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马彩虹
  • 黄河上游生态脆弱区复合生态系统韧性时空分异 ——以宁夏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提升生态脆弱区抗扰动和恢复能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基于经济、社会、自然多维视角的 复合生态系统韧性评估模型,利用熵值法和GIS空间分析法,对20102020年宁夏复合生态系统韧性进行时空差 异性分析,借助耦合协调模型、相关性分析和障碍度模型诊断影响生态韧性提升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宁夏 复合生态系统韧性水平呈上升态势,但整体水平较低,经济韧性增速最快。高经济韧性北部密集分布,高社会韧性 以市区为中心成片分布,高自然韧性主要连片分布在东、南、西、北四角,北部复合生态系统韧性高于中部和南部。 (2)宁夏复合生态系统的耦合度较高、但协调度偏低,研究时段内耦合协调度提升缓慢,大部分区县仍处于严重失 调和中等失调状态。(3)经济结构与经济潜力、基础设施、民生改善、自然环境表现出很强的正相关性。准则层中人 口数量、环境压力、经济活力对复合生态系统韧性提升产生较大影响,指标层中综合能源消耗量和交通仓储邮政人 员数对大部分区县韧性提升有较大影响。今后需积极发挥各影响因素的正向协同效应,快速提升宁夏复合生态系 统韧性,以有效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先行区建设。

  • 基于土地利用转移流的国土空间格局演变 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以宁夏原州区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6-09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提出了基于土地利用转移流的溯源分析法,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核密度分析法,探究 了20002018年原州区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1)原州区的三生空间向生 产空间增效、生活空间扩容、生态空间提质的方向演化,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结构由2000年的 44.76%、2.90%、52.34%调整为2018年的41.17%、6.29%、52.54%。(2)原州区的三生空间变化与现 行国土空间优化目标有较高的契合度,生态用地的转入主要发生在不宜耕作或不宜居住的区域, 体现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导向;生产空间通过坡改梯田、提供灌溉条件以提升水土资源集约利用 水平,体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导向;生活空间的扩张主要发生在居住条件更为适宜的河谷区,体 现生活空间宜居导向。(3)三生空间格局演变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呈现出六盘山阴湿区为 带状高值区、黄土丘陵沟壑区为散点高值区、清水河谷为团块状高值区的特征,且不同地类变化的 空间集聚性特征有所不同。(4)基于土地利用转移流溯源法提出了原州区三生空间演变的动力- 响应-结果传导性动力机制;生态建设是国土空间格局演变最重要的驱动力,其次是水土资源集 约利用,二者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作出重要贡献;水土流失是各类用地向未利用地转化的重要动 力,今后仍需加大对水土流失的治理。通过探究经济与生态双重制约区国土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动 力机制,为国土空间优化提供决策参考。

  • 生态文明视角下四川省资源环境压力的时空变化特征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6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基于足迹家族原理, 构建了由生态压力、温室气体(GHGs)排放、水资源压力构成的资源环境压力评价指标体系, 并应用于四川省的资源环境压力评价。结果表明, 1990—2013 年四川省人均生态足迹增加109.57%, 生物承载力变化不大, 生态压力由中下(Ⅱa)升至很高(Ⅲb)等级; 林业碳汇提高32.01%, GHGs 排放虽保持较低(Ⅰb)等级, 但其排放指数增高了234.97%; 水足迹增速很小, 水资源压力很低(Ⅰa); 全省资源环境压力由很低(Ⅰa)升为中下(Ⅱa)。空间上, 生态压力很低(Ⅰa)的是甘孜和阿坝, 广元为中上(Ⅱb), 成都、自贡和攀枝花等其余19 市(州)很高(Ⅲb); GHGs 排放状况, 攀枝花很高(Ⅲb), 内江较高(Ⅲa), 乐山中上(Ⅱb), 眉山中下(Ⅱa), 甘孜、雅安和阿坝为碳汇(Ⅰa), 成都、自贡和泸州等其余14 市(州)均属较低(Ⅰb)等级; 水资源压力方面, 自贡、遂宁、眉山、内江和资阳很高(Ⅲb), 成都较高(Ⅲa), 泸州和达州为中上(Ⅱb), 德阳为中下(Ⅱa), 宜宾和攀枝花较低(Ⅰb), 甘孜、阿坝和广安等其余10 州(市)很低(Ⅰa); 资源环境压力状况, 阿坝、甘孜、雅安和广元很低(Ⅰa), 凉山和绵阳较低(Ⅰb), 广安、巴中和南充为中下(Ⅱa), 宜宾、德阳、乐山和达州为中上(Ⅱb), 泸州、资阳和成都较高(Ⅲa), 遂宁、攀枝花、眉山、自贡和内江很高(Ⅲb)。研究表明, 四川省的资源环境压力主要归因于较高的生态压力。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中, 除了严守耕地生态红线以确保耕地生产力外, 还要通过大力发展水电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以及加强森林保育以提高碳汇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