率, T4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分别是T2、T3处理的1.70倍和1.22倍。因此, 采用合适的施肥方式、配施适量控释氮肥可获得较高的产值和收益。高量控释肥侧条施用(T4)是本研究区域最佳的施肥模式, 对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高产高效、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