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不同对杂交构树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以杂交构树为研究对象,探讨糖蜜、酶菌复合制剂以及防腐剂对杂交构树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为新型木本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试验分为5个组,分别为对照组(无添加)、添加霉菌复合制剂组(M组)、添加糖蜜组(TM组)、添加霉菌复合制剂+糖蜜组(MTM组)以及添加防腐剂组(FFJ组),每组3个重复。发酵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剂组的pH均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发酵品质。2与对照组相比,M组、MTM组及FFJ组均显著降低了氨态氮/总氮,其中FFJ组的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pH和氨态氮/总氮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M组及MTM组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在杂交构树青贮中添加糖蜜、酶菌复合制剂及防腐剂,在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中MTM组和FFJ组具有较低的pH,能更好地保存粗蛋白质和干物质,FFJ组效果最好,但MTM组成本更低些。

  • 水产动物肠道健康与饲料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肠道健康水平决定着动物的健康状况,肠道健康是保障动物快速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些外源性饲料添加剂可以改善动物的肠道健康。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在畜禽和水产动物上已报道的可改善动物肠道健康的添加剂,包括功能性氨基酸、锌、脂肪酸、益生菌、多糖等,综述了其对动物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阐述了部分作用机制,以期为改善水产动物肠道健康提供参考。

  • 黄颡鱼;鸡肉粉;鱼粉;生长性能;饲料利用;抗氧化能力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在畜禽和水产动物上已报道的可改善动物肠道健康的添加剂,包括功能性氨基酸、锌、脂肪酸、益生菌、多糖等,综述了其对动物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阐述了部分作用机制,以期为改善水产动物肠道健康提供参考。

  • 菊粉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菊粉是一类植物源性的天然果聚糖,具有平衡肠道微生物、调节免疫和脂质代谢以及促进矿物质吸收等作用。作为一种天然的饲料添加剂,菊粉有改善畜禽肠道健康、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菊粉的理化性质、提取工艺、主要生理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状况,以期为菊粉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鸡沙门氏菌病的生物预防和控制研究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鸡沙门氏菌病严重威胁着世界家禽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加强生物安全防控、疾病净化、沙门氏菌疫苗免疫、抗生素预防与治疗在鸡沙门氏菌病预防控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沙门氏菌耐药菌株的出现以及禽产品抗生素残留问题突出,迫切需要新的预防手段替代抗生素进行沙门氏菌病的预防。本文首先叙述了鸡沙门氏菌流行菌株及其流行特点和机体对沙门氏菌的免疫清除机制,然后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有关功能性饲料添加剂以及饲料和饮水处理在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感染方面的研究进展。

  • 不同类型饲粮和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型饲粮和添加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4×3两因子完全随机设计,4种饲粮分别为抗生素饲粮、无抗生素饲粮、低蛋白质饲粮和大麦饲粮,3种添加剂分别为酵母培养物(XPC)、谷氨酰胺(Gln)和大豆异黄酮(ISF)。试验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肉仔鸡792只,随机分为1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1只鸡。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饲粮分别添加XPC、Gln和ISF对42日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及体重(BW)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饲粮类型而言,与其他3种饲粮相比,低蛋白质饲粮使肉仔鸡的BW、ADG和ADFI显著降低(P<0.05),F/G显著提高(P<0.05);抗生素饲粮显著降低肉仔鸡的F/G(P<0.05)。饲粮类型与添加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无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2)与添加Gln相比,抗生素饲粮中添加ISF显著改善19日龄肉仔鸡回肠形态(P<0.05);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XPC与添加其他2种添加剂相比对肉仔鸡回肠形态有显著改善作用(P<0.05);与添加XPC相比,大麦饲粮中添加ISF显著改善19日龄肉仔鸡回肠形态(P<0.05)。除35日龄肉仔鸡回肠隐窝深度外,饲粮类型与添加剂对回肠形态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3)大麦饲粮中添加XPC比添加Gln和ISF显著提高35日龄肉仔鸡回肠干扰素–γ水平(P<0.05);与添加ISF相比,抗生素饲粮中添加XPC可显著提高19日龄肉仔鸡回肠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P<0.05),添加Gln可显著提高35日龄肉仔鸡回肠IgA水平(P<0.05);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XPC比添加其他2种添加剂显著提高19日龄肉仔鸡回肠IgA水平(P<0.05);无抗生素饲粮中添加ISF比添加XPC显著提高35日龄肉仔鸡回肠IL-10和IgA水平(P<0.05);而大麦饲粮中添加ISF比添加XPC显著降低35日龄肉仔鸡回肠IL-10水平(P<0.05)。对于回肠IL-10和IgA水平,饲粮类型与添加剂之间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4)抗生素饲粮中添加XPC比添加其他2种添加剂显著降低19日龄肉仔鸡粪便中氮和磷残留率(P<0.05);无抗生素饲粮中添加XPC比添加其他2种添加剂显著提高19日龄肉仔鸡粪便中氮和磷残留率以及35日龄肉仔鸡粪便中磷残留率(P<0.05);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XPC比添加Gln显著降低19日龄肉仔鸡粪便中氮残留率(P<0.05);大麦饲粮中添加Gln比添加其他2种添加剂显著降低19日龄肉仔鸡粪便中氮和磷残留率(P<0.05)。对氮、磷残留率而言,饲粮类型与添加剂之间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由此可见,4种类型饲粮中添加3种添加剂对1~42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能氮比固定的低蛋白质饲粮降低了肉仔鸡的生长性能;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XPC可改善回肠形态结构;在不同类型饲粮中添加不同的添加剂具有改善肉仔鸡回肠免疫状态及降低粪便中氮磷残留率的趋势。

  • La(CH3COO)3和NaF对AZ31在高氯酸镁溶液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6-11-09 合作期刊: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摘要: 采用极化曲线、交流阻抗、恒电流放电、析氢失重等方法研究了AZ31镁合金在空白1.5mol/L Mg(ClO4)2溶液以及添加了La(CH3COO)3和NaF的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添加剂NaF使得AZ31在1.5mol/L Mg(ClO4)2溶液中开路电位和活化电位负移,极化曲线中腐蚀电流降低以及浸泡实验中析氢率和失重率降低,放电效率提高,更为重要的是缩短了放电滞后时间;另一方面添加剂La(CH3COO)3提高了放电效率,但对于放电滞后没有改善,对于耐蚀性也没有提高。

  • 对大孔吸附树脂固定化脂肪酶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8-12-16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DA-201为载体对海洋脂肪酶固定化,并探寻添加剂对固定化过程的影响。分别以NH4Cl、甘露糖和甘氨酸为添加剂,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优化条件。结果显示,以NH4Cl为添加剂的最优条件: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pH 6.0,固定化温度30℃,载体投放量0.5g,NH4Cl浓度为25mmol/L,固定化时间3.0h,酶活力达到115.27U/g;比不含有添加剂的固定化酶固定化效率提高47.42%。以甘露糖为添加剂最有条件: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液pH7.0,固定化温度35℃,载体投放量0.5g,甘露糖浓度10mmol/L,固定化时间4.5h;酶活力达到122.75U/g,比不含有添加剂的固定化酶固定化效率提高6.50%。以甘氨酸为添加剂的最优条件: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液pH7.0,固定化温度20℃,载体投放量0.5g,甘氨酸浓度为25mmol/L,固定化时间7.5h;酶活力达到141.69U/g,比不含有添加剂的固定化酶固定化效率提高26.12%。采用不同添加剂对大孔吸附树脂DA-201的吸附固定化过程有较大影响,可以极大的提高吸附效率;同时发现缓冲液类型、pH、温度、添加剂浓度和固定化时间等对DA-201树脂吸附脂肪酶有很大影响,对后续吸附固定化工业酶研究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 稀土对Ni-Fe合金镀层制备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摘要: 采用稀土盐CeCl3为添加剂,通过调整镀液中CeCl3浓度在20#钢基体上电沉积制备Ni-Fe合金镀层。采用SEM,EDS和XRD等表征镀层的结构,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和阻抗谱研究合金镀层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的耐蚀行为。结果表明:稀土添加剂在低pH值酸性体系中极易生成Ce(OH)3溶胶,抑制(FeOH)和Fe(OH)2等化合物的生成,其阴极吸附特性与(FeOH)的吸附形成竞争,优先吸附于材料表面,从而抑制了Fe的析出;另一方面CeCl3的加入大大提高了电流效率,使镀速增大。当CeCl3的浓度为3g/L时,镀层中Fe的含量控制在16%左右,获得较好的镀层质量及较好的耐蚀性能。

  • 石墨烯作为润滑油在青铜织构表面的摩擦磨损行为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材料研究学报》

    摘要: 采用球面接触往复移动方式,使用UTM-2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石墨烯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磨损性能。用TEM、SEM、XRD、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手段对石墨烯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用PAO4作为基础油和添加质量分数为0.01%石墨烯(GP)的润滑油进行对比,研究了在不同温度和不同织构面积率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润滑油中添加石墨烯能显著改善摩擦磨损性能,温度为60℃和100℃时的效果最明显。在60℃和100℃工况下,在PAO4基础油中相对于原始表面各种织构都增大了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在25℃和150℃工况下表面织构对摩擦磨损的影响不大;使用含有石墨烯的润滑油在不同温度下织构面积率为5%时摩擦系数较低,织构面积率为20%时摩擦系数较高,织构面积率为10%时磨损率较低。

  • 饲粮添加功能性复合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考察饲粮中添加功能性复合添加剂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0头平均体重为(21.06±1.98) 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2个组,分别为普通饲粮组(对照组)和添加0.1%功能性复合添加剂饲粮组(添加剂组),每个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功能性复合添加剂显著提高了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ADG)(P<0.05),极显著提高了生长猪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P<0.01),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生长猪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和尿素氮(UN)含量(P<0.05或P<0.01),并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生长猪血液白细胞内与Toll样受体(TLR)信号通路相关的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或P<0.01)。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功能性复合添加剂可以改善生长猪的生长性能,而这可能与其可提高机体蛋白质利用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 毛蕊花糖苷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毛蕊花糖苷是一种苯乙醇苷类物质,在自然界多种植物内广泛存在。众多研究表明毛蕊花糖苷能改善动物的肉质和乳品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本文综述了毛蕊花糖苷的抗氧化作用、抗炎作用等生物学功能,总结了毛蕊花糖苷最新的提取工艺以及定量定性分析方法,介绍了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旨在为毛蕊花糖苷在动物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帮助。

  • 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细胞毒性初探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在合成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DMY-Ni)的基础上探讨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饲用安全性。以二氢杨梅素(DMY)和乙酸镍为原料,采用加热回流法合成DMY-Ni,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采用噻唑蓝(MTT)法,研究不同浓度(10、20、40、80和160 g/mL)、不同作用时间(12、24、36和48 h)下,DMY与DMY-Ni对小鼠正常肝实质细胞AML12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DMY与镍离子配合后可生成DMY-Ni。10、20和40 g/mL DMY或DMY-Ni分别作用AML12细胞48 h后,AML12细胞的存活率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80 g/mL及以上浓度的DMY-Ni作用AML12细胞48 h后,AML1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或P<0.001),160 g/mL的DMY作用AML12细胞48 h后,AML1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随DMY或DMY-Ni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AML12细胞的存活率逐渐降低。DMY与DMY-Ni对AML1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85.1、222.84 g/mL。由此得出,DMY与DMY-Ni对AML12细胞都具有相对低毒性,且DMY-Ni对AML12细胞的毒性较DMY稍有增加。

  • 植物精油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植物精油是植物产生的挥发性液体,通常具有香气。研究中发现植物精油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有抗菌、抗氧化、抗炎、提高动物免疫力等作用。因此,本文就植物精油的主要生物学活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营养性复合饲喂模式对生长猪免疫功能和猪瘟抗体效价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营养性复合添加剂饲喂模式对生长猪免疫功能和猪瘟抗体效价的影响。选用体重(40.5±2.3) kg的健康“杜×长×大”生长猪24头,按体重相近、性别一致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第7天接种猪瘟疫苗,疫苗接种前7 d为试验前期,疫苗接种后28 d为试验后期,试验期共35 d。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试验前期、后期和全期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营养性复合添加剂。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全期饲喂营养性复合添加剂显著提高试验第21天生长猪血清猪瘟抗体滴度(P<0.05);全期组试验第28天生长猪血清猪瘟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前期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后期组和全期组显著降低了试验第21天生长猪全血CD3+数量(P<0.05);全期组试验第35天全血CD3+数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全期组显著提高了试验第21天和第35天生长猪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P<0.05);前期组或全期组显著提高了生长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P<0.05),而全期组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综上所述,营养性复合添加剂的不同饲喂模式对生长猪猪瘟抗体水平、免疫球蛋白含量和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有差异,其中全期饲喂效果最佳。

  • 一种离子液体在可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 阴阳离子协同策略

    分类: 电子与通信技术 >> 电子与通信技术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2-10-21 合作期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摘要: 为了提升可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MPSCs)的器件性能及长期稳定性,提出了一种阴阳离子协同策略,即将 离子液体添加剂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引入钙钛矿活性层中并用于制备高效稳定的MPSCs。实验结果表 明,咪唑离子(EMIM+ )通过配位效应实现了离子态缺陷钝化(如Pb2+ 和PbI3- ),促进了钙钛矿结晶。另一方面,醋酸根离 子(AC- )与TiO2 的配位同时钝化了TiO2 表面上的氧空位缺陷,从而改善了TiO2/钙钛矿界面的界面接触。因此, EMIMAC中EMIM+ 离子和AC- 离子的协同效应实现了更好的钙钛矿结晶度、更有效的电荷传输和更低的非辐射复合。 最终,MPSCs的能量转换效率(PCE)从13.83%提高到15.48%,且滞后可忽略不计。此外,未封装的MPSCs暴露于空气 中(RH=505%)60 d后仍保持初始PCE的90%,表现出优异的长期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液体添加剂EMIMAC 可以有效提升器件的PCE和稳定性,为进一步改善器件性能提供了一种有效策略。

  • 不同方法处理的全株玉米青贮与玉米秸秆青贮对肉牛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全株玉米与玉米秸秆在添加和不添加青贮添加剂的情况下,青贮品质的差异以及对肉牛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120头西门塔尔杂种牛(18月龄左右、平均体重450 kg)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牛。试验设计4种含不同粗饲料的试验饲粮,分别为全株玉米青贮饲粮(WS组)、全株玉米加菌青贮饲粮(WS-L组)、玉米秸秆青贮饲粮(CS组)和玉米秸秆加菌青贮(CS-L组)饲粮。试验分为2期,其中预试期10 d,试验前期、后期各40 d。结果表明:1)添加青贮添加剂显著降低了全株玉米青贮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P<0.05),同时增加了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含量(P>0.05),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全株玉米青贮的青贮品质。2)各组之间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相比CS组,CS-L组的平均日增重增加,料重比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CS、CS-L组相比,WS和WS-L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3)WS-L组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低于CS-L组(P<0.05),其余各项血清生化指标各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4)WS-L组每日利润最高,为10.98元/(头·d),比WS组略有增加,比CS和CS-L组分别增加了51.66%、50.62%。综合分析表明,添加青贮添加剂改善了全株玉米青贮的青贮品质,对玉米秸秆青贮的青贮品质无显著影响;相比玉米秸秆青贮,全株玉米青贮提高了西门塔尔杂交肉牛的生长性能,增加了经济效益。

  • 富硒和过瘤胃胆碱新型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富硒和过瘤胃胆碱新型添加剂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依据胎次、体况评分、上一泌乳周期总产奶量和预产期将96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LD)组、中剂量(MD)组和高剂量(HD)组,每组24头。4组奶牛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40、80和120 g/(头∙d)富硒和过瘤胃胆碱新型添加剂(过瘤胃胆碱含量≥95%,硒含量≥0.2%)。预试期为产前21 d至产前15 d,正试期为产前14 d至产后28 d。测定干物质采食量(DMI),血浆生化指标,肝脏组织中抗氧化指标、关键抗氧化蛋白和脂质转运蛋白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1)各组DMI、体重变化、体况评分变化和产犊系数评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2)饲粮中添加富硒和过瘤胃胆碱新型添加剂对奶牛泌乳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但MD组和HD组产奶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8和1.6 kg/d。3)在产后,与对照组和LD组相比,MD组和HD组甘油三酯(TG)含量及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富硒和过瘤胃胆碱新型添加剂有提高产奶量的趋势,有效维护肝脏功能,最适添加量是80 g/(头∙d)

  • 富硒和过瘤胃胆碱新型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富硒和过瘤胃胆碱新型添加剂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依据胎次、体况评分、上一泌乳周期总产奶量和预产期将96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LD)组、中剂量(MD)组和高剂量(HD)组,每组24头。4组奶牛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40、80和120 g/(头∙d)富硒和过瘤胃胆碱新型添加剂(过瘤胃胆碱含量≥95%,硒含量≥0.2%)。预试期为产前21 d至产前15 d,正试期为产前14 d至产后28 d。测定干物质采食量(DMI),血浆生化指标,肝脏组织中抗氧化指标、关键抗氧化蛋白和脂质转运蛋白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1)各组DMI、体重变化、体况评分变化和产犊系数评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2)饲粮中添加富硒和过瘤胃胆碱新型添加剂对奶牛泌乳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但MD组和HD组产奶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8和1.6 kg/d。3)在产后,与对照组和LD组相比,MD组和HD组甘油三酯(TG)含量及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富硒和过瘤胃胆碱新型添加剂有提高产奶量的趋势,有效维护肝脏功能,最适添加量是80 g/(头∙d)

  • 不同饲料对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料添加剂对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选取30只健康、体重[(42.5±3.1) kg]相近的6月龄杜寒杂交F1代肉羊,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G1组)试验羊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G2组)试验羊饲喂添加了沙葱粉的基础饲粮,沙葱粉按照每只每天20 g的量添加,试验组(G3组)试验羊饲喂添加了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基础饲粮,微生物发酵饲料按照每只每天100 g的量添加。试验期为75 d,其中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60 d。在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3只羊进行屠宰,分别从肾脏周围、腹部皮下以及尾部采集脂肪样品,测定其脂肪酸组成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显示:与G1组相比,1)G2组和G3组肉羊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G2组肾周、腹部皮下以及尾部脂肪组织中亚油酸(C18:2cis-6)、α-亚麻酸(C18:3n-3)、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n-3)、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6 PUFA的含量以及PUFA/饱和脂肪酸(SFA)的值显著提高(P<0.05),硬脂酸(C18:0)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G3组腹部皮下和尾部脂肪组织中DHA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肾周脂肪组织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C18:0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3)G2组和G3组尾部脂肪组织中n-6 PUFA的含量以及n-6/n-3的值显著提高(P<0.05),G2组肾周脂肪组织中n-3 PUFA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G3组肾周脂肪组织中PUFA/SFA的值显著降低(P<0.05);4)G2组和G3组腹部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中SOD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5)肉羊腹部皮下(R2=0.967)、尾部(R2=0.965)和肾周脂肪组织(R2=0.992)中MDA含量和SOD活性与PUFA沉积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P<0.001),其中MDA对多元回归方程的贡献为负增加,而SOD为正增加。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沙葱粉和微生物发酵饲料均能够提高舍饲杜寒杂交肉羊的生长性能;饲粮中添加沙葱粉可有效改善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并可提高脂肪氧化稳定性,改善脂肪品质;饲粮中添加微生物发酵饲料对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改善效果欠佳,但可提高脂肪的氧化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