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李 洁
  • 红芸豆养分限制因子及养分吸收、积累和分配特征研究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研究红芸豆养分限制因子、植株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积累及分配规律, 可为红芸豆合理施肥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大田试验条件下, 以‘英国红’红芸豆为试材, 设置缺素试验, 采集全施肥区植株样品,分析研究红芸豆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干物质量、养分含量及积累量。结果显示, 氮磷钾配合全施显著提高红芸豆产量; 缺氮、缺磷、缺钾处理与全施肥处理相比, 产量分别降低14.2%、8.0%和11.3%, 表明影响红芸豆产量的限制因子为氮>钾>磷。在整个生育期, 红芸豆干物质累积速率先升高后降低; 根、茎、荚皮和豆粒干物质累积量呈上升趋势, 叶干物质在收获期有下降趋势, 收获时不同部位干物质量为豆粒>茎≈荚皮>叶片>根。随生育期推进, 茎、叶和荚皮中氮含量呈递减趋势, 豆粒中氮含量呈递增趋势, 而各器官磷、钾含量呈递减趋势。盛花期到结荚期是养分累积最大期, 其氮、磷、钾吸收量分别占整个生育期吸收总量的28.14%、49.22%和56.20%; 不同器官吸收累积氮、磷、钾量不同, 成熟期豆粒、叶、茎和根中均为累积氮最多、钾次之、磷最少, 荚皮中累积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每生产100 kg 红芸豆需供给N 4.37 kg、P2O5 2.38 kg、K2O 3.53 kg,比例为1∶0.54∶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