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参数动脉自旋标记与动态磁敏感增强脑灌注成像在诊断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中的对比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2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比较多参数三维假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 pCASL)与动态磁敏感增强灌注成像(DSC PWI)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责任病灶的检出率。方法 比较39例临床诊断TIA患者,并在首次发作24 h内进行磁共振检查。扫描序列包括常规头颅MR成像、MRA(MRA),DWI、3D pCASL(选取两个标记延迟时间post-labeling time, PLD, PLD=1.5 s及PLD=2.5 s),DSC PWI。后处理获取3D pCASL的脑血流(CBF)图像和DSC PWI 的Tmax图像。比较不同灌注方法与MRA及DWI结合法对于缺血病灶检出率和缺血面积。结果 TIA患者的缺血病灶检出率,3D pCASL(PLD1.5 s及PLD2.5 s)的CBF图像与DSCPWI Tmax 对比无差异;3D pCASL(PLD1.5 s)的 CBF 图像对于缺血的检出率高于 MRA 结合 DWI 法;DSC PWI Tmax、3DpCASL(PLD2.5 s)CBF与MRA结合DWI法无差异。显示低灌注面积,3D pCASL(PLD1.5 s)的CBF图像显示的面积最大,其 次是DSC PWI Tmax,而3D pCASL(PLD2.5 s)的CBF图像显示的低灌注面积最小。结论 3D pCASL脑灌注成像技术无创、快速、可重复性强,推荐作为临床可疑TIA患者的影像筛查手段,不同PLD的3D pCASL序列对于病灶的检出及缺血面积的显示有差异,选择较短PLD有可能提高病灶的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