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号与非符号SNARC效应的发展:言语能力、视空间能力和工作记忆的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1-14

    摘要: 为了揭示符号和非符号SNARC效应各自的发展规律及二者关系,实验1以36名6~7岁儿童、59名7~8岁儿童、69名8~9岁儿童和31名成人为被试,测查符号和非符号奇偶判断任务,发现符号SNARC效应在8~9岁儿童中才出现,但非符号SNARC效应在6~7岁儿童中就已出现,且跨年龄组(儿童和成人)的数据和针对儿童的追踪数据分析显示两种SNARC效应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可能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此外,对于同时出现符号与非符号SNARC效应的8~9岁儿童和成人来说,符号和非符号SNARC效应相关不显著。为进一步探讨两种SNARC效应是否有相似的认知机制,实验2对137名8~9岁儿童进行为期半年的追踪,测查其言语能力(语音意识、语音记忆和快速命名)、视空间能力(视知觉和心理旋转)、工作记忆(言语工作记忆和视空间工作记忆)及符号和非符号SNARC效应,结果显示:言语能力和言语工作记忆对符号SNARC效应预测作用显著,视空间能力和视空间工作记忆对非符号SNARC效应预测显著。这表明两种SNARC效应具有不同的认知基础。研究结果支持了符号与非符号SNARC效应的分离假说,并拓展了双编码理论。

  • 媒体多任务与创造力的关系:基于多视角的解释

    提交时间: 2023-03-20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媒体多任务与创造力的研究结果间存在着差异,从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表现两方面对其关系进行梳理,并基于多视角对其进行解释:从执行功能的视角看待媒体多任务与发散思维的正向关系,发现完成媒体多任务所需的认知灵活性增强等因素与发散思维提升有关;从注意风格的视角解释媒体多任务与聚合思维的关系,发现媒体多任务所需的更大注意广度有利于促进聚合思维,但个体认知坚持性的减弱也让其关系更加复杂;而对于媒体多任务与创造性表现的正向关系也有来自情绪激活和矛盾整合的证据。未来研究可在明确二者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其内在机制,并探索媒体多任务激发创造力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