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用于MRPC前端读出的原型ASIC设计

    分类: 核科学技术 >> 辐射物理与技术 提交时间: 2024-04-08

    摘要: 飞行时间(Time-Of-Flight, TOF)探测器是核与粒子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气隙电阻板室(Multi-gap Resistive Plate Chamber, MRPC)以其高时间精度的特点在TOF测量系统中被广泛应用,放大甄别结合时间数字变换是MRPC电子学读出的一种主流方案。为了满足MRPC读出电子学高时间精度、低功耗、高集成度的需求,设计了一款高速放大甄别原型芯片,该芯片集成了8个通道,通道内包含前置放大器、甄别器和输出驱动电路。前置放大器采用共栅极结构,这种低输入阻抗的结构有利于进行阻抗匹配设计;甄别器采用多级放大器级联的结构产生足够的增益,通过对信号进行饱和放大实现甄别功能;经过甄别后的脉冲波形信号由LVDS输出驱动器送到片外,其前沿和脉宽分别可以表征MRPC信号的到达时间和电荷量信息。基于180 nm的 CMOS 工艺完成了电路的设计、仿真和流片,并在实验室环境下完成了电子学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100 fC ~ 2 pC电荷量下,该芯片的时间精度好于10 ps (rms),单通道功耗约为24 mW。

  • 大麦哲伦云超泡 30 Doradus C 研究进展

    分类: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3-22 合作期刊: 《天文学进展》

    摘要: 超泡是由 OB 星协中大质量恒星星风或/及超新星爆炸驱动而产生的带壳层的巨型泡状星 际介质结构,在多个波段都有明显的发射特征,是研究天体辐射机制的重要场所。30 Dor C 是 大麦哲伦云中唯一已观测到明显非热辐射的超泡,非热辐射覆盖了整个超泡区域且在壳层处最 显著,是大麦哲伦云中结构最大的非热辐射源。回顾与总结了截至目前天文学界对 30 Dor C 的 研究成果,介绍了超泡内展源的基本情况,包括 X 射线热辐射、非热辐射以及其他波段的结果, 同时对超泡内部已发现的点源信息做了整理,并讨论了超泡 30 Dor C 内粒子加速的证据、可能 的粒子加速机制、超泡形成原因等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