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冰冻圈微生物:机遇与挑战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近年来,冰冻圈微生物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冰冻圈的低温和严酷的生存条件,选择了具有独特适应性和多样性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是地球生命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独特组分。冰冻圈微生物大多为冷适应微生物;其中,有许多新微生物类群,是极其重要的物种和基因资源。嗜冷微生物是揭示生物冷适应机制的模式生物,其细胞及细胞组分在低温生物工艺上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冰冻圈中也封存着一些古老的未知致病性微生物。冰冻圈是地球上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圈层,地球的升温正加速冰冻圈的退化和消融,冰冻圈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生境正在消失,且伴随着微生物的释放。这些微生物的释放可能是人类面临的不可预知的威胁。因此,亟待开展冰冻圈微生物调查与研究,探讨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其适应机制。

  • 背景下陕西冷暖冬事件的多尺度特征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21-02-28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基于陕西省 1960—2019 年 94 个气象站点冬季逐日气温资料,分陕北、关中和陕南 3 个气候 区,从时间和空间 2 种尺度分析了陕西冷、暖冬事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 60 a 陕西冬季增温 明显并在 1987 年前后发生突变,冬季平均 0 °C 等温线北抬 1~2 个纬度,增温幅度以陕北最强陕南 最弱。从时间尺度上,气候变化导致暖冬指数以 9.5%·(10a)-1 增加、冷冬指数以 9.6%·(10a)-1 减少, 20 次区域性暖冬事件在冬季气温突变后发生 16 次,而 19 次区域性冷冬有 16 次发生在突变之前。 从空间尺度看,陕北和陕南的冷、暖冬发生频次相对较高,但强暖冬区域主要集中在关中,强冷冬 区域分布在陕南和关中。后期应重点关注区域性暖冬事件引发的作物安全越冬、疾病传播以及病 虫害发生等不利影响。

  • 背景下松嫩平原玉米灌溉需水量估算及预测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4-18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开展农作物需水规律研究对于干旱半干旱区域旱作物节水灌溉和水分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以松嫩平原玉米为研究 对象,研究玉米生育期需水量规律及灌溉需水量。 结果表明:(1) 历史时期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松嫩平原玉米全生育期和 Lmid 时段灌溉需水量等值线沿西南—东北方向递减,其中全生育期和 Lmid 时段 2000s 灌溉需水量临界等势线( 灌溉需水量为 0 的 等势线)分别比 1970s 北移 70.2 km 和 53.4 km,全生育期和 Lmid 时段 2040s 灌溉需水量临界等势线分别比 2010s 北移 30.9 km 和 55.2 km。 (2)历史时期和气候变化情景下玉米全生育期灌溉需水量随年代呈波动增加趋势,其中前者以 29.1 mm/ (10a)速度 增加,后者以 17.5 mm/ (10a)速度增加。 (3)未来温度和降雨量变化对玉米需水量的贡献率为波动上升趋势,与 1970s 相比, 2000s 温度和降雨量变化对玉米需水量的贡献率为 22.1%,增加 6.8 亿 m3 灌溉水量;2040s 温度和降雨量变化对玉米需水量的贡 献率为 38.3%,增加 12.6 亿 m3 灌溉水量。

  • 对阔叶红松林潜在地理分布区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2-09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物种地理分布主要取决于它对气候、地形等环境因子的适应性。基于22个环境因子和阔叶红松林的4类主要建群树种——红松、紫椴、水曲柳和蒙古栎的地理分布数据,采用最大熵模型模拟了阔叶红松林的潜在分布区域,并分析决定阔叶红松林地理分布的主要气候和地形因子,最后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3种排放场景(SRES-A2、SRES-A1B、SRES-B1)下2020、2050、2080年的气候数据预测阔叶红松林的未来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各树种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都大于0.8,说明模型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影响阔叶红松林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是年降雨量、季节性降雨量、海拔、年平均温度、最湿季度的平均温度。在基准气候条件下,阔叶红松林的高度适宜分布区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和小兴安岭地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1.69%,低度适宜区面积、不适宜区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3%和65.31%。模型预测结果显示,未来在A2、A1B和B1气候情景下,阔叶红松林高度适宜区的南界与北界都向北移动,其面积有缩减的趋势,而低度适宜区的面积有增加的趋势。

  • 2000—2020 年中亚大型湖泊湖冰物候时空变化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20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湖冰物候变化特征是区域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之一。近几十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中亚地区的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准确监测湖冰物候对于了解中亚地区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通过对中亚地区7个大型湖泊(卡拉库尔湖、巴尔喀什湖、咸海、阿拉湖、斋桑泊、查蒂尔-科尔湖以及马卡科尔湖,面积>100 km2)2000—2020年的长期地表反射率数据、气象数据以及湖泊资料的综合分析,利用GIS相关技术探讨其湖冰物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亚地区的湖泊在9月中旬至11月上旬期间开始结冰,11月底到12月底会完全封冻,湖泊平均冻结时间为35 d;湖冰在3月底至5月中开始消融,4月上至6月上会完全消融,湖泊平均消融时间为18 d。(2)2000—2020年中亚7个湖泊中有5个湖泊开始冻结日期呈现延后的趋势,平均延后速率为4.86 d·(10a)-1,巴尔喀什湖开始冻结日期呈现提前趋势,提前率为1.44 d·(10a)-1。完全消融日期呈现提前的趋势,平均提前率为2.90 d·(10a)-1。7个湖泊的平均湖冰存在期为171 d,其中有4个湖泊湖冰存在期呈缩短趋势,完全冻结期呈现整体缩短趋势,其中巴尔喀什湖缩短最明显,缩短速率为9.02 d·(10a)-1。(3)中亚7个湖泊湖冰的冻结-消融空间模式主要分为两类:湖水从两岸向湖心逐渐冻结,消融时从湖岸到对岸;湖水自湖岸冻结至对岸,越先冻结的湖区越先消融。(4)中亚地区湖泊湖冰物候变化受到湖泊本身(海拔和面积)和气候(气温和降水量)等多个因素的影响,气温是影响湖冰物候的关键因素,气温越高,湖冰存在期越短;面积主要影响湖泊的冻结日期,面积越大,湖泊的湖冰存在期越短;湖冰物候也表现出一定的海拔依赖性,随着海拔的升高,湖泊的湖冰存在期越长。

  • 林火碳排放的影响与减缓对策

    分类: 统计学 >> 社会统计学 提交时间: 2023-12-03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2002—2020 年,全球野火每年约排放73.2 亿吨二氧化碳(CO2),为化石燃料排放CO2的18.5%;其 中,林火碳排放约占野火碳排放20%左右(15 亿吨CO2)。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林火释 放的CO2呈增加趋势。例如,2023 年5 月以来的加拿大林火,截至8 月29 日已累计排放12.68 亿吨CO2。我国 在实现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的背景下,自2010 年以来林火发生次数和面积显著减小,为减少林火碳 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鉴于林火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温室气体排放源,需要建立全面、客 观、公正的碳排放监测与计量系统,兼顾人类活动(如化石燃料排放、工业排放) 和自然林火碳排放;特别 是通过采取减少林火发生频率、降低火灾强度等有效手段,降低林火碳排放。针对极端林火预测和防控的世 界性难题,急需构建林火风险识别、预警-预测和防控技术体系,并加强林火过程碳排放研究,建立更加科 学、全面、自主可控的碳核算体系。

  • 新疆区域高空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1-03-02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运用再分析资料(NCEP/NCAR)分析了新疆区域高空年均气温变化特征,同时运用逐步回归法对新疆高空冷月(1月)、暖月(7月)实测气温数据进行缺测插补,并通过交叉验证法对插补数据进行精度检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疆区域冷月、暖月高空气温变化特征,运用插补重建后的高空实测数据对1月、7月再分析资料(NCEP/NCAR)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1)新疆区域高空缺测插补后的数据精度较高效果较好,能够反映新疆高空气温变化的客观事实。(2)通过对新疆区域对流层(低、中、上)、平流层下层的冷、暖月和年平均变化趋势分析来看,随着高度的上升气温变化趋势由升温转为降温,并且随着高度的上升升温率在减小,减温率在增大;气温越高的月份,随着高度的升高,气温变化趋势发生改变的高度就越高;2000年后,对流层各层多为偏暖年,平流层下层多为偏冷年。(3)850 hPa和700 hPa年均温转折点均发生在1996年,由冷转暖;100 hPa发生在1995—1997年,由暖转冷;500hPa和300 hPa均未出现明显的突变年份。(4)1月、7月再分析资料(NCEP/NCAR)与实测数据相关系数大多在0.9以上,总体误差相对较小。

  • 冰冻圈工程学助力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冰冻圈与气候变化、人类工程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冰冻圈变化及其引发的冰冻圈灾害使寒区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冰冻圈各要素对重大工程影响具有显著不同的特点,冰川、积雪、海(河、湖)冰等主要以灾害方式影响重大工程的建设、安全运营和服役性。冻土作为工程构筑物的特殊地基土,冻融灾害和冻土热力学稳定性变化均会直接影响工程的稳定性。随着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冰冻圈各要素变化及其水文、生态环境、地表过程等变化均对重大工程产生显著的影响,需加强重大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营与环境因素变化之间关系研究,重大工程安全保障技术也需更加综合地考虑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气候和环境变化将成为未来冰冻圈区重大工程建设、安全运营和工程服役性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同时,“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不仅给冰冻圈工程学带来机遇,而且也使其面临更大的挑战。

  • 2000—2019 年赛里木湖湖冰物候特征变化

    分类: 地球科学 >> 水文学 提交时间: 2022-01-2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基于MODIS影像、中国湖泊数据集及气象数据,综合分析了20002019年赛里木湖湖冰物候特征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赛里木湖湖冰开始冻结和开始消融日期平均出现在11月2日和4月26日,湖冰完全封冻和完全消融日期平均出现在1月18日和5月17日,湖冰完全封冻期和湖冰冰期平均为99 d和196 d。(2)近20 a赛里木湖湖冰开始消融和完全消融日期均呈提前趋势,而完全冻结日期也呈提前趋势,与对应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湖冰完全封冻期持续时间延长,而湖冰冰期呈缩短趋势。(3)赛里木湖冻结和消融空间模式相同,即湖岸是湖冰形成最早也是消融最早的区域。(4)赛里木湖湖冰物候变化是自身条件(湖泊形态因子、湖岸线复杂度等)及气候变化(气温、累积负积温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 近 60 a 祁连山极端降水变化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21-10-10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利用祁连山 24 个气象台站 1961—2017 年逐日降水资料,选用 12 个极端降水指数,采用线 性趋势法、Pearson 相关性分析法等,分析了祁连山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分析了海拔、 大气环流指数对祁连山极端降水指数时空变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祁连山、河西内陆河流 域、柴达木内陆河流域、黄河流域(外流)连续干旱日数(CDD)呈显著减少趋势,连续湿润日数 (CWD)呈增加趋势,空间分布表现出东西差异;其他极端降水指数总体呈增加趋势,空间分布呈现 出祁连山中部增加幅度较大,向外围呈环状递减的趋势。(2)降水总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雨日天 数显著增加,中雨日数的天数也显著增大,这种降水分配模式将增大极端降水事件发生的概率,进 一步证实祁连山降水活动增强,极端降水频度更高,持续时间更短,降水向降雨日数更多、时间更 集中的方向发展。极端降水空间分异表现在极端降水强度的降低幅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高海 拔区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增加更为明显,CDD 的减少主要发生在高海拔区。(3)在所选的 11 个大气环 流异常因子中,祁连山极端降水受北大西洋年代际振荡(AMO)指数影响最大,北极涛动(AO)指数与 祁连山极端降水的关系最为复杂,大西洋海平面表面温度指数越大、南海夏季风(SCSSMI)指数、南美 夏季风(SAMSMI)指数越低则流域发生多雨、洪涝现象的概率越大,反之发生少雨现象的概率越大。

  • 新疆植被NPP 及其对响应的海拔分异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21-06-17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利用2000—2017年MODIS NPP数据与气象观测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及相关分析法,揭示 了新疆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演变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海拔分异性。结果表明:(1)18 a间,新疆植被NPP年均值为145.96 g C·m-2,以4.422 g C·m-2·(10a)-1速率呈不显著增长;受地形及区域水热条件的制约,植被NPP表现出北疆优于南疆、山区优于平原的分布规律。(2)NPP均值大体上随海拔的增加先增后减。在海拔3900 m)地区取代降水成为限制植被活动的主导因子。在不同海拔梯度下,植被NPP与气温主要呈负相关性,与降水量呈正相关性,且相关性在海拔<1400 m时有更突出的梯度差异。

  • 基于MODIS数据的蒙古高原积雪时空变化研究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8-02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利用Terra卫星和Aqua卫星提供的2002年9月1日~2017年5月31日每日积雪覆盖产品MOD10C1和MYD10C1,提取蒙古高原积雪日数、积雪面积、积雪初日及积雪终日信息,得到蒙古高原积雪特征分布和变化趋势,同时,结合蒙古高原108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气温资料,分析研究区积雪变化特征和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1)蒙古高原平均积雪日数在60~90 d之间,积雪初日主要分布在315~335 d之间,积雪终日大多集中在31~61 d之间,蒙古高原东部地区积雪初日有明显的提前趋势,西南地区积雪终日有明显的提前趋势。(2)积雪面积在积雪季内呈 “单峰型”,1月份为积雪面积最大月,年均积雪面积呈微弱的下降趋势。(3)最大积雪覆盖面积与温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稳定积雪覆盖区的临界温度大概介于-11~-8 ℃之间。(4)温度是影响积雪特征变化的重要因素。

  • 太阳活动及古对东周战争的可能影响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1-01-11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利用历史学者统计得到的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行军距离的资料,国内东周时期的石笋、树木年轮、湖泊沉积等地质气候资料以及太阳活动资料,讨论了中国古代气候变化与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在几十至百年尺度上,太阳活动以及降水、气温等自然环境的变化可能间接地影响了东周战争至秦统一中国的历史过程,是史学研究中值得关注的因素。与近两千年的帝制统治时期总体上的气候干冷导致饥荒而引发战争的研究推断相异,本文研究发现更早期的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强度大多与温度和降水成正相关。古代中国以农业为本,对气候敏感的农业决定了诸侯国的经济基础,直接影响着其国力,甚至可能影响了政治体制的演进和变革。

  • 城市化及湖泊湿地修复对银川市气候影响初探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6-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利用银川市国家基准气象站及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少的麻黄山气象站1961—2015年气温、降水及相对湿度资料,对比分析了城市化及湖泊湿地修复对银川市城市气候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银川市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整个城市的暖干化程度日趋严重,城市周边湖泊湿地的修复和重建对银川市大范围气候的调节作用明显弱于城市化的影响。具体表现为:自1961年以来,银川站年平均气温上升速率为0.46 ℃·(10 a)-1,比麻黄山站快0.16 ℃·(10 a)-1,银川市城市化使城市内年平均气温较对比站麻黄山站升高1.1 ℃,特别是2001—2015年上升了0.8 ℃,2011—2015年上升了0.5 ℃,其中冬季上升快,夏季相对稳定,气温年较差减小;从1975年以来,银川市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下降了11.2 %。

  • 巴音布鲁克地区植物物候时空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分析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8-11-08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植物物候是反映气候变化最显著、直观的指标,对理解气候变化与植物物候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不同的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反馈存在差异,科学分析气候变化趋势下多种生态系统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对理解植物物候变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多种生态系统交错分布的巴音布鲁克为研究区域,基于MODIS NDVI时间序列,得到了研究区物候的空间格局特征、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其与海拔和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植被返青期主要于4月上旬至5月下旬,枯黄期主要于9月中旬至10月中旬;②2001—2017年,研究区植物返青期总体上呈提前趋势,其中草原、草甸和沼泽提前显著。枯黄期在北部呈提前趋势,在南部呈推迟趋势,其中高山植被和草原枯黄期提前显著;③植被的返青期总体上随着海拔的升高而推迟,枯黄期总体上随着海拔的升高而提前,各生态系统植被间的物候期差异随着海拔的升高而缩短。④研究区植物返青期与春季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其中高山植被受5月气温影响较大,草原和沼泽受4月气温影响较大,草甸受4月和5月气温影响较大。

  • 高寒生态脆弱区农户对的感知——以甘南高原为例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2-09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气候变化作为人类当前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已对生态脆弱区农户生计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明确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对于制定有效的气候变化适应政策非常关键。以甘南高原为研究区,基于入户调查数据,构建了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度指数,分析了甘南高原农户的气候变化感知特征,并采用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气候变化感知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甘南高原农户对气温变化的感知能力强于对降水变化的感知,并对近期发生的、规模较大、影响较严重的极端天气记忆较深;(2)农户对气候变化的严重性及可能性感知较强烈,感知到的适应成本与适应功效也较高,但感知到的自我效能较弱,其气候变化严重性、可能性、适应功效、自我效能及适应成本感知度指数分别为3.76、3.34、3.43、2.85、3.53,且农区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风险感知与适应感知均最强,半农半牧区次之,纯牧区最弱;(3)气候变化信息、农户的客观适应能力、农户对社会话语的信任度、适应激励均会影响农户的气候变化感知,其中,适应激励为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其与农户的气候变化适应功效感知、自我效能感知均呈正相关,而与风险感知、适应成本感知呈负相关。最后,针对如何提高农户气候变化感知的准确度,增强农户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 的生态影响及适应对策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2022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六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 2022:影响、适应和脆弱性》和中国气象局《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对外发布。文章简要介绍了其中有关气候变化的生态影响及适应对策的评估结果,并参考其他文献,介绍了有关中国的相关研究进展。第六次评估报告和相关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引发的生态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主要包括:物候提前,植物生长季延长;物种分布区向极地移动或向高海拔地区移动、树线升高;物种局地灭绝或栖息地退缩;疫病发生频次或强度升高、范围扩大。这些生态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类群间存在一定差异。全球要进一步采取必要的适应和减缓措施,应对不断加剧的气候变化对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所带来的破坏与挑战。第六次评估报告和相关研究对我国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也具有重要启示作用。为制定和提出科学合理的气候变化应对和缓解对策,我国急需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生态学及对策研究。

  • 基于GEE的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NDVI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提交时间: 2023-09-19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区域植被动态变化研究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使用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19952020年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逐年植被生长季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集,采用皮尔逊相关性、残差分析和Lindeman-Merenda-Gold(LMG)模型等方法对该保护区设立前后的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19952008年NDVI呈下降趋势的区域面积占比为69.04%,而在20082020年NDVI呈上升趋势的区域占比高达94.98%,研究区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后植被明显好转。(2) 19952008年负向人类活动与气候暖干化趋势导致实验区植被NDVI的减少,其中气候暖干化趋势是主导因素。(3) 降水量的增加和正向人类活动驱动了20082020年实验区植被NDVI的增加。其中,以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为代表的正向人类活动是该时间段植被恢复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为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治理与生态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青藏高原积雪变化及其影响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青藏高原积雪具有特殊的自然属性,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变化不仅是天气和气候变化的产物,也会对全球和区域变化产生显著的影响。文章通过多种遥感数据分析了青藏高原积雪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并探讨其水文与气候效应。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积雪主要分布在山区,其中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积雪最丰富,多年平均积雪日数在120天以上,年平均雪深超过10cm;高原腹地平坦地区及柴达木盆地积雪属于瞬时积雪,多年平均积雪日数小于15天,年平均雪深小于1cm。(2)1980—2018年,青藏高原积雪呈下降趋势,尤其在2000年以后,积雪覆盖日数和雪深明显下降。(3)高原内积雪较多的山脉地区可以产生较大的积雪辐射强迫,最大可超过15Wm−2,其反照率反馈机制对气候系统的影响至关重要。(4)青藏高原是多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积雪融水是春季土壤水分和河川径流的重要补给。(5)受天气过程产生的雪灾频次有所增强,建立早期预警和防护措施是减少牧区雪灾损失的重要手段。

  • 1991—2021年天山融雪末期雪线高度遥感监测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图学 提交时间: 2022-12-20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研究融雪末期雪线高度变化有助于预测冰雪系统未来的变化趋势、理解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基于 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和Landsat卫星数据,发展了区域雪线高度提取模型,提取了天山4个子流域1991 2021年的融雪末期雪线高度,并分析了雪线高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 1)Landsat提取 的融雪末期雪线高度与Sentinel-2提取的融雪末期最小化积雪范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其总体精度为91.6%, Kappa系数达0.9以上,利用该模型可准确获取融雪末期的区域雪线高度。( 2)研究区近30 a融雪末期雪线高度呈明 显的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介于2.7~6.4 ma-1 之间;其中,玛纳斯河流域雪线高度上升速度最快,阿克牙孜河流域雪线 高度上升速度最慢。( 3)夏季气温是影响研究区融雪末期雪线高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