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渭北旱塬区县域耕地时空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影响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4-14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耕地资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掌握耕地数量与质量状况是合理利用区域耕地资源的前提。以位于陕西渭北旱塬东部的韩城市为研究区域,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耕地质量评价模型、区位指数模型与重心迁移模型,分析韩城市20092018年耕地时空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 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92018年研究区耕地空间分布变化不明显,耕地重心主要在东部平原区,耕地数量呈现西少东多、自东南向西北分散的分布格局。(2)减少耕地主要分布于龙门镇中部、新城与西庄镇交界处、金城东部和芝川镇东部,耕地减少主要原因包括城镇化进程加快、政策实施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3)10 a间各耕地质量等级面积两极分化且变化明显,高多低少,各级耕地均向更高级耕地转移,以中等地转为高等地最显著。(4)耕地质量区域性显著,质量等级自东部黄河沿岸向西北方向逐渐降低,以黄河沿岸与平原区为主,自上而下呈低等地-高等地-中等地三段式。(5)研究区耕地数量减少引起粮食产量下降,耕地质量分布格局影响粮食生产区位,小麦、玉米 生产区与中、高质量耕地分布区重合,分布重心迁移方向一致。

  • 多尺度下的南方山地丘陵区空间自相关分析--以江西省黎川县为例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11-29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分析不同尺度下的耕地质量空间分布格局; 是提高耕地质量与加强耕地保护建设的基础。选取耕地质量等别监测试点县江西省黎川县为研究区; 运用加权平均法、变异系数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以国家级耕地质量指数为空间变量; 分别从县级、乡镇级和村级尺度上探讨了耕地质量的空间关联程度及其分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1)研究区耕地质量呈现出“南北高; 东西低”的空间分布规律; 耕地质量指数Mora’s I值表现为国家利用等指数>国家经济等指数>国家自然等指数; 县级、乡镇级和村级耕地质量指数的Moran’s I值依次降低; 三者均呈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集聚态势。2)随着空间尺度的不同; 耕地质量指数具有不同的空间关联度; 自然等指数受空间尺度影响较大; 经济等指数其次; 利用等指数最小。3)正相关(高-高)型和(低-低)型耕地以组团形式聚集分布; 负相关(高-低)型和(低-高)型耕地无明显的集中区域; 多以零星状分布。研究结果显示耕地质量空间差异对空间尺度的变化较为敏感; 可为区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综合整治、耕地质量监测和耕地保护与管理分区提供借鉴参考。

  • 基于限制程度排序的卢龙县提升重点区域划定研究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9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耕地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先决条件, 也是保障社会安全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耕地总体数量基数大, 但整体的质量水平却很低。为明确耕地整治方向, 针对不同地区进行不同重点的耕地整治, 本文基于秦皇岛卢龙县农用地分等定级, 构建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得分因子标识法, 确定限制因子组合类型, 引入障碍度模型对限制因子组合进行修正, 对卢龙县进行限制因子重点区域划定。结果显示, 卢龙县15 981个耕地地块都存在高限制因子, 汇总95 种限制因子组合类型, 共计43 909.71 hm2。引入障碍度模型修正后卢龙县耕地可划分为5 个主导限制因子重点区域: 道路通达度限制因子主导区、地形坡度限制因子主导区、灌溉保证率限制因子主导区、农田防护林比率限制因子主导区和有效土层厚度限制因子主导区; 其中农田防护林比率限制因子主导区整治面积最大, 为37 680.91 hm2, 占耕地总面积的85.81%, 主要分布在卢龙镇、燕河营镇和双望镇; 其次为有效土层厚度限制因子主导区, 面积为3 861.32 hm2, 主要分布在印庄乡; 道路通达度限制因子主导区整治面积为1 876.16 hm2, 主要分布在双望镇; 灌溉保证率限制因子主导区整治面积为319.44 hm2, 主要分布在燕河营镇; 地形坡度限制因子主导区整治面积最小, 为171.87 hm2, 占耕地总面积的0.39%, 主要分布在刘田各庄镇。结合重点区域内限制因子可知, 卢龙县主要限制因子以农田防护林比率和有效土层厚度为主, 灌溉保证率和道路通达度为辅; 在进行耕地整治时, 可重点加强防护林建设, 增加有效土层厚度, 改良土壤, 提高土壤肥力, 加强农田设施及田间道路建设, 确保粮食稳中增产, 保障区域内粮食安全。研究结果可为丘陵山区整治规划、划定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区域提供技术支持, 为今后耕地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 干旱区等级时空变化及其评价 ——以西宁市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6-28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以青海省西宁市为研究对象,依据《耕地质量等级》(GB/T33469-2016),采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等方法,构建西宁市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技术,对西宁市2015年和2018年耕地质量进行评价,并分析西宁市耕地质量时空分布和土壤养分特征,探究西宁市耕地质量现状。结果表明:(1)2015年和2018年耕地质量平均等级分别为6.74和6.33,4 a间提升0.41,耕地质量等级总体提升主要来自三、四、五、七等地,其中高、中等地总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例2018年较2015年增加1.49%。(2)4 a间的耕地质量等级在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大,高、中等地主要集中在中部的湟中区及北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简称大通县),低等地主要分布在边缘靠山区及海拔较高地区,耕地质量提升的耕地主要来自大通县、湟源县、湟中区。(3)相较2015年,2018年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增加,其中有效磷含量评价等级上升。研究结果对西宁市全域范围内耕地质量展开综合评价,其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该地区当前耕地质量状况,对农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 干旱区等级评价及土壤养分与盐渍化的分析研究 ——以民勤绿洲为例

    分类: 农、林、牧、渔 >> 土壤学 提交时间: 2021-04-14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为整体掌握民勤绿洲耕地质量、土壤养分以及盐渍化状况等,充分利用县域耕地资源,分 析研究民勤绿洲耕地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耕地土壤养分和盐渍化现状,为及时准确掌握绿洲耕地地 力状况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绿洲耕地土壤养分、盐渍化障碍提供改良措施。基于农业农村部《耕 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农业部 2016 年第 2 号)和《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GB/T33469- 2016)的相关要求,构建民勤绿洲县域评价体系,通过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模糊数学、层次分析和综 合指数等方法,对民勤绿洲耕地质量等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民勤绿洲耕地质量平均等 级为 3.26 等;分布有一至七等级地,八、九、十等级地没有分布;以三、四等级地为民勤绿洲耕地的 主要等级分布,面积占比分别为 31.63%、28.27%。泉山区中部和坝区灌溉农业区多分布一、二等级 地。湖区灌溉区多分布三、四等地。在绿洲边缘带较多分布五、六、七等地。(2)民勤绿洲耕地土壤 有机质平均含量在 10.00~15.00 g·kg-1 之间,全氮平均含量在 0.50~1.00 g·kg-1 之间,总体处于较低水 平。有效磷和速效钾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昌宁区、泉山区与坝区交界东北部以及湖区镇(昌宁镇、 东湖镇、南湖镇、泉山镇、西渠镇)耕地土壤养分平均含量较均低。(3)民勤绿洲盐渍化耕地的面积 为 32240.36 hm2,占民勤绿洲耕地总面积的 30.09%;主要以轻度盐渍化为主。轻度盐渍化多分布在 湖区红沙岗镇、红沙梁镇、西渠镇等镇;中度盐渍化分布在昌宁镇以及环河区沿风沙线一带。其评 价结果对民勤绿洲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以及绿洲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