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杨 芳
  • 不同马铃薯品种(系)对增强UV-B 辐射的形态响应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UV-B 辐射对植物的形态建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并且随着地表UV-B 辐射的加剧也必将对作物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测定株高、节距、叶面积和根冠比等几个重要的形态指标, 分析在增强UV-B 辐射条件下马铃薯不同品种的形态响应差异, 为综合评价UV-B 辐射对马铃薯的影响和耐受性品种选育奠定基础。试验以4 个普通和3 个彩色马铃薯品种(系)为材料, 采用自然光照(CK)和2 个增强的UV-B 辐射[2.5 kJm2d1 (T1)、5.0 kJm2d1(T2)]进行处理, 分别于处理15 d、30 d 和45 d 时测定株高、节距、叶面积和比叶重, 收获时测定根冠比。最后得出几个形态指标的响应指数(RI), 并以累积胁迫响应指数(CSRI)对试验品种的耐受性做出评价。结果显示:在增强UV-B 辐射处理后, 多数品种呈现株高降低、节距缩短、叶面积减小、比叶重增加的一致性变化趋势, 且随着处理强度的增加和时间延长, 处理与对照间的差异愈加显著。各品种对UV-B 辐射的形态响应存在显著差异, 普通品种的株高、节距、叶面积受UV-B 辐射抑制较为明显, 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减幅较大, 如‘合作88’地上部分(鲜重)RI 值在T1、T2 处理下分别为60.28、70.44, ‘丽薯6 号’则为58.61、66.44; 彩色品种受到的 影响较小, ‘转心乌’地上部分RI 值分别为107.75、21.4, ‘21-1’为41.49、45.72。随着地上生物量增长受到显著抑制, 地下部分特别是根系也受到明显的影响, 普通与彩色品种间根系RI 值的变化规律与地上部分一致。由于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减幅更显著, 各品种(系)的根冠比均比对照增大(T2)。T1、T2 处理下5 个品种的CSRI值显示‘合作88’(133.35、240.85)与‘丽薯6 号’(104.09、160.2)在增强的UV-B 辐射处理下形态特征受到了显著的抑制; 彩色品种(系)‘转心乌’(275.97、51.26)、‘21-1’(96.8、142.17)比普通品种‘合作88’、‘丽薯6 号’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显示具有一定的UV-B 辐射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