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
  • 摆盘美学影响健康饮食决策的行为与神经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15

    摘要: 前人研究发现食物摆盘的美感水平会影响个体的食物选择, 但未有研究进一步探讨相同美感、不同审美特征对健康饮食决策的影响机制。本研究招募被试34名, 采用基于价值的食物决策范式, 使用2 (审美特征:古典美, 表现美) *2 (食物热量:高, 低) 被试内设计, 通过分离计算模型参数与脑电指标来检验不同审美特征差异化的审美价值, 以及审美价值对热量影响的调节效应及其认知神经基础。结果显示:(1)古典美(vs. 表现美)审美价值更高, 食物选择率和漂移率(v)更高、N400振幅更低; (2)审美价值调节热量价值, 但热量价值的突显性高于审美, 热量信息的神经处理时间更早(240~320ms); (3)审美价值的调节效应发生在决策证据积累过程中, 影响漂移率(v)以及中央顶叶正波(CPP)。本研究在理论层面揭示了健康饮食决策中审美价值的调节效应及认知神经基础, 同时在实践应用方面为助推健康饮食选择提供了食物摆盘的审美设计指导。

  • 融媒矩阵、互动社群、文化输出:县级融媒体的品牌营销传播策略——以长三角县级融媒体中心为例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随着移动交互技术的发展,受众接收信息的渠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县级融媒体中心想要单一凭借报刊、广播、电视等传播手段实现品牌营销已是强弩之末。【目的】为帮助县级融媒体中心寻找品牌营销的策略方法,使其在未来实现品牌溢价。【方法】文章采用定性研究、内容分析、实验法、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品牌营销现状逐层分析,列举当下发展较快的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品牌营销策略,逐层分析长三角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如何搭建多媒体矩阵。最后,将央媒品牌营销策略单纳入研究行列,对比产出数据,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在未来实现品牌溢价找到出路。【结果】研究发现,融媒体中心持续频繁地将产品信息点、品牌记忆点植入其中,分时段、高频率地输出,可以使受众印象深刻。但长期处在被动接受品牌理念的状态下,易滋生抵触情绪。因此,在未来地方融媒体中心的品牌营销必须拓宽宣传渠道,建设出融合社会文化建设、便民服务、党政工作建设等多位一体的信息门户平台。【结论】只有不断增强与民众之间的联系,挖掘带有地域特色、城市文化的本土化营销模式,灵活运用文娱互动为融媒体品牌造势,多平台开展品牌营销宣传工作,与企业进行合作交流,多渠道获得粉丝,才能增强用户黏性,把观众留下,逐步形成私域流量,实现县级融媒体的品牌溢价。

  • 县级融媒体内容生产的创新路径研究——以南京市浦口区融媒体中心为例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目的】研究县级融媒体内容生产的创新路径。【方法】明确县级融媒体中心内容的独特意义,以南京市浦口区融媒体中心为例,分析县级融媒体中心内容生产方面内容生产创新模式与现实困境,针对困境提出相应的创新路径。【结果】南京市浦口区融媒体中心目前存在,原创性不足,新闻报道程式化;互动性不足,难以吸引基层群众。【结论】南京市浦口区融媒体中心的创新要从深耕群众需求、实行项目制、差异化呈现实现创新。

  • 微信视频号发展分析与未来展望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随着短视频市场的成熟,微信推出的视频号也入局,初步占据了一席之地。本文分析了视频号的发展环境、发展现状,并依据此分析了微信视频号未来商业变现的主要路径和未来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 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中国科学形象研究――基于推特平台的数据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在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化、我国科技实力迅速腾飞的当下,国家科学形象日益成为国家形象立体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国际社交媒体推特平台上有关中国科学相关议题讨论的分析发现,西方公众目前对于中国科学类相关议题的关注度并不高,讨论由少量的主要科学事件主导,明显受到了西方主流新闻媒体与政治话语力量的引导与掌控,且认知偏向于负面。这种负面形象的“他塑”建构在一定程度上被卷入政治话语与国际关系话语体系中,表征为对中国负面科技新闻的报道及阴谋论的关注。而正面积极的科学形象则更多表征为“去政治化”语境下,对中国突破性科学成果与获得国际科学奖项科学家的赞赏,以及对于中国科幻的格外关注。对此,提升中国国际科学形象需要在重视社交媒体平台这一舆论场域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结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对外科技传播策略。