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格局与驱动因素 ——以盐池县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8-02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生态脆弱性是当前全球环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 发展研究的热点。以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盐池县为例,基于 2000—2017 年 3 期遥感数据,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法、空间自相关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模型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格局及其驱动因 素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研究区草地分布广泛,且面积逐年增加,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分 别 减 少 44673.7 hm2 和 73033.1 hm2,林 地 、水 域 和 建 设 用 地 面 积 增 加 迅 速 ,年 均 变 化 率 分 别 为 2.86%、2.15%和 4.80%;(2)景观斑块数量减少,破碎度趋于缓和,不同类型景观彼此之间具有良好的连接性,景观格局趋向规则、连续的整体演变;研究区景观生态脆弱性逐年下降,高脆弱分布区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高沙窝镇、花马池镇以及西部的惠安堡镇,低脆弱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麻黄 山镇、大水坑镇以及青山乡等地区,且低脆弱区范围由东南向西北延伸;空间自相关 Moran’s I 大于 0.52,表明存在正相关,空间具有显著的集聚性和异质性,且呈现出“东南低,西北高”的分布格局;地理探测器结果显示景观斑块数、破碎度、优势度以及香浓多样性指数是影响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