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边缘系统中跨域大数据作业调度技术研究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9-01-03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为提升用户服务质量,各类边缘集群部署于用户周围,在成为云数据中心重要补充的同时,也因其与用户不断交互而产生大量用户数据。为了降低因处理这些跨域大数据带来的作业完成时延,首先提出了以最小化系列跨域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为优化目标的在线随机调度算法ranTA。ranTA基于跨域资源的异构性在线地计算出各计算任务调度至不同位置的偏好,并以此偏好作为概率调度每个计算任务;更进一步,为了避免将“热点”数据积压在边缘集群造成性能瓶颈,提出基于ranTA的捎带式数据重分布机制ranTA-data,其将部分数据随任务执行留存至云数据中心。ranTA-data不仅优化了当前作业的完成时间,也能证明在该机制下系列作业的平均完成时间以大概率汇聚于最优解附近。大规模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在线随机化算法与数据重部署机制相比传统方法平均降低系列作业完成时间近30%。

  •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群落优势种的叶性状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7-29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植物功能性状是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其中叶功能性状与植株生物量和植物对资源的获得、利用及利用效率的关系最为密切。大青沟森林植物群落分布于科尔沁沙地,生境条件非常特殊,在沙沟里存在着一片茂密的森林,与周围浩瀚无垠的沙坨景观形成极为鲜明的对照。从沟底到沟顶,虽然海拔高度仅相差六、七十米,但由于距离沟底水源不同,土壤条件差异大,形成了不同的森林植物群落类型。大果榆群落、蒙古栎群落和水曲柳群落分别分布在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的沟顶、沟中和沟底。为了对大青沟自然保护区,不同环境梯度下的森林植物群落叶片功能性状进行研究,以大青沟自然保护区大果榆、蒙古栎、水曲柳3种主要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不同群落优势种的叶厚度、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大小和叶干重等5 项叶功能性状,研究叶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并对不同生长型、不同群落叶功能性状进行比较。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叶厚度与比叶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叶大小和叶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比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叶干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叶大小呈显著正相关;叶干物质含量与叶大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叶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叶大小与叶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生长型植物叶片性状的分析表明,草本植物的叶干物质含量比乔木和灌木低,而其比叶面积高于乔木和灌木;对不同群落叶功能性状进行比较发现,大果榆群落和蒙古栎群落乔木、灌木叶厚度与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水曲柳群落的叶厚度与干物质含量,二者比叶面积显著低于水曲柳群落。大果榆群落和蒙古栎群落从叶功能性状的角度,它们具有较高的叶干物质含量和较低的比叶面积,体现出适应干旱生境叶片的特征。水曲柳群落呈现出低叶干物质含量、高比叶面积的特征,体现出适应湿润、土壤水分较好生境的特征。不同群落通过调节自身的物种组成,形成不同的功能性状组合来适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