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杨信廷
  •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和视觉-语义对齐的零样本害虫识别方法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6-17 合作期刊: 《智慧农业(中英文)》

    摘要: [目的/意义]害虫的精准识别对农作物虫害有效防治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当前的害虫图像识别模型都 是针对闭集数据构建的模型,难以对训练集中没有出现过的害虫种类(不可见害虫) 进行推理,导致在实际应用 过程中遇见不可见类别昆虫时误判现象尤为严重。[方法]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零样本学习(Zero- Shot Learning, ZSL) 和广义零样本学习 (Generalized Zero-Shot Learning, GZSL) 范式的害虫图像识别方法VSAWGAN, 可以实现对可见(训练集中包含的类别) 与不可见害虫种类的辨识。该方法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enera⁃ 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GAN) 生成伪视觉特征,将零样本害虫识别问题转化为传统监督学习任务,且通过引入对 比学习来优化生成器的生成质量,添加视觉-语义对齐模块进一步约束生成器,使其能生成更具判别性的特征。 [结果与讨论]在自建的一个适用于零样本学习研究的害虫数据集和几个公开数据集对提出方法进行了评估。其 中,在多个公开数据上取得了目前最优结果,相比之前方法最大提升达到2.8%;在自建20类害虫数据集上取得了 零样本设置下77.4%的识别精度和广义零样本设置下78.3%的调和精度,相比之前方法分别提升了2.1%和1.2%。 [结论]所提方法能有效地将害虫的视觉特征泛化到不可见类,实现害虫的零样本识别,有助于提升害虫识别模型 的泛化能力,为农作物新虫害的发现与防治提供帮助。

  • 中国低碳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3-05-15 合作期刊: 《智慧农业(中英文)》

    摘要: 近年来,中国冷链物流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与市场需求量呈不断增长态势,同时 也伴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为满足未来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绿色低碳转型成为中国冷链行业高质量健康发 展的新特征与新方向,但前提基础是精确认知低碳冷链物流发展状况。鉴于此,本文首先从能源转型、技术创新、 经济效益、国家政策四个层面构建中国低碳冷链物流发展评价体系,并针对不同指标进行权重以及障碍度分析, 探究不同指标对低碳冷链物流发展的影响度;其次,采用熵权-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 评价模型对中国2017至2021年低碳冷链物流发展情况进行评分,确定中国低 碳冷链物流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指标中,绿色包装材料使用增长率、低碳技术论文发表数、科研人 员占比、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量增长率、氢氯氟烃制冷剂缩减率权重占比分别达到0.1243、0.1074、0.1066、 0.0982、0.0716,对中国低碳冷链物流发展影响较大;2017 至2021 年间,中国低碳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评分从 0.1498到0.2359,同比增长约57.5%;中国低碳冷链物流发展虽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依旧处于发展阶段。

  • 中国智慧冷链发展水平评价及对策建议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3-05-15 合作期刊: 《智慧农业(中英文)》

    摘要: 新一代信息技术促使冷链智能化水平得以快速发展,精准把控智慧冷链发展水平是实现技术瓶颈重点突 破与发展方向战略布局的前提基础与保障。基于此,本研究从供给能力、仓储能力、运输能力、经济效益、信息 化水平等维度构建了中国智慧冷链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并结合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 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 对20172021年中国30个省市(不包含西藏、香港、澳门、台湾) 的智慧冷链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ESDA) 和地理 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 分析评价指标对不同省市的影响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经 济发展状况、配套设施建设与信息化水平对智慧冷链建设影响作用较大;东部沿海地区智慧冷链发展普遍较好, 西南和西北地区发展缓慢,整体发展较为落后;评价指标具有显著时空异质性,影响程度随空间位置和时间发生 变化。为提升中国智慧冷链整体发展水平,就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促进信息化转型升级提出相应发展对策。本研 究可为实现中国智慧冷链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等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