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科技部“十三五”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重点专项“农田系统重金属迁移转化和安全阈值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农田系统重金属迁移转化和安全阈值是土壤环境中重金属研究领域的基础性和复杂性的核心问题。与 国外相比, 以往我国在农田土壤重金属研究方面的投入和成果多集中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和修复技术方面, 而有关土壤重金属的形态转化、风险评价和阈值方面的研究较少。近年来, 土壤重金属的形态转化、风险评价和阈值研究在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比如, 多年研究成果证明现有的土壤重金属铅的环境质量标准过宽, 说明单纯采用生态环境效应来制定我国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不能有效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正是由于我国过去关于土壤重金属安全阈值研究基础数据和方法不足,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没有充分考虑农产品产地土壤性质差异大、种植作物类型和品种多的特点, 使得我国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亟待完善和提升, 从而有效地保障我国农产品安全生产和农田生态安全。

  • PACAP及其衍生物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7-11-21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是近年新发现的神经多肽,属于促胰液素/胰高血糖素/血管活性肽(VIP)家族中的新成员,广泛分布于脑和外周组织器官,尤其在内分泌胰腺、性腺、呼吸和生殖系统,在能量代谢、神经保护、免疫系统等发挥重要生理学功能。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主要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并发症日益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已成为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论述PACAP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

  • PACAP及其衍生物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7-11-21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是近年新发现的神经多肽,属于促胰液素/胰高血糖素/血管活性肽(VIP)家族中的新成员,广泛分布于脑和外周组织器官,尤其在内分泌胰腺、性腺、呼吸和生殖系统,在能量代谢、神经保护、免疫系统等发挥重要生理学功能。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主要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并发症日益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已成为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论述PACAP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

  • 毛乌素沙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粒度及有机质特征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9-10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在毛乌素沙地选择半固定沙丘地、留茬地、翻耕地及草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采集土壤表层(0~5 cm)和亚表层(5~10 cm)实验样品,测试并分析粒度和有机质的含量变化及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 留茬地、翻耕地和草地的优势粒级为粉粒(0.002~0.05 mm)。表层土壤粉粒含量草地(61.06%)>留茬地(53.09%)>翻耕地(48.28%);亚表层为草地(61.25%)>翻耕地(49.43%)>留茬地(48.42%)。半固定沙丘地的优势粒级为细砂(0.1~0.25 mm)。其表层含量52.69%,亚表层含量54.53%。② 土壤有机质含量,表层草地(18.75 g·kg-1)>翻耕地(12.53 g·kg-1)>留茬地(11.25 g·kg-1)>半固定沙丘地(8.13 g·kg-1);亚表层草地(13.36 g·kg-1)>留茬地(13.05 g·kg-1)>翻耕地(12.67 g·kg-1)>半固定沙丘地(7.73 g·kg-1)。③ 土壤粒度与有机质的相关性表现为留茬地、半固定沙丘地的有机质与粉粒呈显著正相关,翻耕地有机质与中砂、细砂呈正相关,反映了翻耕地土壤有机质不稳定且易受其他因素影响。

  • 纳米复合肽SCM的制备及其对II型糖尿病治疗作用的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8-03-15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一种新型的神经内分泌肽,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被发现在碳水化合物或脂质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易受二肽基肽酶IV的降解。本研究将壳聚糖修饰的纳米硒(SeNPs-CTS, SC)作为载体,通过酰胺键负载连接PACAP衍生肽MPL-2,制备稳定性良好,具有协同治疗II型糖尿病作用的纳米复合肽SeNPs-CTS-MPL-2(SCM)。实验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高稳定性的纳米复合肽SCM,SCM的平均粒径为158nm,粒径较为集中, 表面Zeta电位为35.6mV,较SC粒径以及Zeta电位有明显的变化,说明MPL-2成功的连接到了SC表面。SCM在水溶液中可稳定存在40天,在水溶液中有较强的稳定性。体外缓释实验表明SCM在48h内不断释放活性多肽MPL-2,有效的延长了MPL-2的作用时间。Ⅱ型糖尿病模型鼠(db/db 小鼠)腹腔注射SCM,葡萄糖耐量实验结果表明MPL-2负载到载体SC上构建了SCM后,SCM在体内不断缓释MPL-2,延长了MPL-2的作用时间,增强了MPL-2的药效。在8周连续用药治疗的过程中,SCM可显著提高II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药效明显强于MPL-2和SC单独用药。构建了纳米复合肽SCM,可有效的延长MPL-2的作用时间,发挥治疗II型糖尿病的生物学作用。

  • 不同锌水平对低剂量镉在水稻中迁移能力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6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本研究利用水稻作为供试植物, 在轻度镉(Cd)污染[镉浓度分别为0 mg·L1、0.01 mg·L1(低剂量)、0.03 mg·L1(中剂量)、0.09 mg·L1(高剂量)]水培条件下, 通过外源添加不同剂量锌(Zn, 浓度分别为0 mg·L1、0.025 mg·L1、0.05 mg·L1、0.1 mg·L1、0.2 mg·L1)研究水稻生物量变化及Cd 在水稻体内分布和迁移, 探索Zn、Cd 间的相互关系, 并筛选治理水稻Cd 污染的最适外源Zn 浓度。结果表明, 施加外源Zn 水稻根茎叶的生物量均有所增加, 且Zn 浓度为0.05 mg·L1 效果最显著。缺Zn 条件(0 mg·L1)下, 水稻根细胞质和细胞壁中的Cd 含量比值随外源Cd 浓度增加而降低; 加入外源Zn 后, 细胞质与细胞壁中Cd 含量比值有上升趋势, 0.03 mg·L1 Cd 水平下变化显著。中低剂量(0.01~0.03 mg·L1)Cd 水平下, 施加Zn 可降低水稻根部对Cd 的吸收和转运。其中Zn 浓度为0.05 mg·L1 时, 水稻根、茎、叶中的Cd 含量下降最为显著, 分别下降38%、71%、65%(低剂量Cd)和44%、79%、69%(中剂量Cd), 且水稻根与茎、根与叶的转移系数分别降低53%和44%(低剂量Cd)、62%和40%(中剂量Cd); 而后随Zn 浓度增加水稻各部位Cd 含量及转移系数无显著变化。在高剂量Cd 环境下, 施加外源Zn对水稻根、茎、叶Cd 含量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 在中低剂量的Cd 污染条件下, Zn、Cd 间存在明显的拮抗作用, 且外源添加0.05 mg·L1 Zn 是降低水稻Cd 吸收迁移及增加水稻产量的最适浓度。

  • 负载NGF的可注射壳聚糖透明质酸水凝胶材料理化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8-02-11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目的:制备负载NGF的可注射壳聚糖透明质酸复合水凝胶,探讨其理化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方法:首先京尼平交联制备壳聚糖透明质酸复合水凝胶材料,采用倒置法检测凝胶时间;扫描电镜观察材料形态结构;NGF释放实验、体外溶胀以及降解实验等检测凝胶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通过MTT实验、NGF活性检测、材料与细胞共培养检测凝胶材料生物学性能。结果:在37℃条件下,可注射凝胶材料凝胶时间在37min左右,凝胶材料为多孔网络状结构,凝胶材料8周最多能够降解76%,缓释21天的NGF具有生物活性,凝胶材料能促进RSC96细胞的粘附、增殖、迁移以及细胞活性物质的释放。结论:京尼平交联的壳聚糖透明质酸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作为NGF的载体材料,具有成为神经导管内填充材料的潜能。

  • 卵黄免疫球蛋白对雏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卵黄免疫球蛋白(IgY)对雏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选取同一批出雏、体重相近的1日龄罗曼褐蛋鸡公雏24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对照组饲粮基础上添加0.1%的IgY。试验期5周。分别于1、3、5周龄,每个重复选取接近该重复平均体重的试验鸡2只,称重、采血并用于血清免疫指标测定,然后取免疫器官、空肠食糜用于相关指标测定。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3、5周龄雏鸡平均日增重有增大的趋势(0.050.05)。3)试验组1周龄雏鸡血清球蛋白、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含量和溶菌酶活性,3周龄雏鸡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和白细胞介素-2含量,5周龄雏鸡血液淋巴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试验组1周龄雏鸡肠道食糜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雏鸡饲粮中添加IgY可以促进雏鸡1~5周龄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的提高,但从提高免疫机能的角度看,育雏前期(1~3周龄)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 益生菌对蛋鸡早期生长、饲粮养分利用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益生菌对蛋鸡早期生长、饲粮养分利用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用540只体重相近且健康的1日龄罗曼褐壳蛋鸡公雏,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饲喂添加0.1 g/kg杆菌肽锌预混剂的基础饲粮,益生菌组饲喂添加1 g/kg益生菌制剂的基础饲粮。试验期7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和抗生素组70日龄体重均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饲粮粗蛋白质的表观利用率提高了8.7%(P=0.054),钙的表观利用率提高了22.96%(P<0.05);抗生素组饲粮能量的表观利用率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试验鸡盲肠中微生物菌群的种类数和有益菌丰度均有提高,有害菌丰度有所降低;抗生素组试验鸡的盲肠有害菌丰度降低,但盲肠微生物的丰富度和有益菌丰度也同时降低。由此看出,饲粮中添加益生菌可促进蛋鸡早期的生长,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提高机体生理健康状况,而且益生菌比抗生素更有益于肠道健康。

  • Fas凋亡抑制分子FAIM1缺失诱发肥胖的初步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7-06-01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高效制备具有治疗2型糖尿病功能的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衍生物MPL-2,并以2型糖尿病小鼠(db/db小鼠)为模型在体内研究其抗2型糖尿病的生物学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PACAP27衍生多肽MPL-2的分子量为3902 Da.,纯度达97%,其产率可达29.3毫克/ (每升发酵产物);在以db/db小鼠为模型的体内葡萄糖耐量实验中,MPL-2可有效促进小鼠胰岛素第一时相(5-15 min)分泌,显著提高小鼠的葡萄糖耐受能力。在MPL-2的长效药效学实验中,经过8周连续用药治疗后,MPL-2可显著提高db/db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耐量实验60 min时MPL-2可将小鼠血糖降至初始值的63.52%;同时,在8周连续用药治疗过程中,与生理盐水(NS)处理组相比,MPL-2可有效降低db/db小鼠的体重、空腹血糖、饮食量、饮水量,分别低于NS组21.98%、21.46%、22.20%、60.07%,而且可显著改善db/db小鼠的血脂常数,生物学作用显著优于多肽BAY55-9837。本研究建立了新型基因重组PACAP27衍生多肽MPL-2的高效制备技术,重组多肽MPL-2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db/db小鼠的葡萄糖耐量、胰岛素敏感性、血脂常数,显著降低db/db小鼠的体重、空腹血糖、饮食和饮水量,从而发挥治疗2型糖尿病的生物学作用,本研究可为MPL-2的药用研发提供实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