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苏凌燕
  • 泡桐林网系统内小麦产量对光合有效辐射分布的响应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9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本研究以黄淮海平原地区重要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泡桐-小麦林网复合生态系统为对象, 通过对2013—2015 年系统内光合有效辐射(PAR)的连续定位观测及小麦产量的调查, 结合对小麦不同生育期内的PAR 与小麦产量、千粒重、粒数的相关性分析, 研究了系统内PAR 的分布状况及小麦产量对其的响应。结果表明:PAR、透光率均随着与林带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且在10 m(约1 倍树高)范围内变化显著, 10 m 之后增加缓慢。在所有生育期、所有测点中, 透光率的最小值出现在灌浆成熟期2 m 处观测点。单位面积小麦产量与小麦全生育期内的PAR、粒数和小麦扬花期内的PAR、千粒重及小麦灌浆成熟期内的PAR 的相关关系均达极显著水平(r=0.918, P=0.000; r=0.926, P=0.000; r=0.922, P=0.000)。扬花期林带对小麦的遮荫直接影响小麦的粒数,灌浆成熟期林带对小麦的遮荫直接影响小麦的千粒重, 系统内小麦产量的空间差异性可以通过小麦粒数和千粒重的差异来解释。小麦产量(y)与全生育期内PAR(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y=0.121 3x+95.117 (R2=0.842)。经检验, 方程的模拟值和实测值无显著差异(P=0.609), 预测精度达91.8%。可以根据此方程, 结合PAR 观测值对系统内各点的小麦产量进行预测。本研究结果为建立泡桐-小麦林网复合生态系统整体生产力的预测模型奠定了基础, 为优化泡桐林网复合生态系统结构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