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长输油气高强管线钢的腐蚀研究进展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7-03-31 合作期刊: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摘要: 由于油气输送管道腐蚀因素复杂,腐蚀破坏形式多,腐蚀相关理论还不够完善,因而没有一种适用于各种情况的防腐技术,管道防腐在未来的发展中是将各种技术综合起来,以减缓管道的腐蚀。更高钢级的管线钢的使用不仅可以减少成本,还能够提高效率,本文简要介绍了现在使用的防腐技术,并阐述了环境因素(微生物、CO2浓度)、管道运行参数(流速、压力)和焊缝区对油气输送管道腐蚀的影响。建议对X100/X120在各种环境下的腐蚀规律及机理、各种因素对腐蚀影响的关联性等进行研究,以确定更加经济合理的腐蚀防护措施。

  • 人类活动对秦岭月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水文学 提交时间: 2023-05-30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河川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在相似气候的前提下,人类活动是流域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定量识别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作用机制对深入探究径流的变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秦岭月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域内水量平衡的基本原理,在相似气候的前提下,结合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变化,分析月河流域的径流变化来量化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19602018年流域内径流量的平均值为8.3108 m3,径流整体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变化趋势不显著。(2)在相似气候的前提下,本研究共得出6组气候相似年组,其中有3组年径流量增加,2组年径流量减少。(3)以第3组相似年组(2000年和2016年)为例来定量区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的影响,2016年与2000年相比,径流减少了4.7108 m3。(4)在第3组相似年组的时段内有25751.4 hm2的耕地转化为林地,林地面积增加了24998.9 hm2。(5)ND⁃VI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所致,同一时段内NDVI增加的面积为242652.0 hm2,NDVI的变化趋势与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本研究可为分析人类活动对秦岭河川径流变化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 超超临界锅炉用HR3C钢的σ 相析出行为研究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19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 利用OM, SEM和TEM研究了一种超超临界用HR3C钢在700 和750 ℃长期时效至2000 h 过程中s 相的析出行为, 借助相计算方法探究了影响s 相析出的因素. 结果表明, HR3C钢在700 和750 ℃时效1000 h 就有不规则块状第二相在晶界析出, 且随时效时间延长而增多和粗化; EDS分析表明该相主要含Fe 和Cr, 结合SAED的分析结果最终确定其为s-Fe-Cr 金属间化合物; 通过相计算方法对初始态HR3C钢进行分析认为, 显微组织或相结构等差异可能是影响后续s 相析出行为的原因.

  • 基于应力松弛的两种HR3C耐热钢蠕变行为的比较研究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6-11-04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 采用应力松弛方法研究了2种HR3C耐热钢的初始态试样和时效态试样的高温蠕变变形行为,并分析了其微观组织特点。结果表明,尽管2种HR3C耐热钢的化学成分相近,但其蠕变行为有明显差异。相同条件下,晶粒较粗的HR3C耐热钢初始态与时效态的蠕变速率均低于晶粒较细的HR3C耐热钢,具有较高的蠕变抗力。2种HR3C耐热钢经过高温时效处理后,蠕变抗力均明显降低。晶粒较细小的HR3C钢在高温时效后其应力指数(n)与蠕变表观激活能(Q)的降低幅度更加显著,表明晶粒较细的HR3C耐热钢的蠕变抗力的稳定性低于晶粒较粗的HR3C耐热钢。

  • 我国荒漠植被生产力动态及其与水热因子的关系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9-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为了探讨近30 a来我国干旱区荒漠植被的净初级生产力 (NPP)及其与水热因子相关性随时间的变化,运用CASA(Carnegie Ames Stanford approach)模型估算我国荒漠植被1982—2015年生长季的NPP,并运用线性回归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滑动相关系数分析了荒漠植被NPP与水热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① 单位面积NPP均值为42 g·m-2·a-1,NPP整体水平较低。空间上呈西北部、东部边缘较高,中部、南部和中东部较低的分布特征。② 荒漠植被NPP年均总量为5.783×1013 g·a-1。从荒漠植被NPP的年际变化来看,1982—2015年中国荒漠植被NPP总量以1.64×1012 g·(10a)-1的线性速率(P=0.054)上升,荒漠植被生长状况总体上不断改善,但总量趋势呈现阶段性变化,1982—1993年荒漠植被NPP总量呈极显著增长态势(1.25×1012g·a-1,P0.05)。从空间变化来看,47.65%的荒漠植被NPP呈增加态势,主要分布在阿拉善高原、天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柴达木盆地的东南边缘、阿尔金山南麓和昆仑山脉。③ 从荒漠植被NPP与各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随时间的变化来看,NPP与气温的滑动相关系数随时间的变化保持为负相关,与降水、干燥度的滑动相关系数保持为正相关,与太阳总辐射的滑动相关系数随时间变化并未表现出显著的变化趋势。总体上,荒漠植被与水热因子的相关关系在研究时段均有进一步减弱的态势,即荒漠植被NPP对气候因子的变化愈来愈不敏感。

  • 中国季节性昼夜增温的不对称性及其对植被活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6-09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基于1982-2015年气象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我国近34年季节性昼夜增温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并结合GIMMS-NDVI 3g遥感数据和植被区划数据,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不同植被分区植被对季节性不对称性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1)近34年来中国昼夜气温普遍存在极为显著的上升趋势;昼夜增温在各季节均表现出不对称特征,且该不对称特征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春季、夏季、秋冬和冬季白天增温速率分别为夜间增温速率的1.49倍、0.98倍、0.73倍和1.69倍;(2)不同分区植被对季节性昼夜不对称增温的响应各异:相对于夜间增温,白天增温对植被活动影响程度更大,影响区域更为广泛;春季和冬季昼夜增温对植被活动的影响范围更广,且春、秋季昼夜增温对植被NDVI的上升普遍起到促进作用;(3)季节非对称性昼夜增温对不同分区的植被活动有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程度随季节的变化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分析中国昼夜增温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及其对不同类型植被的影响,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季节性昼夜不对称增温对中国陆地植被动态影响的认识。

  •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0.15±0.01) g的大鳞副泥鳅幼鱼1 62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0尾鱼,分别投喂脂肪水平为2.50%、4.49%、6.48%、8.47%、10.46%和12.45%的试验饲料,养殖时间为60 d。结果表明:大鳞副泥鳅幼鱼的特定生长率(SGR)在饲料脂肪水平为8.47%时最高,为4.99%/d,除与10.46%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显著高于其余各试验组(P<0.05);饲料系数(FCR)在饲料脂肪水平为8.47%时最低,为1.09,除与10.46%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显著低于其余各试验组(P<0.05)。通过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可知,大鳞副泥鳅幼鱼SGR、FCR最优时饲料脂肪水平分别为9.18%、9.00%。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大鳞副泥鳅幼鱼肝胰脏及前肠蛋白酶、脂肪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在8.47%组达到最高值,除与10.46%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显著高于其余各试验组(P<0.05);肝胰脏和前肠淀粉酶的活性则呈先下降后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在8.47%组达到最高值,除与10.46%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显著高于其余各试验组(P<0.05)。由此得出,适宜的饲料脂肪水平可促进大鳞副泥鳅幼鱼的生长,提高其蛋白酶与脂肪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大鳞副泥鳅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其饲料的适宜脂肪水平为8.47%~10.46%。

  • Nb掺杂碲化铅合金的热电性能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18 合作期刊: 《材料研究学报》

    摘要: 用机械合金(MA)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方法制备出Nb掺杂的Pb1.1Te 合金块体, 在323-673 K温区内测试其电阻率、Seebeck 系数和热扩散系数, 并计算其热电优值。结果表明: 在Pb1.1Te 中掺杂Nb能有效提高材料的载流子浓度, 优化其电性能, 使Pb1.03Nb0.07Te 的功率因子在523-673 K温区范围内超过20 mW/(cm·K2)。同时, Nb的引入可增强声子散射, 降低晶格热导率, 从而得到较高的热电优值。样品b1.03Nb0.07Te在673 K时ZT值最大为1.27, 是基体材料Pb1.1Te的2 倍。

  • 华北平原主要种植模式农业地下水足迹研究——以河北省吴桥县为例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9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本研究采用地下水足迹分析方法, 以华北平原传统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区河北省吴桥县为例, 开展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复种体系农业地下水资源消耗研究,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作物地下水足迹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以期为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区种植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自1949 年以来, 吴桥县冬小麦地下水足迹均高于夏玉米, 历年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地下水足迹均值分别为89.02 km2 和29.84 km2。从变化趋势来看, 吴桥县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地下水足迹均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而作物地下水足迹胁迫指数(GF/Aaq),冬小麦基本处于中等程度胁迫(0.1展开 -->

  • Cr13不锈钢在盐酸溶液喷射冲刷作用下的表面腐蚀形貌表征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6-11-10 合作期刊: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摘要: 摘要:研究了Cr13马氏体不锈钢在盐酸喷射条件下的腐蚀形貌,发现射流中心与样品表面接触区域产生圆状点蚀坑、四周形成放射性分布的彗星状腐蚀沟槽;随腐蚀时间延长,蚀坑和沟槽密度增加;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彗星状腐蚀沟槽由点蚀坑和尾部的沟槽组成;点蚀坑起源于MnS夹杂处,彗星尾部沟槽主要发生在马氏体区,而?铁素体区没有明显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