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双弯曲双孔道内镜行隧道法黏膜下剥离术切除胃黏膜下肿瘤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尽管胃黏膜下肿瘤大多数是良性的,但是一些仍然有潜在的恶变可能,切除肿瘤不但可以通过病理诊断确诊,而且可以完全治愈病变。本研究是通过双孔道双弯曲内镜经胃黏膜下隧道,切除黏膜下肿瘤后完全封闭切口,从而观察该方法是否为一种新颖的安全、有效及实用的技术,并分析术中双孔道双弯曲内镜的优缺点。方法2012年1月一2013年8月在本内镜中心通过内镜及超声内镜检查考虑为胃黏膜下肿瘤共50例。术中应用CO气体,在病变一侧行弧形切开黏膜1 /3-2/3周,内镜分离黏膜下层建立隧道,暴露病变后完整切除,利用内镜双孔道边钳拉胃黏膜边夹闭对位的弧形切口,直至创面完整闭合。观察术中、术后穿孔、出血的发生率,临床转归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切除的黏膜下肿瘤标本直径1.1士0.6 cm(范围0.5-2.5 cm ) , 28例位于胃底,17例位于胃窦,5例位于胃体。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整切除。手术时间35.3士16.2 min(范围23-76 min)o 5例出现穿孔(10%),在切除病变完毕以钦夹完全夹闭弧形切口后成功封闭穿孔,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出院。16例出现术中出血,均内镜下成功止血,无内镜无法控制的大出血。无术后迟发性出血及穿孔病例。48例术后1年随访均无复发,2例失访。结论本研究显示该技术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切除胃黏膜下肿物的内镜治疗方法。

  •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2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通过大样本临床资料,筛选出的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 2010年 12月~2015年 12月在我院成功接受 POEM治疗的 439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长、隧道开口方式、肌切开方式、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等资料。结果 439例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 28.7%(126/439)。中位随访时间 6个月(1月~48月),症状缓解率 94.5%(344/364),术前 Eckardt评分vs术后 Eckardt评分 6.7±1.5(2~10)vs1.2±1.1(0~5)(P<0.05)。通过 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年度(以 2015年为参照,2011年之前 OR=9.454,95% CI 为 2.499~35.76;2012 年 OR=2.177,95% CI 为 0.794~5.974;2013 年 OR=3.975,95% CI 为 1.904~8.298;2014 年 OR=1.079,95% CI 为 0.601~1.940)、隧道开口方式(以纵行开口为参照,倒 T 型开口 OR=0.369,95% CI 为 0.165~0.824;横行开口 OR=0.456,95% CI 为0.242~0.859)是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肌切开方式(以眼镜式为参照,渐进全层肌切开OR=0.363,95% CI为0.059~2.250;内环肌切开 OR=2.137,95% CI为 0.440~10.378;内环肌切开+球囊塑形 OR=4.385,95% CI为 0.820~23.438;全层肌切开复发率为 0)是复发的影响因素。结论 随年度推移并发症发生风险逐渐减小,在 3种隧道开口方式中倒 T型开口对并发症的控制作用最优。综合复发、手术时长等因素,渐进全层肌切开较其他肌切开方式表现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