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降水年型下播期对晋南旱地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9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根据近54 年来山西省临汾市逐日降水量, 将7 个试验年份分为丰水年型、平水年型和枯水年型, 研究了不同年型不同播期对旱地小麦关键生育期持续时间、降水、积温、日照时数、小麦产量及籽粒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并进行相关、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 为旱地小麦稳产高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播期对小麦生育期持续时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苗期、分蘖期和起身拔节期, 而对抽穗期和成熟期影响最多仅相差1 d。旱地小麦全生育期持续时间与积温显著正相关。降水年型显著影响旱地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相同降水年型下降水分布不同小麦产量也有较大差异, 丰水年型旱地小麦产量较平水年型和枯水年型分别提高100.0%和135.9%。籽粒水分利用率为丰水年型>枯水年型>平水年型, 丰水年型和枯水年型下, 籽粒水分利用率随播期推迟而升高, 平水年型下, 籽粒水分利用率随播期推迟先升高后降低。在拔节—抽穗期, 小麦产量与积温显著负相关, 与日照时数极显著负相关, 与降水量极显著正相关; 在抽穗—成熟期, 产量与积温、日照时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年降水量及其分布是影响旱地小麦稳产高产的关键, 丰水年型适播期在10 月4 日左右,产量构成因素协调, 可获得高产, 同时生育期耗水量最少, 水分利用率较高; 平水年型和枯水年型适播期应在9 月28 日左右, 产量最高, 水分利用率也较高。随播期推迟, 应适当加大播量。

  • 冬水前移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11-29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为探明晋西南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播种模式下, 通过合理运筹越冬水达到培育冬前壮苗, 促进增加产量, 提高籽粒水分利用率的目的, 以传统灌水时间12月10日为对照, 设11月10日、11月25日、12月10日(CK)和12月25日4个灌水处理, 研究冬前灌水时间对小麦冬前群体茎数、根系、土壤容重、酶活性和旗叶光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不灌越冬水相比, 冬前灌溉可塌实耕层土壤、调节土壤容重, 利于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 增强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肥力, 促进分蘖和次生根的发生。与传统灌水时间(12月10日)相比, 冬水前移对小麦生长有补偿作用, 使冬前总茎数、单株茎数、次生根数、单株根干重增加, 延长了旗叶的功能期, 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 促进光合产物的合成转化, 使成穗数增加5.37%~1.66%, 千粒重增加3.03%~0.55%。本试验条件下, 小麦灌冬水时间由传统昼消夜冻(12月10日)前移一个节气, 即11月25日左右, 主茎叶龄3叶到3叶1心的分蘖初期, 可使小麦增产8.40%,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76%, 达22.05 kg·mm-1·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