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魏乐民
  •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产水量驱动力分析 ——以疏勒河流域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水文学 提交时间: 2021-02-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明确干旱区产水量的驱动因素,能为区域水资源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基于 MODIS 植被指数、HWSD 的土壤数据集以及气象要素数据,采用 InVEST 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探究疏 勒河流域多年平均产水量的空间分布,揭示不同空间尺度上产水量的单因子及双因子交互驱动机 制。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多年平均产水量呈现南部>北部>中部。流域尺度上,产水量空间格局 的主导驱动力为降水,坡度与降水交互驱动作用最为显著。区域尺度上,南部山区、北部马鬃山地 区和中部平原区的主导驱动力各不相同,分别为日照时数、人为干扰强度、降水,双因子交互作用 显示人为干扰强度与其它因子的交互最为显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产水量的主导驱动力 为坡度,而其它地类产水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为降水。各地类中降水与其他因子的交互均大大增强 了单因子驱动力。因此,干旱区产水量多尺度驱动机制研究对区域水资源可持续管理至关重要。

  • 基于改进彭曼公式法的疏勒河流域植被 耗水时空分布研究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21-01-25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疏勒河流域位于内陆干旱区,水资源是制约流域植被生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植被耗水量研究对于实现该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气象数据和GIS技术,使用改进的彭曼公式法,定量分析了疏勒河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各生长阶段耗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植被耗水量在2000—2015年间呈上升趋势,多年平均耗水量为18.24×108 m3。植被耗水量呈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南部祁连山区植被耗水最多,北部马鬃山地区最少。荒漠植被耗水量最多(11.25×108 m3),有林地最少(0.10×108 m3)。2000—2015年植被不同生长阶段的耗水量变化存在较大差异,生长初期和发育期的耗水量呈减少趋势,生长中期和生长晚期的耗水量呈增加趋势。相比植被分布变化,参考蒸散发量的变化是疏勒河流域植被耗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