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湟地区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5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基于暴露度-敏感性-适应力生态脆弱性概念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和遗传算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了河湟地区生态脆弱性指数,采用时空扫描探究生态脆弱性空间聚集特征及时空变化规律,借助地理探测器研究生态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20年河湟地区生态脆弱性以轻度脆弱与中度脆弱为主,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生态脆弱性存在明显的时间聚集性与局部的空间聚集特征,高值集聚与低值集聚共存,空间集聚主要分布于甘肃省境内。20002020年生态脆弱度整体呈降低趋势,53.36%的土地生态脆弱性有所降低。对生态脆弱性影响最大的因子是植被覆盖度,其次是沙漠化指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干旱指数、生境质量指数、海拔等。

  •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对外开放度时空分异格局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8-10-23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对外开放是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机制和动力,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中国343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熵值—突变系统模型从3个维度测算对外开放度;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三维插值拟合分析及重心迁移、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分析中国地级单元对外开放度的时空分异格局及演化的内在机理。结果显示:(1)中国地级单元对外开放度表现出明显的行政指向性、空间地带性和开放区域性等多重分异特征。对外开放度整体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南方>北方的特征;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经济特区及沿海开放城市整体对外开放水平较高,地级市间差异较大;10a间,对外开放度总体差异逐渐减小。(2)对外开放度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表现为“小分散大集聚”的空间俱乐部趋同特征;10a间,开放型纹理分散程度趋于提升,闭塞型纹理集聚程度趋于收敛,高原型整体呈破碎化分布。(3)中国对外开放度格局变异的随机成分在逐渐减小,空间自组织性和连续性较为显著,东北—西南方向均质性最好,东南—西北方向空间差异明显。科学剖析地级单元对外开放度时空格局分异及演化机理,对制定合理的对外开放战略和促进外向型经济与区域经济双轨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2001-2010年疏勒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4-11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通过改进的光能利用率 CASA 模型估算 2001—2010 年间疏勒河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的净第一性生产力(NPP),采用线性 趋势分析、变异系数和 Hurst 指数等方法,分析了 NPP 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1疏勒河流域 NPP 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差异,空间上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趋势,且具有较明显的经向“条带”分布特征,2001—2010 年,NPP 平均值为 102.26 gC m-2 a-1 。 22001—2010 年,疏勒河流域 NPP 总体呈增长趋势,年际波动较大,NPP 明显增加的区域占总面 积 25.15%,明显减小的区域约占 11.93%。 3Hurst 指数分析显示,疏勒河流域 NPP 变化的同向特征强于反向特征,其中持续改 善地区占总面积的 78.3%,21.7%的区域将由改善转为退化。 4在年尺度上,降水是植被 NPP 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NPP 与降 水呈弱的正相关关系,与温度相关性不显著;在月尺度上,温度是 NPP 变化的主要控制因子。 疏勒河流域 NPP 对气候因子不存 在明显的时滞和累积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