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体技术在图书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应用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传统的图书编辑出版工作模式存在效率差、综合水平低等现象,这些现象导致了编辑出版成果在发行后,出现与受众群体需求不匹配等价值性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传统方法的不足,本文开展了新媒体技术在图书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对图书编辑内容进行融合;将多种智能化技术与媒体技术与PC端进行对接,在移动终端,辅助智能化技术,对出版内容进行校对与传播,保证编辑出版过程中不同环节的匹配、对接与集成;引进EPR机制,设计针对图书编辑的联动出版模式,实现对编辑出版工作的优化。实验结果证明,设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起到提高出版内容价值的作用。

  • 数字人文领域的知识图谱:研究进展与 未来趋势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知识管理论坛》

    摘要: [ 目的 / 意义 ] 对数字人文领域的知识图谱研究进行系统性回顾,旨在提供未来可能的 研究方向和开放的研究主题。[ 方法 / 过程 ] 以国内外会议、期刊发表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 采用综合归纳法,系统梳理数字人文领域知识图谱的理论与实践发展。阐述数字人文领域知识 图谱的相关概念,并根据当前的研究热点,从数据资源建设、关键构建技术、平台智能应用 3 个方面揭示其研究动向,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结果 / 结论 ] 总结数字人文知识图谱 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即未来将呈现出多源数据集成、多模态知识融合、多学科交叉应用的发 展趋势。

  • “知识付费”语境下“知识服务”话语体系分析——基于模因理论的实证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知识管理论坛》

    摘要: [目的 /意义]知识付费平台从知识付费转向知识服务为主,知识付费平台如何阐述知识服务相关概念,成为知识服务领域予以关注的新问题,为知识服务领域增添了新的研究视角。[方法 /过程]采用模因理论,通过MAXQDA2020对知识付费平台管理运营者话语资料进行分析,提取元模因。采用质性研究法构建基于模因的知识付费平台知识服务话语体系模型,并对其包含的模因进行实践验证。[结果 /结论 ]研究发现知识付费平台的知识服务话语体系包含知识付费平台、社会背景、用户、知识产品、服务、话语传播途径、问题7个模因,7个模因共包含26个子模因,模因之间互相关联。知识付费平台将知识付费替换为知识服务、教育,强调用户、优质内容、产品交付、场景化,且他们彼此间存在相关关系。通过与图书馆知识服务比较,发现两者都强调场景化和新技术的使用,但知识服务营销和传播效果存在差异,可能对知识服务生态带来冲击。

  • 秸秆颗粒还田对土壤养分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为明确秸秆颗粒还田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在山东省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区通过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秸秆不还田(CK)、常规粉碎还田(CCSI)和秸秆颗粒还田(GSI)对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冬小麦群体茎蘖数、旗叶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及分配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CK 和CCSI 处理相比, GSI 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的含量; 增加基本苗和分蘖成穗率, 显著提高有效穂数13.23%和16.64%。同时, GSI 处理显著提高灌浆期叶面积指数、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 改善开花后旗叶光合性能, 促进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其向籽粒的转运。与CK和CCSI 处理相比, GSI 处理的开花后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量显著提高19.65%和14.75%, 籽粒产量显著提高9.69%和10.71%。 相关分析表明, 穗粒数和千粒重对产量影响不显著, 有效穂数的提高是秸秆颗粒还田增产的主要原因。因此, 秸秆颗粒还田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还田方式, 可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