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董瀚
  • 热变形和淬火配分处理的复合作用对低碳合金钢马氏体相变机制的影响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19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 利用热变形和两步淬火配分(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 Q&P)工艺的复合作用制备低碳合金钢试样, 设计不同的热变形温度, 研究加载(获得30%变形量)引起的应力和塑性变形对Q&P工艺下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Ms), 残余奥氏体含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传统两步Q&P工艺相比, 复合作用下显微组织细化, 尤其是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细化更明显, 马氏体板条呈现弯曲形貌. 随着变形温度升高, Ms升高, 但马氏体转变量却有所下降, 其原因是应力引起的位错多在奥氏体母相晶界处出现, 成为马氏体相变优先形核的位置, 而一旦发生相变, 一定的塑性应变将提高晶内奥氏体的稳定性, 从而促进残余奥氏体含量增加. 复合作用下试样的力学性能也有所提高, 在650 ℃变形时试样的硬度最高, 而在750 ℃变形时试样的塑性最好.

  • 退火温度对冷轧7Mn钢拉伸行为的影响及模拟研究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7-11-21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 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冷轧中锰钢7%Mn-0.3%C-2%Al(质量百分数)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上升逆转变奥氏体的机械稳定性逐渐降低,使得应变诱导马氏体的转变动力学快速上升。在700℃退火时,逆转变奥氏体的稳定性适中,此时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强塑积高达65GPa?%。为阐明不同温度退火后冷轧中锰钢力学行为差异的内在机制,本文利用具有物理冶金意义的本构模型研究了冷轧中锰钢退火后的拉伸和加工硬化行为。模拟结果表明,奥氏体稳定性对材料的拉伸行为有决定性的影响。退火温度偏低则奥氏体稳定性过高,材料的加工硬化率和均匀延伸率都较低;若退火温度适中则奥氏体稳定性也适中,变形时能持续的产生TRIP效应硬化基体,使材料的加工硬化率和均匀延伸率均较高;退火温度偏高会导致奥氏体稳定性过低,应变诱导马氏体会在短期内大量形成,致使材料的抗拉强度较高但均匀延伸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