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物理学 >> 核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0-07
摘要: 对缪氢原子兰姆位移的测量是测量质子电荷半径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而对于缪氢原子兰姆位移的理论 计算则是从兰姆位移的实验结果中抽取出质子电荷半径的必要途径。本文计算了缪氢原子的兰姆位移,考虑 了相对论效应对缪氢原子兰姆位移的影响。由真空极化效应导致的兰姆位移由 Uehling 等效势能来表征,缪氢 原子的相对论效应通过 Breit-Pauhli 哈密顿量来表达;本文通过精确的少体计算方法-高斯展开法,计算了缪 氢原子的 2S1/2 与 2P1/2 的能级,发现考虑了相对论修正后的兰姆位移比不考虑相对论修正的兰姆位移大 0.09 meV,且更接近实验结果。
分类: 物理学 >> 普通物理:统计和量子力学,量子信息等 提交时间: 2023-10-15
摘要: 此前的相关尝试是运用经典力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句子意义的动态性;本文以量子化的范畴观为立足点,从事件的延续性和端点性质出发,讨论动词表征的事件运动轨迹,对象是现代汉语动词系统承载的线性、点点、点线、线点、线线以及多维变化等路程特征及其相关要素,如时空特点、区间类别、位移、事件持续性、介入领域、范畴化视角、量子特点。讨论把所有这些因素放到运动轨迹之下进行,并以系统网络方式构拟相应的态叠加关系,反映的是大脑和思维的工作机制。这一尝试可以构建新的语言事实、为自然语言处理提供算法依据,进而推动普通语言学研究走向深入。
分类: 土木建筑工程 >> 土木建筑工程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8-10-26 合作期刊: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摘要: 本研究从铁路路基健康监测出发,基于FDM(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与FBG(Fiber Bragg Grating)技术开发了路基小变形监测系统。利用FDM技术和FBG传感技术设计带封装和锚固板的FBG传感器监测模型,标定试验可得荷载与土体位移的关系,结果表明:位移与荷载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标试验测得最大位移为0.25 mm,最小位移为0.05 mm,传感器灵敏度达到4 nm/mm,最小分辨率达到0.62 µm。通过两种试验工况检验传感器可行性,包括监测路基在静、动载作用下的位移变化,静荷载作用下监测数据表明:波长及位移随时间呈阶梯性增长,试验成功采集路基的最小位移达到0.004 mm。动荷载监测试验结果表明传感器可以快速反映车辆模型荷载产生的竖向压力。
分类: 土木建筑工程 >> 土木建筑工程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8-10-26 合作期刊: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摘要: 本研究从铁路路基健康监测出发,基于FDM(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与FBG(Fiber Bragg Grating)技术开发了路基小变形监测系统。利用FDM技术和FBG传感技术设计带封装和锚固板的FBG传感器监测模型,标定试验可得荷载与土体位移的关系,结果表明:位移与荷载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标试验测得最大位移为0.25 mm,最小位移为0.05 mm,传感器灵敏度达到4 nm/mm,最小分辨率达到0.62 µm。通过两种试验工况检验传感器可行性,包括监测路基在静、动载作用下的位移变化,静荷载作用下监测数据表明:波长及位移随时间呈阶梯性增长,试验成功采集路基的最小位移达到0.004 mm。动荷载监测试验结果表明传感器可以快速反映车辆模型荷载产生的竖向压力。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0-10-26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为先进地基太阳望远镜(AST-G)主镜支撑系统预研,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CAN总线通信的主动光学镜面位姿调整驱动系统。首先面向一个主动支撑样机实验平台,开展了镜面运动学理论分析及位姿解算,然后采用STM32设计了一个主节点和三个子节点,实现了镜面位姿驱动系统中位移促动器的分布式控制。最后,开展了基于CAN总线的位移促动器性能测试及镜面位姿调整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位移促动器的控制精度优于1μm RMS,镜面绕X、Y轴的转动误差优于1'' RMS,镜面Z轴方向平动误差优于1μm RMS。本文所提基于CAN总线的位姿驱动系统研究为先进地基太阳望远镜(AST-G)主镜支撑系统的研制提供了技术探索,也可为其它主动光学应用系统提供参考。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18-11-19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以环形太阳望远镜为应用背景,研制了一种基于步进电机的位移促动器,并进行 了性能实验测试,获得了该位移促动器的性能指标。分析了常见的大行程高精度位移促动器 的结构形式,选择位移缩放式作为位移促动器的基本结构。该位移促动器采用步进电机集成 行星减速器作为驱动元件,以具有特殊消间隙结构的螺旋传动作为位移缩放机构,为实现高 分辨率、高刚度和高精度的位移促动器的设计。开展了位移促动器的性能实验测试,结果表 明:该位移促动器轴向位移量程为±2mm,不同负载下均能实现 1μm 步长分辨率,位移闭环 输出精度优于 1μm。研制的位移促动器为环形太阳望远镜的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并 可为其它精密光学镜面支撑系统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19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 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 探究bcc-W在中子辐照初期, 由辐照诱发的缺陷形成和演化的微观过程的原子机制. 选取初始碰撞原子(PKA)能量1.0~25.0 keV, 模拟温度范围100~900 K, 研究W中位移级联产生的缺陷数量及分布, PKA方向和温度对稳定Frenkel pairs 数的影响, 缺陷团簇以及W的离位阈能. 结果表明, 若级联诱发的缺陷在峰值阶段呈近球形密集分布, 稳定阶段Frenkel pairs 数相对较少, 若缺陷呈非球形相对分散分布, 稳定阶段Frenkel pairs 数相对较多; 稳定Frenkelpairs 数受PKA方向的影响不大, 且随温度升高有下降趋势; 比较而言, 间隙原子团簇分数比空位团簇分数高, 而空位团簇倾向于形成较大的团簇;W的平均离位阈能受温度影响较小, 并具有一定的各向异性.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17-10-20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以极地天文望远镜为应用背景,研制了一种低温微位移促动器,并在室温和低温条件下进行性能测试实验,获得了低温微位移促动器的性能指标。分析了3种常见的大行程高精度微位移促动器的结构形式,选择位移缩放式作为低温微位移促动器的基本结构。微位移促动器采用低温步进电机作为驱动元件,以具有特殊消隙结构的螺旋传动作为位移缩放机构,实现了高刚度、耐低温、结构紧凑、密闭性好的微位移促动器的设计。开展了微位移促动器的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低温微位移促动器在室温条件下的步进精度可以达到1m0.082m,并且满足负载能力的设计要求;低温条件下步进精度可以达到2m0. 404m。研制的微位移促动器将为拼接式极地天文望远镜的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分类: 核科学技术 >> 辐射物理与技术 提交时间: 2025-04-19
摘要: 系外行星巡天望远镜采用233K工作的高精度CMOS图像传感器进行行星探测,然而空间环境中质子辐照与温度波动会引发传感器性能退化,严重威胁望远镜在轨性能与使用寿命。本研究旨在揭示质子辐照后不同温度对CMOS图像传感器关键参数的影响,为评估器件辐射损伤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开展60 MeV质子6.71×1010 p/cm2注量质子辐照实验,系统测试不同温度下暗电流、噪声等核心参数变化规律,结合像素追踪方法量化热像素激活能,开展退火试验分析参数恢复程度,并基于半导体器件物理与辐射损伤理论进行机理分析。实验表明:随温度升高,暗电流及其不均匀性呈指数增长,固定模式噪声、时域噪声与热像素数量线性增加,暗电流分布高斯均值右移,热像素激活能(0.627eV)低于普通像素(0.726eV),团簇缺陷主导了热像素生成。退火后暗电流有明显恢复的现象,但固定模式噪声未见明显恢复。结合像素结构分析质子位移损伤诱发的体缺陷是敏感参数退化的根本原因,研究结果为空间高精度CMOS传感器在轨运行提供了关键实验数据与理论支撑。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1-07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地表粗糙度作为风蚀防护中常用的传统指标,在防护林、沙障等工程措施的防护效益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地表粗糙度存在不完全准确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引入新的参考指标附面层位移厚度,借助风洞模拟实验的方法,通过测定不同边长聚乳酸沙袋沙障中的风速频数、拟合风速流场、计算防风效能等来验证地表粗糙度和附面层位移厚度这2个指标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随着聚乳酸沙袋沙障障格边长的增大,平均风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其中障格边长为1.5 m和2.0 m沙障内的平均风速分别是1.0 m沙障的1.13和1.24倍;防风效能则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其中障格边长为1.0 m沙障内各处均大于0.6,1.5 m沙障内各处均大于0.5,2.0 m沙障内各处均大于0.4;风速流场高速区的面积呈现出增大的趋势。这表明随着沙障障格边长的增大,沙障的防护作用逐渐下降。与此同时,随着沙障障格边长的增大,附面层位移厚度呈现出减小的趋势,而地表粗糙度则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综上,附面层位移厚度在评价沙障防护作用时的准确性更高,可作为新的补充参考指标。
分类: 力学 >> 振动与波 提交时间: 2022-11-01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应力波在岩体中传播规律的研究是分析工程岩体动力稳定性的基础。天然岩体中包含的大量节理对应力波的传播规律具有显著的影响。应力波在岩体中传播时会出现幅值的衰减以及波速的降低,在此过程中,节理在应力波的作用下会出现张开、闭合和滑移变形。目前,应力波在岩体中的一维和二维传播规律分析方法比较成熟,这些方法主要分为非连续介质方法与动态等效连续介质方法以及双尺度非连续耦合方法。借助这些方法,研究者们开展了线性和非线性节理对应力波传播规律影响的研究。本综述将详细地总结上述3种方法,探讨它们的优缺点,并提出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分类: 力学 >> 固体力学 提交时间: 2023-12-18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为了拓展深基坑失稳破坏前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计算的适用范围,依据深基坑失稳破坏前的土体状态转变效应即黏性土类流体特征和墙背扰动域区划分,借助土的流变模型和流体运动动量方程推导出一种考虑时间和位移的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 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对计算方程进行求解,计算得到深基坑失稳破坏变前关于时间和位移的主动土压力数值。通过与试验实测值和已有文献计算值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基坑失稳破坏前土体状态转变效应的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值更加接近,误差在3%以内,具有更高的精度; 通过对计算模型中的流变参数进行分析,得出土的瞬时弹性模量、黏弹性模量和黏滞系数对非极限主动土压力的影响规律,其中黏滞系数影响最为显著,分析结果对于指导深基坑失稳破坏的防治具有工程指导意义。
分类: 力学 >> 应用力学 提交时间: 2023-03-20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基于柱坐标系下的三维弹性力学基本方程,采用状态空间法得到两端固支单层与叠层圆柱厚壳轴对称问题的精确解析解。为严格满足固支端的边界条件,将固支端的边界位移函数作为状态变量引入状态方程,采用增维方法把非齐次状态方程变为齐次状态方程,并通过层合渐近技术将变系数状态矩阵转为常系数矩阵进行求解。所得到的解不仅严格满足三维弹性力学基本方程,而且严格满足固支边界条件,是真正意义上的三维精确解。算例表明,本研究解与有限元解吻合,具有很高的精度,且关于级数项数和分层数具有很好的收敛性。另外,通过圆柱厚壳各力学量沿径向和轴向的精确分布规律分析了厚径比和跨径比变化对位移和应力分布的影响。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以胃癌SGC7901细胞原位移裸鼠模型为对象,通过荧光双向差异凝胶电泳(2D-DIGE)结合液质联用(LC-MS)质谱分析技术鉴定ZNF 139调控的胃癌转移相关蛋白质。方法合成针对ZNF 139的小干扰RNA (ZNF139-siRNA),以ZNF 139-siRNA转染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 G418筛选。以ZNF139-siRNA质粒转染的胃癌细胞、阴性质粒转染的胃癌细胞及普通胃癌细胞分别进行裸鼠胃癌原位移植。造模成功后取出原位移植瘤及腹腔转移淋巴结。荧光双向差异凝胶电泳(2D-DIGE)技术分别分离ZNF139-siRNA各组原位移植瘤及腹腔转移淋巴结蛋白质;选定差异点,胶内酶解后,液质联用(LC-MS )质谱分析技术鉴定蛋白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验证差异蛋白质的表达。结果转染ZNF 139-siRNA质粒后SGC7901细胞中ZNF 139的表达受到有效抑制。与阴性质粒组及空白组比较,阳性质粒组原位移植瘤生长更慢(P<0.05 ),且腹腔淋巴结转移率更低(P<0.05 )。蛋白质组学结果发现在阳性质粒组原发灶中Fascin, hnRNPA2/B 1表达下调,ANXA 1表达上调;阳性质粒组转移淋巴结中ANXAS表达下调(P<0.05 ) } Western blot验证结果与蛋白质组学结果相符。结论ZNF 139可能通过调节Fascin,hnRNPA2/B 1,ANXA1,ANXAS促进胃癌淋巴结转移。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3-10-17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随着光学天文望远镜口径不断增大,望远镜主镜多采用拼接镜面形式,而微位移促动器作为镜面拼接技术的关键部件,始终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以双螺旋滚珠丝杆代替传统机械式微位移促动器中减速器加滚珠丝杆结构,利用差动螺旋原理进行微位移输出,使用伺服电机作为驱动电机,并对负载时电机所需的转矩进行分析。微位移促动器的输出位移精度、行程及负载能力是重要技术指标,本文从这三方面的要求出发,开展性能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该微位移促动器总行程为5 mm,理论最大可承载1 200 N,在200 N的负载下实现200 nm 的步长分辨率,开环单向位移精度优于0.65 m,闭环单向位移精度优于0.2 m。验证了所提出的微位移促动器具备高精度、大行程和高负载的要求,为我国未来大口径天文望远镜的设计提供技术储备。
分类: 力学 >> 应用力学 提交时间: 2023-03-20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地质断层是长输油气管道的主要地质灾害威胁,断层灾害条件下管道会由于过大的应变而失效。现有基于应变设计的确定性分析方法相对保守,无法考虑管道结构、管周土壤和地震断层位移的多重不确定性。为此,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管道几何尺寸、管土相互作用,以及断层位移不确定性的可靠性分析方法。采用管道设计应变数据库,建立管道设计应变与各影响参数间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获得基于应变的断层错位下管道极限状态方程。通过Monte-Carlo模拟,计算得到特定断层位移下考虑管道尺寸参数、管土作用参数、内压等参数不确定性的管道失效概率。基于断层位移概率危险性分析流程(PFDHA) ,对断层位移的不确定性进行考量,得到各断层位移在不同服役期下的发生概率。结合既得的管道条件失效概率,基于全概率计算公式可得管道在该服役期内的失效概率。以管道穿越博罗科努-阿其克库都克断裂的新粤浙X80管道为例开展分析,获取了该管道在服役10年、20年、30年的失效概率。结果表明:新粤浙X80管道服役20年内满足CSA 7662规定的目标可靠性要求;服役年限大于20年后,该穿越段管道失效概率将超越最大允许的失效概率,需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电气工程 提交时间: 2019-03-05 合作期刊: 《电气工程学报》
摘要: 针对采用差动方式测量位移的主动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研究了电涡流位 移传感器故障信号与控制器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不同探头发生故障时位移传 感器输出和控制器输出的特征,介绍了自适应滤波的工作原理,进而提出了基于自适 应滤波的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以两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差值为参考信号对控制 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滤波,得到控制器输出信号与两传感器输出差值信号之间的相关系 数,从而根据相关系数的极性准确判断出现故障的传感器。最后应用 Matlab 对其进行 仿真,并结合基于可编程序门阵列(FPGA)的自适应滤波器对故障信号进行实验验 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地检测到传感器故障并识别故障传感器。
分类: 力学 >> 基础力学 提交时间: 2023-11-09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针对传统被动隔振器低频隔振性能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连杆-倾斜弹簧负刚度机构,并将其与线性弹簧并联构成一种新型准零刚度(quasi-zero stiffness,QZS)隔振器。首先,对该隔振器进行静力学分析,建立无量纲力-位移和无量纲刚度-位移关系式,并讨论设计参数对隔振器刚度的影响,进一步得出隔振器在平衡位置处具有零刚度特性的参数条件; 其次,通过动力学研究,建立隔振器在位移激励下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并应用谐波平衡法推导出位移传递率; 最后,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对准零刚度隔振器在不同激励频率下进行数值仿真,并与不含负刚度机构的线性隔振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准零刚度隔振器在低频激励下的隔振效果明显优于线性隔振器,而在高频激励下具备与线性隔振器相当的隔振性能。
分类: 力学 >> 应用力学 提交时间: 2023-03-20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根据层状异性软土地层桩基的力学特性,通过构建虚拟柱状等效模型,采用分层总合方法,推导了桩基轴向变形及桩底沉降位移的理论解,建立了适用于任意层状异性地层及荷载条件下桩基沉降位移的计算方法。研究层状异性地层中桩基沉降位移特性、界面突变现象及其随工程和地质因素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桩基承载时,桩体截面或桩底土体存在深度随荷载及工程地质参数变化的零轴力水平面,当零轴力面深度小于桩基长度时,桩基处于摩擦承载模式,桩基沉降位移等于截面上部桩体的变形量;反之,桩基处于摩擦与桩端共同承载模式,桩基沉降位移等于桩体变形与桩底沉降的叠加。现场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方法的正确性。所建立的层状模型和理论方法能方便地模拟近似水平分布的软土地层及其工程地质参数并可直接推广应用于任意层状异性地层的桩基承载设计计算。
分类: 力学 >> 应用力学 提交时间: 2023-03-20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基于软土地层稳定蠕变及承压桩桩基沉降位移特性,通过构建桩底土体虚拟柱状结构等效流变模型,建立桩基沉降位移时效特性叠加力学模型及其理论解。研究桩基承载模式及其与桩顶荷载的相关关系、相应承载模式下桩基沉降位移及其时效特性。结果表明,蠕变地层中的摩擦端承桩受土体的流变特性影响,桩基总位移呈现显著的时效特性且受土体的蠕变特性支配。工程实例分析验证了所建模型和理论方法在蠕变地层的适用性。该黏弹性理论解不仅可用于稳定蠕变地层桩基长时位移预测,并可方便地拓展应用于其他蠕变地层桩基失效问题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