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白强
  •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驱动逻辑、关键路径与中国突破——基于英德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历史考察

    分类: 统计学 >> 社会统计学 提交时间: 2023-12-03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中国的发展战略目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深入剖析英国、德国、美国建设世界 科技强国的驱动逻辑、关键路径,并从中获得镜鉴,对于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考察发 现:世界科技强国的生成是国家政策创新、教育改革创新、人才队伍创新、企业应用创新、自主科技创新、 文化建设创新六重创新驱动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关键路径在于政产学研协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联 动,科技与经济融合,自由创新与有组织创新互补,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互促。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中国突 破之径在于抢历史机遇节点,谋科技前沿胜点,建协同创新支点,强基础研究基点,治受制于人痛点,通评 价应用堵点,如此才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科技强国。

  • 科技人才称号的本质、异化与回归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科技人才称号的管理与使用,事关科技强国建设战略大计。近年来,科技人才称号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广为诟病,引发全社会对诸多科技人才称号管理问题的深沉担忧。因此,系统研究科技人才称号的历史渊源、内涵本质、异化问题,进而找到科技人才称号的本质回归之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从历史看,科技人才称号因科技人才计划实施而生,有其历史必然性、存在合理性。从内涵本质看,科技人才称号是特定科技人才计划的入选身份标识、促进科技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赋予杰出科技人才的学术荣誉,更是科技人才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但现实中因科技人才称号使用标签化、终身化、商品化、权力化问题异化了科技人才称号的本质,需进一步优化人才计划顶层设计、实施人才项目精细化管理、改革人才评价制度体系、强化人才责任使命担当、重塑社会人才价值观念,以回归科技人才称号的本质,发挥科技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