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基于 MODIS 和 CloudSat 的京津冀降水冰云季节分布特征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21-02-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利用 2008 年 9 月~2016 年 8 月 Aqua MODIS 和 CloudSat 卫星数据,筛选出京津冀地区的降水 冰云,同时将其分为 4 个区域讨论,得到关于该地区降水冰云 4 个季节的分布特征,为该地区的人 工影响天气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京津冀整个地区的降水冰云在夏季的发生率都较高,且发生率 有上升的趋势。从整个地区看来,京津冀地区的降水冰云的云顶高度在冬季最低、夏季最高,云顶 温度的最小值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京津冀地区的降水冰云在春夏秋 3 季均以单层云为主,而在 冬季则以双层云为主;京津冀地区的降水冰云的类型按春夏秋冬分别为 7 种、7 种、6 种和 5 种,且在 夏季该地区的降水冰云以深对流云为主(占 48.3%),而其他季节以雨层云为主;京津冀地区降水冰 云微物理量(包括冰水含量、粒子数浓度、粒子有效半径)主要分布高度分别为 0~13.5km(春季)、 3.5~17.0 km(夏季)、1.0~14.0 km(秋季)、0~11.0 km(冬季)。冰水含量、粒子有效半径和粒子数浓度 的分布高度和最大值均在夏季最高,但粒子有效半径在秋季最低,冰水含量和粒子数浓度在冬季 最低。这 3 种微物理量随高度的分布特征夏季在京津冀各分区较为一致,都呈单峰结构,在其他季 节差异较大。

  • 基于SEBS 模型的精河流域蒸散发研究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21-01-25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以干旱区生态脆弱区精河流域为研究区,选取1990—2016年气象观测日值数据及对应时期Landsat系列影像六景,基于地表能量平衡系统模型方法,对1990—2016年蒸散发的时空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全球升温的大背景下,近26 a来研究区蒸散发整体呈增加趋势,Morlet小波分析显示存在5 a、7 a、13 a尺度变化周期。(2)研究区蒸散发量在空间呈现南高北低特征,蒸散发减少区域在东北未利用地,蒸散发显著增加区域在艾比湖西北部和南部山区。(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蒸散发量由高至低为:林地>水体>草地>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4)与地表蒸散发表现出高度正相关的气象因素为风速,地表参数为高程(DEM)与地表比辐射率(ε);与地表蒸散发表现出高度负相关的气象因素为近地表空气相对湿度,地表参数为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DVI)与地表温度(Ts)。

  • 面向宇宙再电离探测的基本数据处理方法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3-06-07 合作期刊: 《天文学进展》

    摘要: 宇宙再电离时期 (epoch of reionization, EoR) 的探测是 SKA 的重要科学目标之一,也是目前许多 SKA 探路者阵列的首要科学目标。由于宇宙再电离信号非常微弱,因此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难点,如高精度校准、大视场高动态成像等。对默奇森宽场阵列(Murchison Widefifield Array, MWA)、低频阵列 (Low Frequency Array, LOFAR)、21CMA 阵列 (21 Centimeter Array, 21CMA) 等 SKA 低频先导干涉阵列的基本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如干扰的识别与去除、数据校准、可视度研究以及成像研究等,并对数据处理时用到的一些常用技术与软件作了相应的介绍与总结。

  • 自闭特质对疼痛共情的影响:疼痛负性情绪和认知的中介作用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10-09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已有研究提示自闭症个体的疼痛共情缺陷可能源于自身疼痛的异常。鉴于高自闭特质与自闭症的相似性, 本研究分别通过实验范式和问卷调查评估了状态和特质共情, 旨在刻画自闭特质、自身疼痛与共情之间的联系。在假双人疼痛共情范式中, 高自闭特质个体在目睹他人接受疼痛时P2响应更强, 不愉悦度评分更高, 且部分源于对疼痛的高恐惧水平。问卷调查结果发现, 自闭特质水平越高, 在共情特质量表的观点采择维度得分越低, 而个人痛苦维度得分越高, 其中疼痛恐惧和灾难化中介了自闭特质与个人痛苦之间的联系。因此, 高自闭特质个体表现出高水平的状态和特质情绪共情, 且部分源于对疼痛存在更为负面的情绪和认知。这支持从自身疼痛异常的角度去理解高自闭特质和自闭症群体的共情等社会功能障碍, 为临床治疗和干预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 基于PFDHA 的X80管道应变失效可靠度计算方法

    分类: 力学 >> 应用力学 提交时间: 2023-03-20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地质断层是长输油气管道的主要地质灾害威胁,断层灾害条件下管道会由于过大的应变而失效。现有基于应变设计的确定性分析方法相对保守,无法考虑管道结构、管周土壤和地震断层位移的多重不确定性。为此,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管道几何尺寸、管土相互作用,以及断层位移不确定性的可靠性分析方法。采用管道设计应变数据库,建立管道设计应变与各影响参数间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获得基于应变的断层错位下管道极限状态方程。通过Monte-Carlo模拟,计算得到特定断层位移下考虑管道尺寸参数、管土作用参数、内压等参数不确定性的管道失效概率。基于断层位移概率危险性分析流程(PFDHA) ,对断层位移的不确定性进行考量,得到各断层位移在不同服役期下的发生概率。结合既得的管道条件失效概率,基于全概率计算公式可得管道在该服役期内的失效概率。以管道穿越博罗科努-阿其克库都克断裂的新粤浙X80管道为例开展分析,获取了该管道在服役10年、20年、30年的失效概率。结果表明:新粤浙X80管道服役20年内满足CSA 7662规定的目标可靠性要求;服役年限大于20年后,该穿越段管道失效概率将超越最大允许的失效概率,需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

  • 自闭特质对疼痛共情的影响:疼痛负性情绪和认知的中介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15

    摘要: 已有研究提示自闭症个体的疼痛共情缺陷可能源于自身疼痛的异常。鉴于高自闭特质与自闭症的相似性, 本研究分别通过实验范式和问卷调查评估了状态和特质共情, 旨在刻画自闭特质、自身疼痛与共情之间的联系。在假双人疼痛共情范式中, 高自闭特质个体在目睹他人接受疼痛时P2响应更强, 不愉悦度评分更高, 且部分源于对疼痛的高恐惧水平。问卷调查结果发现, 自闭特质水平越高, 在共情特质量表的观点采择维度得分越低, 而个人痛苦维度得分越高, 其中疼痛恐惧和灾难化中介了自闭特质与个人痛苦之间的联系。因此, 高自闭特质个体表现出高水平的状态和特质情绪共情, 且部分源于对疼痛存在更为负面的情绪和认知。这支持从自身疼痛异常的角度去理解高自闭特质和自闭症群体的共情等社会功能障碍, 为临床治疗和干预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 京津冀夏季强降水下冰云宏微观特征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1-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根据Aqua MODIS 2级云产品和Cloudsat的2级产品资料,结合降水数据和MODIS L1B级辐射率数据,对发生在京津冀地区夏季的三次强降水过程中冰云的宏微观物理量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探究这些物理量和降水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水平分布中,强降水过程中降水强度高值区内云相为冰云,冰云云顶高度在8~17 km,冰云粒子有效半径、冰云光学厚度、冰水路径分别最高可达60 μm、 150、 5 000 g∙m^(-2);冰云光学厚度、冰水路径、冰云云顶高度随降水强度增大而增大。在垂直分布中,冰云主要分布在3.5 km以上,发生强降水站点的冰云为深对流云,冰云粒子有效半径、冰水含量、冰云粒子数浓度分别最高可达150 μm、 3 000 mg∙m^(-3) 、 500 L^(-1);冰云粒子有效半径高值区存在于云层中下部,且随高度上升而减小,冰云粒子数浓度高值区存在于云层中上部,且随高度上升而增加,冰水含量高值区则存在于云层中部;冰云粒子有效半径、冰水含量、冰云粒子数浓度在9 km以上随降水强度增大而增大。

  • 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的检测与评价方法

    提交时间: 2022-08-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发生可能与内脏敏感性增加、胃肠道动力异常、肠道菌群失调、精神及遗传因素有关。其中,内脏敏感性增加是IBS最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之一。因此,对该病内脏敏感性增加状态的检测和评价对IBS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实际意义。笔者通过检索、整理近20年关于IBS内脏敏感性的研究,从中枢与外周的两个角度出发,综述了对IBS患者和模型动物内脏敏感性增加状态检测及评估方法,并探讨了这些方法的运用现状与前景,以期为IBS内脏敏感性评价研究提供文献依据。

  • 宇宙黎明和再电离时期探测进展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3-06-07 合作期刊: 《天文学进展》

    摘要: 宇宙黎明和再电离信号探测是目前运行以及即将建成的低频射电阵列 (如平方公里阵列square kilometer array, SKA) 的首要科学目标之一。红移 z = 6 ∼ 27 时期的 HI 超精细能级跃迁产生的 21 cm 辐射是进行宇宙黎明和再电离时期探测的最直接而有效的工具,通过探测 HI 的21 cm 信号可以描绘出宇宙第一代发光天体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从而研究宇宙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史。主要介绍近年来宇宙黎明和再电离探测方向的相关研究进展,讨论了在宇宙黎明和再电离探测时期探测中关于前景去除、数据处理方法等相关问题,以及低频射电望远镜在全天总功率测量、功率谱测量方面的研究进展。

  • 星系团弥散辐射研究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3-06-07 合作期刊: 《天文学进展》

    摘要: 星系团中的弥散辐射通常以位于中心区域的射电晕或周围区域的射电遗迹形式存在。根据星系团弥散辐射的陡谱特性,通过宽带低频射电波段的观测,能够得到其中射电晕及射电遗迹的频谱特征,从而帮助理解星系团的形成与演化过程。通过分析默奇森宽场阵列 (Murchison Widefield Array, MWA)、澳大利亚望远镜阵列 (Australia Telescope Compact Array, ATCA)在射电波段对位于红移 z = 0.098 的星系团 SPT J2201-5956 和位于 z = 0.232 的星系团 SPTJ2023-5535 的观测数据,得到了对应两个星系团的弥散辐射特性。分析结果表明 SPT J2201-5956 中弥散辐射的谱指数为 −1.68+0.27−0.27,其来源可能为星系团中的死亡星系;SPT J2023-5535中弥散辐射的谱指数为 −1.21+0.02−0.02,且其辐射位于星系团的中心区域,因此可以认为该星系团中的弥散源是射电晕候选体。

  • 海南岛橡胶林叶面积指数遥感估算模型比较研究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3-02-17 合作期刊: 《智慧农业(中英文)》

    摘要: 叶面积指数(LAI) 是描述植被生长状况和冠层结构的一个重要参数,快速获取大面积植被与作物 LAI对于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农林业生产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选取海南岛典型热带 作物橡胶树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卫星遥感植被指数的橡胶林LAI估算模型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 明,相较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绿色归一化植被指数(G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 和宽动态范 围植被指数(WDRVI) 四个指数,增强植被指数(EV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差值植被指数 (DVI) 和改良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SAVI) 四个指数同LAI之间的相关性较高。构建的基于不同植被指数的 橡胶林LAI估算模型(一元线性、指数和对数模型) 中,基于EVI指数的橡胶林LAI一元线性估算模型效果 最佳,其决定系数R2为0.69。经验证,该模型估算的橡胶林LAI精度较高,观测和模拟的橡胶林LAI线性拟 合R2为0.67,均方根误差RMSE为0.16,平均相对误差RE为-0.25%,但在橡胶林LAI中值区存在低估现象, 同时在LAI高值区和低值区存在一定的高估现象。从空间分布来看,海南岛橡胶林LAI高值区(4.40~6.23) 主要分布在海南岛西部儋州、白沙等市县,LAI中值区(3.80~4.40) 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部澄迈、屯昌、 琼中等市县,LAI低值区(2.69~3.80) 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东部和南部的定安、琼海、万宁、乐东、三亚等 市县。总之,构建的基于EVI指数的橡胶林LAI一元线性估算模型精度较高,克服了NDVI、GNDVI、RVI等 植被指数容易出现指数饱和问题,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